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露 《海外英语》2011,(1):234-235,239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该文通过分析《钟形罩》中埃斯特疯癫的形成和反抗的表现,旨在强调她的无奈和抗争。埃斯特的疯癫一方面反应了女性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另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
《钟形罩》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中埃斯特的一系列精神失常行为可谓作者普拉斯真实经历的写照。笔者从"分离—转变—回归"的成长理论出发,通过梳理埃斯特"分离后的叛逆""转变中的迷惘"及"回归前的疯癫"这三个阶段,分析埃斯特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福柯描述“疯癫”人自我体验自由的疯癫历史的过程为出发点,揭示了疯癫人对自由的诉求以及生命本真的追逐,进而阐述了福柯依托本我与社会抗争的真实写照,得出疯癫在理性的驱逐下最终失声乃至边缘化。  相似文献   

4.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疯癫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理性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而现代化奈件下的理性比疯癫更为疯癫,疯癫更接近于真理,疯癫才是更本真的理性。  相似文献   

5.
魔幻怪诞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的巅峰之作,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现实与幻想的融合,抒情与讽刺的交织,可怕与可笑的结合。在此,文学承担起从疯癫的非理性中恢复理性、再把理性交还给非理性的任务。俄罗斯悠久的文化传统及文化大师们对布尔加科夫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他的虚幻世界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6.
平原 《文教资料》2020,(7):43-44,68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用考古学研究方法追溯疯癫和理性的历史.从“愚人船”到精神病医院,福柯将中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的疯癫史,用纪实方式展示给读者.看似是一部历史学著作,但包含深层的对于人性、道德和伦理的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什么是本质意义上的理性?所谓的疯癫(非理性),最后真的能够从人类文明社会中彻底消除吗?福柯探讨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以及对理性主体的塑造和重构,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疯癫的再现和理性主体对疯癫态度转变的揭示,彰显其对社会、人性的深层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疯癫”作为一个文学形象在这一阶段被频繁地引入。在所有的疯癫形象里,尤以农民、知识分子和女性三类最为突出。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导致疯癫的原因和症状,然而细加考量,会发现现代文学中描写的疯癫是有着相似近乎相同的精神所指的。在疯癫的外表下,疯癫形象担负着反映社会现实、揭示封建黑暗势力的重任,是时代觉醒的先驱。这些疯癫既传承着传统文化,而又因为时代的不同,散发着它特有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走出疯癫文学形象——对《疯癫与文明》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以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和学术讨论的数量逐渐增多,这显示出学术界对“疯癫”话题的关注。过去对疯癫的理解主要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心理分析角度理解,但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一书把我们的思考带到另一个层面。疯癫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本质主义概念,疯癫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需要被控制的理性,被奴役的理性,不需要理性成为绝对的统治,成为对其他一切的压迫者。我们要有自觉的反对绝对理性的理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西文明中,水和陆地都分别隐喻了疯癫与理性,颠覆与稳定.在1980年后的中国,伴随着乡土中国迅疾的现代性旅程,"水"与前现代中国激荡出惊心动魄的疯癫浪花.新时期3篇与"水"有关的小说--<小鲍庄>、<古船>和<米>--记载了知识分子"大水"(现代性)当前,从热切呼唤到冷峻思索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第六病室》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标志着契诃夫创作思想的革新。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第六病室》,深入分析第六病室的权力运作体系及主人公拉京疯癫的实质,可以得出结论,小城与第六病室是规训社会与监狱的缩影。拉京的疯癫是权力运作机制为完成规训对其加以排斥的结果,其实质是拉京对非理性沙皇专制制度的反抗。契诃夫借主人公拉京的疯癫式反抗,表达了自身在冷静审视国家暴力机器后的思索。自此,作家摆脱“勿以暴力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转向对专制制度的猛烈抨击,在思想上获得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爱丽斯.沃克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深刻揭示了人类对于理性主义思想的过度崇尚而导致的对人的自由创造精神的扼杀和欲望、本能、情感的扭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代社会人类精神世界的分裂和困惑,以此来唤醒人类对于理性至上主义思想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当下文坛的长篇小说中出现了众多的“疯癫”文本,比如阎连科的《坚硬如水》、苏童的《蛇为什么会飞》、格非的《人面桃花》、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当下文坛对疯癫的集体关注蕴含着作家们对当下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深入思考,也酝酿着消费时代文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钟形罩》和《无字》分别探讨东西方不同生活年代的女性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心理状态及出路问题,意义深远。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两者在迷失和抗争两个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男性话语权下东西方女性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迷失及通过极端的疯癫进行抗争的原因。她们的努力表明东西方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开始反抗男权文化并且积极重构女性主体。  相似文献   

14.
《奥瑟罗》里的苔丝狄蒙娜与《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不同时代和国度的女性,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她们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命运。这两住女性符合男权文化所规定的女性性别特征,是理想女性的范本。苔丝狄蒙娜由依附父权转向依附夫权,而身为寡妇的窦娥始终依附整个男权,二人都自觉地扮演着“他者”的角色。她们缺乏独立意识,没有自我意愿、自我决策权或自我行为,直到悲剧来临时,她们也只能做无力的反抗,挣扎于男性世界的边缘,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主义文学是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为创作指导思想,坚持文学为人生、为平民的观念,注重文学启蒙效用的文学形态。中国现代民主主义文学经历了一个萌芽、成长、成熟和衰落的过程。它与左翼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既有交叉、互补,也有对立、论争。  相似文献   

16.
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应以确保儿童安全为出发点,满足家长与幼儿的需要,具有可实现性,并保证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的农村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应适度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适当降低硬件设施的要求、适度放宽师资条件的规定并从农村实际出发设置课程。目前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过于统一、趋向刻板、去背景化。合理的学前教育质量标准需要明确城乡差异、适度变化并能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漫长的父权制社会对男女两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角色产生了深刻影响.民间信仰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然会带有或深或浅的父权制烙印.以洪洞县传承久远的娥皇女英信仰为例,从其相关传说和活动主体来分析父权制影响下女神信仰中的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如期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但是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依然薄弱,并严重影响着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因此,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理性法律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普法教育,营造一个公正司法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我国公民的理性法律意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纵观许霆的中国新诗研究,其批评想像沿着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从局部到整体,在对局部的分析描述中逐步走向对历史的宏观统摄;二是由具体到抽象,由对历史的具体分析上升到新诗特性的普遍规律的探索。这是批评想像由诗性走向学理的有效途径,体现出作品解读与理论梳理相结合、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宏观观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企业度过创业生存期,企业文化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本文着重从人力资源方面分析了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以供广大企业经营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