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课程形式的生态化趋势与教学目标的普泛化趋向。语课程正在由过去孤立的知识传授,单一的技能操练形式,向一定情感、态度支持下,综合的素质教育方向发展,课程形式更具生态性。这一变化将会彻底改变语教学的面貌,促使语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但同时也使语教学的目标变得不够具体,如果片面追求形式,不注重落实,很容易导致教学空泛化,忽视基础,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2.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如何运用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提升与发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已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提高到和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新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在当下,有必要继续对其做一些较为细致的思考。要把课文当成例子来教学,大概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用课文来帮助说明或证明达至语文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要素;二是把课文当作掌握课程要素(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熏染或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可以仿效或依据的范文来教学。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兴趣。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 ,怎样才能激发起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激发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近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明确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这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可见情感态度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朱建荣 《现代语文》2013,(10):62-6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所说的三维目标。把三维目标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它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给语文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陛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还明确地把教学目标界定为三个方面,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有力矫正。  相似文献   

8.
全国小语会秘书长崔峦同志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在三维目标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并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根据这一精神,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放在首位,既体现了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又发扬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德育的传统.把语文德育具体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是避免了对语文德育的窄化理解。解放以后的一段时间,或者是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下,把语文德育单纯理解为政治思想教育,无视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使语文课程变成政治课程的附庸。事实上语文课程若失去了自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价值中心的转移,即由单一的知识为中心转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因此,要重视结论、过程和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全国小语会秘书长崔峦同志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在三维目标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并指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根据这一精神,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情感目标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富含的思想内容、情感因素和态度倾向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民族语言形式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母语是最珍贵的人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理念决定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都必须遵循这个根本原则。《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和能力,二是过程和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更是过去的教学大纲所没有的。这种目标的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的内在构造看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对应符号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应思维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应意义教学。知识的构造理论表明,语文知识符号值得教学,但要凸显与人的内在关联,促进意义的生长;语文思维教学的重心是语文知识的逻辑过程和逻辑形式;语文知识意义教学的重心是价值观教育,具体包括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积极的劳动观与平等的地位观、文化回应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维度,并在阶段目标的设置上,都把积极情感列为首要目标。由此可见,探讨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操作方  相似文献   

16.
<正>一、小学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实现障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同时围绕这一基本理念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过程当中,三维目标的实现却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障碍:三维目标层  相似文献   

17.
杨淑萍 《新疆教育》2013,(10):140-14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培养,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决定小学生发展的未来。语文教育课程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所以小学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重点阐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重要栽体,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助推剂.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现在课程教学资源的正确引导下会不断地丰富健全.创造性地利用好课程教学资源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理念决定了语文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都必须遵循这个根本原则。《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和能力,二是过程和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过程和方法列入教学目标,是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更是过去的教学大纲所没有的。这种目标的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课程标准》还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1、具有快速搜集和处…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顾此失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目标”是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设计语文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地理解“三维”之间的关系,全面落实“三维”理念,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方案,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