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起源于民间讲唱文学——说话。中国早期的长篇小说,大多是在“说话”底本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整理而写定的。就我国小说史上具有先锋意义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而言,有三部就是这样形成的。从文体角度看,这些小说与“说话”并未有根本的区别。其后的许多长篇小说,也是文人们在题材、形式以及创作方法上对早期小说的模仿。因此,《儒林外史》以前的长篇小说,虽然题材各异,有历史演义,有英雄传奇,也有世情、市井小说,结构、语言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陕西的长篇小说创作当做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局部存在,以地域性的陕西文学为切入口,探讨中国长篇小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时代变革,陕西长篇小说创作对中国当代文学独到的艺术贡献以及历史的局限,当下的困境和问题,进而引向对未来文学发展的预期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崇 《成才之路》2009,(15):23-24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红楼梦》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的描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茅盾文学奖是新时期以来评选优秀长篇小说的重要奖项之一,其获奖作品多为中国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因而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人格类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对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和把握的基础上,可试对其获奖作品的人格类型进行一种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续书的出现与兴起,是在明代中后期。此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一批艺术精品相继问世,小说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与明代传奇一道,取代了诗词散文传统的霸主地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也随之兴盛起来,而且品种繁多,层出不穷。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续书类型十分复杂。广而言之,续书包括对前书、以及前期有关故事的增删、加工、改写、补撰,《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三侠五义》等一大批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都具有某些续书的性质。因为这些小说实际上都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制作、续补增删而成的。狭义而言,续书专指某些成型小说的后续之作,且与前书在人物、故事情节和思想上有一定的继承、沿袭关系。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而言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茅盾始终与时代脉搏的跳动保持着一致,在作品中显示出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特征,他的中长篇小说毫无例外地表现的都是重大题材。三十年代初,他完成了《子夜》这部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茅盾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热情,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茅盾在创作《腐蚀》时,对艺术武器的战斗作用有十分明确的认识。《腐蚀》是他实践自己文艺为抗战服务、为人  相似文献   

7.
刘震云长篇新作《故乡面和花朵》创作时间历8年之久,长达200万言,最近由华艺出版社出版。《故乡面和花朵》,是中国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长篇小说”,还是现代长篇小说文体的一次有意义的试验。小说瑰丽丰  相似文献   

8.
贺享雍的长篇小说《青天在上》是一部具有政治教育意义的乡土小说,其乡村现实批判主要应该从政治教育的维度来理解,包括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警示,对政治人的情感引导以及对政治人使命的反思等多个方面。作品在语言和叙事风格上有一些独到之处,其艺术手法与政治教育意义配合默契,为当下中国语境中乡土文学的政治责任担当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9.
创造社元老张资平,于1992年2月出版了《冲积期化石》。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然而,长期以来,这部作品却未引起文学史界足够的注意。我以为,对这部现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作加以关注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应该的也是有意义的。一个颇有认识价值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人物塑造是小说的主要笔力所在。《冲积期化石》亦应如此。客观地说,其主人公韦鹤鸣与现代长篇小说成熟期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形象相比,是比较单薄的。然而,他作为现代长篇小说人物画廊中的第一个,确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具有鲜明时代烙印因而很有认识价值的辛亥革命前后患有时代青春忧郁症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属性不符合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废都》和《秦腔》是贾平凹近十年来最重要的创作成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从世界性难题:物质与精神二律背反的理论视野下,分析和观照贾平凹笔下"庄之蝶"和"夏天智"在城乡不同区域的生命历程和精神轨迹,反思当下中国的人文现状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1.
阎连科小说往往以河洛大地的乡土社会为背景,以乡村政治文化为底蕴,在苦难中隐现倔强与反抗.无奈与悲哀。对于现代性的认同与批判的矛盾纠结始终是他创作中无法回避也难以解脱的情结。在创作过程当中。文化情感与历史理性一直在他心中纠缠不休,执著的现实拷问则一直伴随着真挚的悲悯情怀。于社会底层文化、政治权力与人性异化的深入底里的描绘中.他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向我们展示出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中的整体的困惑与希望。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 ,解放区小说创作以其新的题材、主题和艺术形象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对这一时段文学史进行深刻反思 ,无论是得是失 ,都将十分有助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东西方各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早把战争纳入政治伦理道德视野中的民族 .中国古代战争小说深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作品中充满了"仁道"与"霸道"、"忠君"与"信义"等矛盾关系问题的艺术演绎.近代中国西风东渐,儒教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出现了像<洪秀全演义>这样杂采天主教义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战争小说.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在给中国现当代战争小说带来新的政治境界的同时,也使几乎所有的战争小说都成为阶级斗争的一个工具.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战争小说创作才逐渐由单一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层面向"人学"的深层进军.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西方文艺理论的交流中,时空的转换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碰撞和共鸣.苏联杰出的语文学家、哲学家、美学家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指涉的虽然是欧洲文化的脉络,但他的理论思路对于当代中国的转型文化同样有着深刻意义.狂欢节转化为文学语言,即巴赫金概念中的狂欢化(carnivalization)."戏拟"作为狂欢化的一种主要话语策略,在小说写作中的风格体现为我们探究文化转型期小说的复杂面貌和创作主体的深层心理提供了一个参考借鉴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现代市民小说是以现代市民为描写对象,在评判标准上反映并且肯定现代市民价值观的小说创作。随着市民概念的更新,市民小说内涵与外延的重组,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雅文学、精英文学的作品划入了市民文学阵营,而一些习惯上认为是通俗文学的作品却因其低俗性和小市民性被市民文学阵营清除出去。三四十年代上海现代市民小说呈现出显著的雅俗互渗与大众化追求特征,究其根本,是现代市民价值观在其背后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品中所显现的那种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故乡、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鲁迅的乡土小说是对中国农民深厚情感的真挚流露,我们称鲁迅这种情感的流露为"农民情结"。从其小说农民形象的画廊中可以看到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背负生活重担、满怀忧郁的闰土等,从他们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情景,同时也不难发现鲁迅对造成他们灵魂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深层次的探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早期,中国知识分子“走异路,逃异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的漂泊历程,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复杂的文化冲突,铸就了众多易地而居的知识分子人文价值取向的差异,这为20、3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群花竞放提供了源泉。生存漂泊在孕育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同时,又为其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先锋性表现为极力否定历史权威话语,拆除深度模式乃至消解自我价值,在艺术上采取极端形式,追求语言实验和叙事策略操作,实现了对传统小说主题和文本的“颠覆”。是一次勇敢的历险,也是一次无望的超越。因沉迷于极端个人化的语言乌托邦之中而找不到出路,先锋小说在九十年代迅速走向萎缩和回归,但它为当代小说在观念和艺术表现方面所作出的革命性贡献,是值得永远缅怀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小说中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不在少数,尽管其中的大部分优秀作品产生在战争年代,但是仍然能够从中发掘出关于集市的描写和叙述,供我们今天研究使用。小说中的描写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家的记述,但作为小说场景渲染的重要一环,作者对乡村集市的把握不应该距离现实太远。从现代小说对华北农村集市的描写入手,进入华北农村集市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张志国 《海外英语》2011,(10):308-309
Vampirism is a very popular theme in modern novels, movies or other forms of literature genre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vampirism literatures and by doing so makes some deep reflections on humanity from the modern vampi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