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潜力对气候波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荣青  郑度  戴尔阜  吴绍洪  赵明华 《资源科学》2014,36(12):2611-2623
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且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逐级递减的机制法模型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修正计算太阳辐射的系数a和b,并划分不同土壤有效系数指标区来构建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1995年和2005年的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等4个逐级递减层次的生产潜力,并分析1995-2005气候变化对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四个层次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区域的作物有效生育期增加,并且有效生育期初日时间逐渐提前,而终日时间相应推迟;同时生育期时段内的日照时数增加;而作物有效生育期内有效降水量总体减少,且大部分地区降水多集中在有效生育期内。降水减少是整个研究区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各气象因子的变化整体上有利于生产潜力的增长。气候波动使得光合、光温、土地3个层次的生产潜力增长,使得气候生产潜力降低。对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4个层次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从对水田和旱地的影响看,气候波动导致水田光合生产潜力比旱地的增加更多;而气候波动使旱地的光温生产潜力比水田的增加更多;气候波动导致旱地的气候生产潜力比水田的减少更多;气候波动导致旱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增加,但水田的土地生产潜力减少。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细银 《预测》1990,9(5):38-45
中国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的三盟一市(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面对我国今天人口日益增长和粮食需求日益加大的压力,东北区未来粮食生产潜力如何?能为国家提供多少商品粮量?这是关系到本区乃至全国将来粮食消费和统一调配、国家有关经济计划制订的大问题。正基于此,本文将就东北区未来粮食生产潜力做点研究和探讨,提出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便为国家和地区相应计划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Thornthwaite Mernoriae模型,计算西藏主要农区的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温度、降水变化对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并进行了未来气温、降水变化情景下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气温、降水的变化对不同的气候区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所产生的效应有所不同,总体而言若未来气候变化趋于暖湿型,则对西藏农作物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4.
杨京平 《资源科学》1993,15(5):38-44
本文借助作物生长计算机模型与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两种种植制度的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的小麦/玉米晚稻种植制度的气候潜力比小麦一单季稻高3000kg/ha  相似文献   

5.
近40年中国东部地区夏秋粮作物农业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温度和降水特征发生相应变化。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热水条件带来的粮食生产的潜在变化,对于未来粮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东部地区129个气象站1955年-1990年逐年气象资料,计算了夏秋粮作用逐年和多年平均气候生产潜力,并分析它们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气候条件下的气候生产潜力不足以反映我国气候资源的特征。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资源的年际变率大,优势年景夏秋粮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相差可达2.8倍-7.4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对我国东部地区夏粮作物影响不大,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但对秋粮作物有明显影响:一是空间变化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作物潜力增加,而其他地区减少,但有些年份整个东部地区秋粮作物潜力都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研究发现,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19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00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90年代松辽河区成为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淮河区则是由于灌溉面积扩大、化肥使用量增加导致其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全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北移"加剧了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应对策略是充分挖掘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提高其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自给能力,从而减轻“北粮南运"带来的北方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生产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区域气候变化,可以引起粮食生产基本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并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与载畜量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通过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及现实载畜状况分析,得出:①中国高寒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因素制约;②全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6568.6kg/hm2,草地生产潜力为2971.4kg/hm2,现实生产力仅1632.2kg/hm2,占草地生产潜力的54.9%,占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24.8%,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③国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为14771×104只绵羊单位,适宜载畜量为7932×104只绵羊单位,随着草地生产潜力的不断开发,适宜载畜量在2010年和2020年可望提高到目前的1046倍和1076倍;④中国高寒草地目前整体处于超载状态,超载量高达2463.5×104只绵羊单位,超载率高达28.6%;⑤中国高寒区各类型区草地生产潜力及载畜状况差异颇大,应因在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9.
罗海平  邹楠  胡学英  王圣云 《资源科学》2021,43(6):1234-1247
随着全球性极端气候频发,粮食生产安全越来越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实现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粮食主产区是粮食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本文应用逐级订正的机制法模型测算了1980—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气候生产潜力,并应用重心迁移模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186个地级市现实作物生产水平与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属性,在市域尺度上评估了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得出:①1980—2019年粮食主产区玉米、水稻、小麦气候生产潜力的倾向率分别为-156.80、68.82、121.92 kg/(hm2·10 a);②玉米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和低值区范围均缩小,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空间结构较为稳定,小麦气候生产潜力高值区范围扩大;③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重心迁移距离均小于现实迁移距离,并呈同向化特征;④黄淮海农业区、东北农业区、西南农业区等地主要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率较高,长江中下游农业区等地气候资源利用率较低。对此,应调整粮食生产重心,缓解气候条件较差地区的粮食生产压力,挖掘气候资源丰富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全面提高粮食主产区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青海省43个代表站196l~2003年的降水资料,对全省的年降水资源、水资源总量进行了分析、评估。分析得出:年降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在20世纪60~90年代中,年代际变化均为“多~少~多~少”的波动.异常丰水年、丰水年分圳有4a、8a,枯水年、异常枯水年分别有11a、4a,其余年份为正常年;进入90年代以来,青海省短时强降水的发生频率、降水量级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却是减少的,干旱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粮食贸易自由化的层度的不断加深,在这一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中国的粮食区域流通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北粮南运的格局逐渐为北粮南运和北出南进的并存格局所取代,这一变化是中国经济在市场化主导下作用的结果,并将对中国区域经济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雪林  甄霖  魏云洁  陈操操  李芬  杨莉 《资源科学》2009,31(11):1927-1933
粮食生产功能是耕地最基本的功能,在半干旱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功能,而粮食生产又将对粮食的消费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半干旱区--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多个时期耕地变化、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的分析发现:在土地利用政策的驱动下,研究区耕地面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动,保护生态和发展农业经济之间的矛盾在耕地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单产的提高,2005年时期的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了1980年时期的3倍;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的种植结构中谷物种植比例降低,薯类比例增大,谷物品种减少;粮食供给逐渐变得充裕的同时,粮食消费结构由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转变.对固原市未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预测显示,粮食增产速度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粮食供给能够充分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功能是耕地最基本的功能,在半干旱区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功能,而粮食生产又将对粮食的消费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半干旱区--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多个时期耕地变化、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的分析发现:在土地利用政策的驱动下,研究区耕地面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动,保护生态和发展农业经济之间的矛盾在耕地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单产的提高,2005年时期的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到了1980年时期的3倍;在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粮食的种植结构中谷物种植比例降低,薯类比例增大,谷物品种减少;粮食供给逐渐变得充裕的同时,粮食消费结构由直接消费向间接消费转变.对固原市未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预测显示,粮食增产速度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粮食供给能够充分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何艳芬  张柏  马超群 《资源科学》2004,26(4):119-125
近50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耕地面积的数量变化在建国后先增加后不断下降,渐趋于平缓,从1993年开始,耕地面积开始稍有增加.重点根据1986年和2000年TM影像解译后得到的土地利用图,分析了吉林省近15年来耕地的变化、转移及其空间分布.分析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表现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耕地的面积大于耕地转化为其它类型的面积.耕地的转移变化类型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变化发生的空间主要发生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和松原两个地区.耕地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转化也带来了质量的变化:耕地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优质耕地被占用,新开垦的耕地主要为肥力较差的土壤,导致了全省土地质量下降;通过构建的空间分布质心模型,分别计算了近15年来的耕地分布质心和粮食生产质心偏移,计算结果表明:耕地的分布重心朝西北方向移动,而粮食生产质心并没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也间接说明了耕地质量的降低.进一步分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讨论了今后吉林省粮食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青海省粮食生产现状和目前影响粮食生产主因素的基础上,应用三次指数平滑法对未来15年粮食总产量进行了预测,预计2000年、2005年和2010年青海省的粮食总产量可分别达到128.0~140.0、136.5~158.4和144.8~178.9万吨。  相似文献   

16.
未来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影响,本文根据IPCC的建议,利用新近建立的基于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详细分析了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鄱阳湖区1985-203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这4种气候变化情景分别为A1B(经济高速增长模式)、A2(区域经济多样化增长模式)、B1(引进更多清洁能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情景4(无气候变化模式)。在这些气候变化情景中,由于耕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差异显著,农户主体的收入和他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决策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模拟和结果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可能有利于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自我调整。与A1B和A2两种气候变化情景相比,B1情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更具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紧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日渐明显,政府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尚未真正解决,农产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着重从空间分布角度,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及引起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探讨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并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林中西部地区耕地数量净增加了0.82×104hm2;②减少的耕地中,三等地减少数量最多,一等地减少量最少;增加的耕地中,五等地增加数量最多,一等地增加数量最少;③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粮食总产净增加了0.52×104t。其中耕地减少使本地区粮食总产减少了39.09×104t,二等地和三等地的减少对粮食总产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分别占粮食总产减少总量的28.36%和44.82%。同时增加的耕地中,二等地的增加对粮食总产增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占本区粮食总产增加量的44.53%;④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指出对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的意义。以青海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反映青海省土地资源结构的三个影响因子,分别为城乡发展用地因子、未利用土地因子和水利设施用地因子;利用聚类分析法总结出三个因子在青海省的空间分布特征;以三个因子为自变量与青海省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出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定量影响规律,并就影响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自1959年以来的11次厄尔尼诺事件对青海省降水量、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结合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专题调研情况,对其建设程度、管护能力和建设成效,以及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