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 ,人是两种存在纬度的结合 :“是其所是”的客观物在和“是其所不是”的自我超越。人的超越性不仅在于实践活动 ,更在于精神活动。因而可以说 ,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 ,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培养有理想的人:———世纪之交对德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理想,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除人以外的一切存在物都只可能是以其实际存在为唯一的向度,它们只能是“是其所是”的存在;只有人才有可能超越现实的存在而进入并不存在的可能领域。也就是说,人不仅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可能的世界。他的生存不仅有一个实然向度,还有一个应然的向度。相对于唯一的现实世界而言,他所拥有的可能世界会是多样的、丰富的。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可以打破现实世界的种种规定和限制,在他的面前展现出来的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这种种可能性使得人从它的直接的现实的物质存在中解放出来。 可能世…  相似文献   

3.
艺术作为一种意义的存在并不先于艺术作为人类活动的现象而出现。艺术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艺术,也还不是未来的艺术,艺术是一个过程,如果她仅仅作为一个定义或者概念,则她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甚至不同人都对艺术有不同的定义。艺术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构成了一个隐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主人公玛蒂尔德从自欺走向自我救赎,但救赎却是以荒诞结束。小说向我们揭示了"人之存在"往往与荒谬相伴这一命题,这与人不再"是其所是"的生命状态密切相关,如此,人不可避免地陷入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圈套中。  相似文献   

5.
化境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树立这样的境界目标与没有这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化境是一种主动状态,是一个自由王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大气,一种正道,一种品质。邪恶的人必然是心劳日拙愤愤不平的,他们进不了化境;狭隘的人必然是黏黏糊糊里唆的,也进不了化境;过分膨胀的人必然是声嘶力竭与焦头烂额的,当然与化境无干。我们除了读书求知还得爱琢磨。进入化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读书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地反身自问,探索寻觅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琢磨的过程。学习中的最大快乐就是从阅读中发现了生活实践的妙谛,闻到了生活实际的气息,从…  相似文献   

6.
让一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大师。在他看来,哲学就是探讨存在,但他关注的不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而是人的存在即自为。自为的特征就是“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一句话,就是自由。  相似文献   

7.
1.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萨特把存在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在存在,一种是自为存在。 自在存在有以下几个特点:“自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萨特“《存在与虚无》,27页,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这种存在处于绝对孤立的存在状态,与人的意识无关;它是充实的、不透明的,即不对我们的意识显现;“存在是它自身。”(同上书,25页)或者说是其所是,就是说它并不包含变化的原则,是僵死的、不变的;它既不是被动的,也不是主动的;它既不与他物发生关系,也不是自身与自身的关系;它既不是自因,也不是被创造的,它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它不包含任何否定。它是完全的肯定性。”(同上书,27页)由于它没有变化性,所以它也不具有时间性;因而它不具有可能性,因为可能性就意味着变化。既然无可能性,也就同样无所谓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聂绀弩用杂文式的旧体诗留住了一个"贫乏时代",在使人不要忘记耻辱中看到了人的"是其所是"的可贵性和丰富性.他以漫画自己之幽默,将内在的沉重化为外在的轻快.当他的诗性言说将心灵向"是其所是"敞开而倾听者终于听出了意义时,他终止了言说.正是在他终止言说的地方,中国旧体诗遭遇到另外一种沉重.沉重是压力也是机遇.中国旧体诗不是在这种沉重中死亡,就是在这种沉重中新生.  相似文献   

9.
成人化的儿童教育观认为,儿童还是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根本谈不上研究。其实不然。《说文解字》云:“研,磨也;究,穷也。”也就是说,面对不确定的未知世界,不断地追问、探索即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命属性,是人之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研究不只是成人、专业工作者的特权,更是基于人性基础和生命发展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的权利。是人作为大干世界物种中特殊的“类”的标志——人是研究者,儿童已经开始了究天问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第一个使哲学的研究内容从自然转向人的内心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以身殉道的哲学家.他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他乐于与人交谈、劝人从善,并以此为己任;他忠于自己、不畏强权、捍卫正义并为此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追求真知,是真理的绝对忠实者.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不光是一种理论探讨,更是一种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