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美德与共和——共和主义的视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共和主义的视角看,包括勇敢、奉献、雄辩、审慎和爱国主义等几个主要方面在内的公民美德是公民自觉服务于共和国公共利益从而实现公民自由、共和、自治理想的品性和能力,因此可以说没有美德就无所谓共和;相应地,通过公共教育、公民参与、良法之治等多种方式加强公民美德供给,使人们成为好公民,也历来为共和国高度重视。共和主义关于公民美德与共和关系的阐释,不仅有助于我们改进对公民美德内涵的理解,加深我们对公民美德重要性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优化我国公民教育的目标,丰富和改善我国公民教育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根本目的是使公民享受到自由。为达到这一目的,从制度的角度而言,需要采取一种混合均衡的共和制度;从个人的角度而言,需要公民具有公民美德。共和主义公民身份在当代的复兴,一方面得益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所具有的缺陷,另一方面源于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本身具有一些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所无法替代的内在价值。这并不意味着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是完美无缺的,其最大限度在于它的排斥性。  相似文献   

3.
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观念冲突的视角可以进一步发现休谟的"自由观"与弗格森的"自由观"之间的分野.与休谟置身于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传统不同,弗格森从属于共和主义的积极自由传统.由于两者在自由观方面的这种二元对立,从而产生了"德性之治"与"法律之治"、"公域"与"私域"、"和谐"与"冲突"、"制度"与"精神"之间的对立与紧张.  相似文献   

4.
马基雅维里思想中的“自由”,是与“奴役”和“支配”相对立的共和主义的自由。他的“自由”有三层内涵,分别指国家的独立自主、自由国家而非专制国家、自由公民。由于实现和保有不同层面自由的前提和方式不同,与之相应地,他对待古典思想传统的态度也不尽一致。这决定了马基雅维里在思想史上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5.
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在学术界早已占据权威地位,其对消极自由的分析得到广泛认同。近些年来,当代共和主义者对消极自由的概念提出了新见解。昆廷·斯金纳以其历史的视角,通过考察新罗马法作家的自由观,对伯林的消极自由进行了批评。他将依附作为自由的对立面,扩展了消极自由的内涵,并把遵循美德和寻求政治参与看作维护自由的一种方式,为我们如何看待自由以及公民身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现代共和主义的理论范畴中,佩迪特教授的“无支配”共和理论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通过从自由观与政府观两方面对“无支配”共和理论的概括和梳理,文章认为以“无支配”来概括现代共和主义理论精神这一做法虽然继承了共和主义一贯的哲学基础与理论风格,但其存在的争议也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7.
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的共和主义"与"共和主义的自由主义"在当代政治理论争论中造成了严重的理论混乱.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主要是因为自由主义的理论家们试图构造自由主义的公民美德,以回应共和主义的批评.传统自由主义的公民美德是私人性的,因此,能否构造出具有公共性的公民美德确实是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提出的真正挑战.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通过塑造一种特殊的慎议政治模式,体现了公共自主性的要求,同时又确保了公民的主观自由,从而在自由主义的语境中提出了公共性的公民美德,即公共理性.同时,由于以承认公民的道德能力为前提,而不是以培养公民的道德能力为目标,这种公民美德观念成功地使自己摆脱了完善论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霍布斯作为绝对君主制的辩护者,在与共和主义关于自由与强权、自由与民主、自由与法律的争论中,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性和开创性的自由观。他认为自由就是没有外在障碍,自由人能在其力量和智慧能够办到的事物的范围内,不受阻碍地做他决意要做的事情。虽然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建立的国家.颁布的法律对人的选择构成了限制,但是也没有影响人民享有法律外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菲利普·佩迪特是西方共和主义复兴中的关键性人物.他的无支配自由观是其对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贡献,这种自由观试图超越伯林的消极或积极自由的二分法.在此基础上,佩迪特还提出了论辩式民主等一系列共和主义的制度设计.虽然他的观点受到了诸多批评,但他的理论努力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佩迪特的共和主义政治哲学在冷战后的学术界内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并吸引了部分政治家的注意力。共和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这一时期受到许多左翼知识分子的青睐,是因为其政策主张与社会主义有着相似之处,故而被当做了后者的替代品。尽管如此,由于共和主义传统本身的一些特点,佩迪特的共和主义理论与传统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  相似文献   

11.
从辩证的视角,通过对马氏统治术的内涵、提出背景以及历史作用的审视,阐述马氏统治术集善与恶、精华与糟粕于一身,并且指出了其中的重要原因所在———目的正义性与手段的功利性。在民主化、法制化的今天,不论个人还是政府的行为方式都要既考虑效用又考虑正义,此乃反观马氏统治术所获取的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卢梭的自由观奠基于他对人类本性和人生困境的洞察领悟。在卢梭眼中,自由本质上是自主性的自由、平等式的自由、历史性的自由。紧扣三重内涵的自由,卢梭围绕人何以不自由进行了深刻的人性反思和现实揭示,围绕人如何再自由展开了独具一格的理论建构和制度设计,围绕自由当归依何处展示了完美的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卢梭的自由观充满了对人的深切关注,并蕴涵了深刻的价值命意。  相似文献   

13.
意志自由观是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因此,考察不同思想家、不同思想派别对待意志自由问题的不同态度,无疑是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式。文章先从禁欲主义、唯意志论的视角探讨意志自由,再以比较论证的方法阐释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4.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是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发展的关键人物。他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共和主义观点和思想,例如宪政的价值和可行性,自由对于共和国的重要性,执政者对国家权力的运用、公民品德的培养等等,都成为美国立国的思想基础。美国共和宪政的灵魂是自由精神,其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保护私人利益和个人自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试图促进积极的、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权和领导权,以便在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美国共和政体的构成要素是人性与美德,通过制度偏好,即三权分立和联邦制来控制公民美德的衰败,在激发公民美德生长的同时,从而更好地维持共和政体的稳定;美国联邦党人的共和思想有限地保留了古典共和概念中的积极公民和民主,但用代议民主取代直接民主,并将共和有效地纳入宪政框架。  相似文献   

15.
实践自由与审美自由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范畴,实践自由是产生形成审美自由的前提和基础,审美自由是在实践自由上的延伸和放大。美感不同于生理快感是超越生理快感的精神升华。以制造工具为前提的劳动实践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物质基础,人由动物的心理心态结构转化为人的生理心态结构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生理心理基础,而不断增长的物质化需求则是产生、形成、创造美和美感的源源不竭的动力。美是显现契合人的理想或本质力量并给人以精神愉悦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韩非子和马基雅维里分别都是中国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年代相距久远,但他们俩的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对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二人的思想却走上了两条完全相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社会对自由主义的研究中,英国思想家伯林把"自由"理解为"消极自由",并且这一定义被广为接受.斯金纳教授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并且通过对思想史的"知识考古"提出了"自由"的另一种定义,只有在共和的政治体制下,我们才能够获得自由和保有自由.这样,斯金纳就打破了人的"自由"与政治体制没有联结的"消极自由"观,希望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结合中来保有我们的自由,避免受到强制和奴役.  相似文献   

18.
伯林在<自由论>中提出了两种自由的概念,并认为弗洛姆的积极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反面.伯林的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弗洛姆激进的人道主义的积极自由在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同时,将不受他人干预的消极自由看作是实现积极的自由的必要条件,认为人有在不同方向间选择行为的自由与能力.同时,他关于逃避自由的分析也破解了伯林消极的自由不会走向其反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托克维尔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他却理性地认为贵族制必然衰落,民主社会必然到来,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于是,托克维尔分析了贵族式自由的特征、价值、弊端以及民主的本质。他相信在一个民主的时代,自由不可能建立在贵族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如何避免民主专制主义,以及如何避免以民主的名义破坏自由。因此,托克维尔期望即将到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而且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民主和自由的结合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