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项国际研究发现,让紧急事故幸存者在急诊室玩经典游戏俄罗斯方块,有助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人们在遭遇战争、酷刑、交通事故等威胁人身安全的创伤性事件后,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不愉快的经历会时常闪现脑海。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如果让机动车事故幸存者在事发后6小时内简单回忆事件经过并玩一会儿俄罗斯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3,(11):34-37
上一篇文章讲到,人们经历心理创伤以后,往往形成应激障碍,但实际上更多的人在经历创伤后得到的是心理成长而不是应激障碍。那么,有没有一个正面的和心理创伤相对应的元素——它的效果强大,但同时是正面的积极的,并最终能像猛击大锤一样瞬间改变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有这样的元素吗?换言之,会不会有一种正面的经历可以创造一条正向的通道,引领我们得到更多健康、宁静和积极的回忆,也就是说和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反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邱丹 《西藏科技》2014,(4):48+51-46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应激障碍的特点以及进行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存在应激障碍的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2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84例,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之间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敌对性、精神病性以及其他因子等应激障碍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障碍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十分常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了解患者出现应激障碍的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很好地消除患者的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不仅仅是喜悦,也会有深深的伤痛和长流不止的泪水,如地震、空难、海难、火灾、袭击、疾病等,一桩桩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会给我们带来亲人亡故、骨肉分离等悲剧。汶川地震不仅引发了急性应激障碍,在未得到及时合理的心理或药物的治疗,日后还可能发生延迟性精神障碍,时时刻刻都影响着人们的生话。心理学家呼吁:重视心理疏导,谨防创伤后应激障碍.每周五下午在周家嘴路4214弄16号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有心理科与精神科专家门诊可电话预约.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吉林发生特大水灾,许多儿童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进而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针对这一状况,本项目采用问卷法,调查并分析了口前等地区儿童的心理的发展状况,判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儿童中的发生率,应用问卷快速评估出需要帮助的儿童,并提出了初步的心理援助计划,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帮助下,让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丽娟 《科教文汇》2014,(4):193-193,195
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再到雅安的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都会给儿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并在身心、认知和精神上表现有一定的创伤应激障碍,因此,需要针对地震灾区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创伤的反应特点,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着重分析人文关怀在灾区儿童心理干预中的运用,以及人文关怀对灾区儿童心理重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擦除痛苦记忆 恐惧症、强迫症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可能与遗忘能力异常有关。这些精神障碍的受害者就像记忆的囚徒.逃脱不了特定环境与某种伤害的关联。科学家正在尝试各种行为和药物干预的方法,帮助患者弱化、擦除甚至改写困扰他们的痛苦记忆。  相似文献   

9.
减轻灾害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实现灾后心理康复是灾害心理学的使命。研究者们通过大规模流行病调查,确证了灾后心理创伤发生的广泛性。近10年来,在灾后心理创伤的诊断模型、脑与认知功能缺陷、神经生物学变化以及干预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灾害与心理创伤的研究将会有力提升全民预防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因此,应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部署灾害与心理创伤研究,通过凝练创伤应激反应的基础科学问题,推进灾害心理学学科建设,培养心理援助专业人才,以应对我国灾难发生后巨大的心理援助需求,也为制定灾害心理援助和灾后心理重建政策提供科学支撑,并带动我国社会生活中系列心理疾患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马健 《百科知识》2007,(5X):31-32
心理应激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近代国际内分泌学先躯、美国科学家赛尔耶首先提出来的。我们知道,情感,是人对来自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总不免会带来一些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惧,造成一种心理压力。对于这种因情感引起的生理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心理机制上所做出的一种正常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灾难性事件引发的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不仅灾区有,灾区之外的人们也可能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即积极的和消极的.震后心理创伤干预策略有:药物治疗、团体治疗、暴露疗法、心理疏泄法、游戏疗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12,(23):48
逆境中积极的一面:幻想还是现实?为什么创伤的病理观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之久,这种理解专注于创伤事件的负面影响。想要在这一领域取得进步,我们需要更好的基础理论。究竟什么因素能带来逆境后积极的反应和结果仍旧是未知数。此外,从心理干预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多少研究是关于促进人们这种积极反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4-I0015
科技日报讯美国萨克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记忆模型,能解释人们在经历一次事件后的几小时里,神经元是怎样选择性地保留记忆的。因何留在记忆里的只是事件的几个细节而非全部 科学家提出记忆保留机制新框架 美国萨克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记忆模型,能解释人们在经历一次事件后的几小时里,神经元是怎样选择性地保留记忆的。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这一新框架提供了关于记忆机制的更完整过程,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帕金森式症、老年痴呆症、外伤后抑郁、学习障碍等紊乱性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神经元》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南充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发生率及共病现象研究,提高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识别率。方法:随机抽取1000例门诊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阳性筛查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结果:门诊中有8.56%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6.03%的患者存在抑郁障碍,2.96%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现象。女性焦虑障碍患病率大于男性患病率,女性抑郁障碍患病率大于男性患病率。结论:综合医院提高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的识别率的过程中应注意性别的影响,加强综合门诊对焦虑障碍及抑郁障碍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睡眠障碍     
彭先胜 《西藏科技》2007,(10):44-45
研究睡眠障碍,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者从现代人的生理、心理及亚健康的生活方式,阐述睡眠障碍的多种病因(5P)、生理现象与心理因素障碍等。提示保证充足质量的睡眠是工作安全,身体健康的前提,从而使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民众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正提起大海,总让人想起它的惊人破坏力,一场海啸能摧毁一个城镇,一场风暴能打沉一艘轮船,一波大浪能卷走无数人命。虽然有惊人的破坏力,但是大海也有惊人的治愈能力,对人的精神、身体都有抚慰作用。从海里游泳上来,你会感觉轻松快乐,浑身充满活力。利用大海对精神与身体的抚慰作用,可以治疗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患者。当一个人经历了某种可怕、恐惧、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文化》2009,(2):48-49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汶川地震后出现的群体性心理创伤等都在提醒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分量。2008年10月,报载云南昆明一所中学在高一年级6个班推出让学生模拟写遗书教育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赞这是直面生死的教育,也有人忧这会诱导学生寻死。  相似文献   

18.
高原睡眠障碍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列举了一些睡眠障碍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意在提醒大家重视睡眠。特别是在高原,睡眠障碍的危害更大,无论是世居或移居高原人群,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李赛花  黄萍 《大众科技》2013,(7):123-124,126
观察心理干预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将30例勃起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根据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表(IIEF-5)进行评分。患者在接受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规范治疗一周后,勃起功能指数却较前增高。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蒋源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36-236,238
目的 研究围手术期抗不良应激的作用和机理。方法收集两组病人24h尿量,定量地检测出其1、2、5、5天游离皮质醇的含量,通过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应激情况及抗不良应激后恢复情况的对照观察,从统计学上论证游离皮质醇含量的改变的显著意义。结果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应激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高应激状态影响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恢复。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高应激水平进行干预是必要的。结论降低不良应激反应水平对创伤病人,尤其对肿瘤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