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学习《石钟山记》的最后一课时,还有十分钟,我准备小结完毕,再进行字词练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对石钟山名字的考证正确与否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敢疑敢实践的精神。这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要习惯接受,要敢于去问几个‘为什么’……”我顿了顿,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位学生大声地问:“老师,长沙为什么不称zh!ng  相似文献   

2.
“顿”与“读”是《马氏文通》中的两个重要术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难以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文章主要分析了“顿”与“读”的异同,提出了在语言问题上人的主观性和语言客观性的统一,并对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在朗读时的唱读现象在农村学校常有所见。不少家长也反映,学生读书,他们听不懂。为此,我们对学生“唱读”的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终于找出“病因”并“对症下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唱读有如下特征: 一、爱拉长音。这是因为初入学的儿童,在学汉语拼音时,教师习惯于拉长音教学拼读,学生跟着模仿,从读拼音到读汉字和课文都形成了拉长音朗读的习惯。二、按词停顿。儿童初学字词时,朗读总是一字或一词一停顿,待到学句、学文时,教师又往往忽视关于如何停顿的具体指导。因此,他们在读句子时就形成了按词停顿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汉语言教学注重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语文字词教学的法宝.散落在教材文本中的字词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其训练的有效策略是什么?笔者认为,一要强调选择性,“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构成一篇文本的字词不可能个个抓,要关注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强化类别意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运用能力;二是强调系统性,一篇文本中的字词要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语言画面”,同时篇与篇也应该通过“主题”“语言”等思维触角联系起来,把阅读和表达联系起来.具体到教学操作层面,笔者仅从截取的几个教学片断对字词训练作一些典型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的课,他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这样要求学生:“接下来把这段话读一遍!”“接下来把课文朗读一遍!”然而均没有提出明确的“读”的要求。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朗读教学存在的误区之一。让学生毫无目的地读,这就失去了读的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一、感知读,理解字词,了解大意在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读,重点应该放在初步感知、读通读顺上,这就要求学生:①理解字词,扫清障碍。利用字典读准字音,特别是多音字、易混字的读音;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当当当!大猫写字学校上课啦! 猫老师:两只小手都伸开,让我们一起来做“横折”的写 字操!横不平,左边低,走到横尾顿一顿,顿笔记住“提”、 “顿”、“回”,回推之后再写折!  相似文献   

7.
《出师表》是一篇著名的文言文,是课内自读课文,部分文字比较生僻,但文章辞情恳切,感人肺腑。从教材背后的习题揣摩编者用意后,我决定“淡化”字词处理,重背诵,重“入情”感悟。由此我确定了“以背促读”法,以“背诵”切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入情景突破难点。下边是  相似文献   

8.
或是习惯了遵从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范式的缘故,每次在学生汇报字词预学的环节时,我都是只对词语的是否“读正确”做检查,而涉及词语的理解和朗读品味。便全是放在了课文的理解中顺势而行。想想。  相似文献   

9.
宿爱云 《现代语文》2007,(3):122-123
《马氏文通》中"顿"和"读",是全书中矛盾最多、最易混乱的两个术语,特别是马氏对"顿""读"的界说,研究学者们对此众说不一.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中的"顿""读"界说及例句分析,得出一种结论:"顿"和"读"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术语,"顿"是修辞层面,"读"是语法层面,不同层面的东西划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可以有交叉的现象.这种交叉现象也就造成了在句读分析中,有的既可以是顿,也可以是读.  相似文献   

10.
说"谎"     
你说过谎吗?哦,我是说,你敢发誓你这一生从未说过一句谎言吗?在标榜自己的诚实时,你能回答我吗?说“是”,你便立马撒下了一个谎。说“不是”,便是承认自己撒过谎。无论如何,你都不是一个诚实的人。从一出生起,我们便被教导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更是被列为头条戒律。中国人信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旦小小孩童的谎言被拆穿,人们在愤怒之余都会惊叹:哟,这么小的年纪就会撒谎,长大了可怎么得了喔!于是一顿好打,末了丢下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这一顿好打换来的,是小小孩童深深的忏悔——别误会,小孩子后悔的不是说谎,而是没能圆谎,以…  相似文献   

11.
周末"大餐"     
每到星期天,便有一顿加量不加价的周末“大餐”等着我。本周又是4道经典老菜。No.1 此菜名目“麻辣多骨鱼”,乃数学沈老师精心炮制。用料:拐弯抹角解方程6题,量多不深考卷一张。  相似文献   

12.
“鸥,喜欢妈妈吗?”“不喜欢,”一顿,响亮地,“——爱!”这是儿子大鸥小时我们常做的游戏,而且乐此不疲。我们,严格来说是我,把“爱”当做了“喜欢”的更高呈现:喜欢不一定爱,但爱必定首先得喜欢。  相似文献   

13.
1.口语与书面语的词语表达存在不同。如有些方言把胳膊说成“夹子”,但学生写作时就不能写“夹子”,得写成“胳膊”。口语中有些字词可以表达很多意思,比如“说”,可以表达“某人说了一些话”“解释”“责备”“介绍”等,但用在书面语中,如果只用“说”这就显得无味。如“我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向我说了藏品的历史,由于我乱碰东西,被老师说了一顿,回家后向爸爸说了这件事”,短短一句话,用了3个说字,虽然说的含义在不断变化,但这样的作文太生活化了。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并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4.
在古诗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读”的作用,使“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成为理解、背诵古诗的重要手段。一、初读古诗,感知内容这一步以学生自学为主,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了解大意。具体要求是:①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流利地朗读古诗。②联系前后诗句想一想字词含义,或查字典理解疑难字词(难度大的字词,教师预先指导)。③整体把握,试说大意。有的古诗涉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只占一个床位“‘我的看法,再多的钱,你要一走(去世),什么都没有了,要想得通”。光明日报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近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令人鼓舞。最近我和几位一线的语文教师交谈及此.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竞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感慨.于是我产生了教学内容与方法力求简省、务实的强烈意愿,兹尝试提出“三读教学法”和大家商量。  相似文献   

17.
读《一元钱的故事》 ,一位哲人的话在我耳边响起 :“一个人若是因为正直、诚信和坚持正义与真理而蒙羞或受损 ,那一定不是你的错 ,而肯定是你所处的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在公共汽车站 ,“我”“讨要一元钱”买车票 ,在一个“让炊烟、麦秸垛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进入文明的城市社会里该是一个多么低的要求 ,但是正是“我”的这一要求 ,大伯把“我”当作“可恶”的骗子 ,大妈“语重心长” ,把“我”当作“堕落”者教训一顿 ,小姐更是避而远之 ,她“像受了惊吓似的” ,“满脸疑惑”把“我”当成一个性骚扰的“无赖” ,“迅速地跑到了车站的另一头…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家搬来了一个“新居民”。提到这个“新居民”,要从很久以前说起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在我们家的鸭子标本后面发现了一只我最最怕的虫子。什么虫子?提示一下你,经过科学家的反复研究,发现那种虫子有260条腿,中间的身体如蚯蚓一般。如果说到这儿,你都不知道,那我就一定要请求你KTV(也就是K你一顿,再踢你一脚,然后做个V的手势)了。告诉你吧,这就是我家的“新居民”——蜈蚣。“啊,救命呀!”又是我的一声惨叫。当初的蜈蚣,又有了后代,蜈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这是我发现的第六只蜈蚣了。我连忙把正在刷牙的爸爸硬拉了过来,大叫…  相似文献   

19.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子里盛产石头,大石头、小石头,遍地都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石头”是我的启蒙教科书,而妈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小时候,我是妈妈的“影子”,她到哪,我就跟到哪。妈妈到门前的山塘里洗衣服,我拽着妈妈的衣角来到石铺旁。妈妈说:“我削一个水漂漂给你看,你就到旁边坐下,行不行?”我点点头。妈妈便从水边拿了一块石头,用力一扔,水面上立即开放出一路水花花。妈妈笑着说:“看到了吗?飞起来的石头多美呀!”我乐得直拍手。我想甩,但是甩不远。妈妈说:“速度能使石头飞翔起来。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有力气了,就能产…  相似文献   

20.
上课伊始,我让三位同学到黑板前默写李白的几首诗,其中柳净同学默写《将进酒》。写着写着,一人默写不下去,中途“下”了。柳净跟另一位同学还在自信地默写着。默写完毕,他们高兴地回到座位。我观察了一下,觉得柳净的字写得太对不起观众了——潦草得无法辨认,尽管内容大致是正确的。而另一位同学的默写不但内容正确,而且字迹工整。我在给他的默写打了一百分后,也给柳净同学打了一百分,稍顿片刻,又加了十分。这时有人指出:“‘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写错了。”我一看,果不其然,柳净同学把“材”写成“才”了,于是我顺手又扣了十分。我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