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维娜 《学科教育》2004,(1):1-7,18
文章认为,在学校场域中,权力常常与知识结盟并演变为一些细枝末节的权力技术,由此造成学生主体性的自我控制、自我否定以及主体被监管与被建构的诸多现象,导致学生弱势群体的产生。但与此同时,在学校场域各种复杂多元的位置关系转换中,权力的控制并非都有效,权力控制下的期待往往会以“悬置”告终,并引发师生之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互变。作者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指出,教育过程中对某些权力或权力技术的误解误用,是导致教育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在对教育生活实践的关注中 ,人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现象 ,这些现象看似与教学本身有所游离 ,但实则却关系密切。甚至 ,对这些教育现象的关注 ,可能导致对某些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颠覆。文章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 ,试图关注与阐释的是 ,学生在开始置于学校场域的“此时此刻”,场域以及场域中的人如何借助分班技术、学号编码、仪式活动以及办公室与教室的双重领域打造入“场”规则 ,并且在这种打造中如何制造出诸多弱势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场域中的“规则”打造——一种社会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维娜 《学科教育》2002,(9):6-12,39
在对教育生活实践的关注中,人们常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现象,这些现象看似与教学本身有所游离,但实则却关系密切。甚至,对这些教育现象的关注,可能导致对某些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颠覆。章以其独特的社会学视角,试图关注与阐释的是,学生在开始置于学校场域的“此时此刻”,场域以及场域中的人如何借助分班技术、学号编码、仪式活动以及办公室与教室的双重领域打造入“场”规则,并且在这种打造中如何制造出诸多弱势群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场域中存在着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学校教育通过教育分流、教育过程中的贴标签行为以及课程内容编码方式的筛选等环节促成了学生弱势群体的生成.关爱学生弱势群体不仅彰显了学校教育的道德意蕴,也符合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从社会契约的角度看,关爱学生弱势群体更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是近些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亮点。通过对作为"他者"的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学校不仅有育人功能,而且更有社会控制等非教育功能。学校教育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性建构和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李松林 《教育科学》2006,22(4):37-40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存在着政治主义原则制导下的意识形态权力、经济主义原则主导下的结构化权力和管理主义原则规导下的技术性权力。学校也相应地形成政治、经济和技术三个核心场域。由于各场域主流权力相对自主地运作,客观地决定了学校教育权力在场域内部和场域之间的抗争,并不断地发生位移,由此构成现存的学校权力网络。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角色化有其教育场域结构根源。层级化、等级化的学校系统是学校教育角色化的教育场域静态结构根源,基于选拔性考试制度与技术选择的竞争性资本获取机制则是学校教育角色化的教育场域动态结构根源。教育场域结构与教育场域行动者的生存心态交互作用是导致学校教育角色化的教育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校内部权力分配活动在基本要素释读、权力分配路径、弱势群体权力处境以及权力结构自主性的追求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场域理论的引入,对于重新审视各基本要素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内部权力结构的三维体系、弥合主客观二元对立、消除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和寻求学校内部权力结构自主性存在空间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是各种权力较量的社会场域。其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拥有不同的资本而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形成权力的"差序格局":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则分别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然而,教师的权力膨胀是一种假象,其深层原因在于教师的课程权力被剥夺。在教学场域中,教师只是虚假的权力主体,进而导致学生话语权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班级弱势群体是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客观存在。通过深入课堂跟踪调查发现,在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的形成与当前的教学有内在联系。本试图通过分析课堂案例,剖析制度化教育规限中的知识本位、线性传承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班级弱势群体的存在。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福柯的思想体系中,学校不再是促进发展与成长的教育场所,而是一个充满权力技术的重要规训场域。因此,学校时间配置并非仅是教育的要求,而是权力的微观运作。更具体地说,在学校时间的现实层面,权力通过"切分—嵌入"、"同步—排斥"以及"延展—内化"等三种微观机制实施规训;而这也使得学生的身体呈现出了片段化、冷漠化和机械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竞争压迫: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弱势群体生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可  储祖旺 《江苏高教》2007,(6):122-124
"场域"是法国布迪厄分析社会关系结构的社会学理论.本文在分析高校教育场域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入场"、"在场"、"离场"三个动态过程来分析高校教育场域中的弱势群体,认为我国高校教育场域中的各种竞争压迫是高校弱势群体生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场域概念包含客观主义、动态关系与微观权力三重分析视角。这一概念的引入有助于聚焦教师与学校场域的互动,考察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际遇。以入职为分析起点,教师进入学校场域势必遭遇“理论应然”与“场域经验”的冲突,他们通过“拜师”理解场域经验,进入学校关系网络,并在学校资源配置的支持下逐级改造场域经验,完成场域话语权力关系的重新布局,实现高水平专业发展。纵向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呈现为一个逐级淘汰的冲突竞争过程,此过程关键在于教师进入关系网络理解场域经验,前提在于学校资源配置与集中,核心在于改造场域经验、重新布局话语权,实质乃是教育理论进入实践又复归理论的“精神旅程”。  相似文献   

19.
班级场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领地.班级是由学生构成的独特的社会组织,教师以局外人的身份涉入班级组织.规训现象在班级场域中已然泛化,教育的本真诉求被掩盖.班级场域中的规训主要体现为偏控制性的规训.从对身体的摆布和监视、对言语的设置和控制、对精神的干预和规训三个维度揭示班级场域中存在的对学生的控制与规训现象,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继而进一步指出矫正性的理想教育构型.  相似文献   

20.
在福柯的研究中,学校不单是知识传授的教育场所,更是一所典型的规训机构,是权力运作的重要场域。身体与时间不再仅归属于个人意义,微观权力将身体与时间置于学校的统整中,成为学校规训教育的客体实在与策略。在精细训练的身体与严格控制的时间共同的耦合作用下,学校规训教育的图景形成,学校教育出现了对身体的漠视与遮蔽、对时间的割裂与挤占以及对个体的惩罚与规训的教育异化现象。学校教育由规训走向关怀的可行之路是:关心身体,坚持育人为本的学校教育价值观念;关照时间,构建多样灵活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关怀自我,实现体贴个体的学校教育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