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外语教学5C标准中指出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学习培养目标的核心,而外语交际目标的三种交际模式是人际交际模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理解诠释交际模式(interpretive communication)和表达演示交际模式(presentational communication)。本文主要首先分析三种交际模式与传统意义的英语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关系,结合三种模式阐述如何在三种模式下创建交际和沟通环境来进行高中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好地提高高中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SPSS的“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longMichael提出的“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教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实验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模式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台州学院的100名2008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了此实验。基于SPSS16.0完成了实验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接受“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模式的学生的语言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该模式的学生;“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的课堂语言活动过于强调语言知识 ,而忽略语言实际运用不足的分析 ,明确了课堂语言交际活动对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作用 ,提出了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七种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知识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根据词汇的新界定和语言交际能力的组成模式,从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四个侧面,通过英汉对比的方式,阐述词汇教学与语言交际的关系,以期为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英语交际教学法注重学生语法能力、语用能力、语篇能力及策略能力的训练,强调语言的意义和运用.本文从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出发,探寻实施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组织模式,指出基于任务的交际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在英语语境下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交际语言教学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简述了几位著名语言学家的理论对它的影响;其次探讨了交际语言教学的语言理论,即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开发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最后,讨论了交际语言教学的学习理论以及交际语言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理论问世了,它指出培养交际语言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唯一目的。语言学家对交际语言能力有很多的解释,总结起来,它至少包括以下两种基本能力:一是遣词造句和掌握语言形式的能力;二是运用语言传达思想、填补真实场景中信息沟通的能力。那么对于一个英语教师,怎样提高学生的交际英语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听说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交际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大学外语教学的一贯模式是听力课和读写课的分工教学,而说话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又被忽略,这样就造成语言整体性和连贯性的破坏。语言学习过程中若不整合听说和交际两大能力,大学外语教学必然投入高收效低。为此,一种新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听说交际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有待实施。  相似文献   

9.
影响交际能力的非语言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能力的构成划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影响交际能力的非语言因素主要有心理、体态、文化方面的原因。长时期来,思想观念,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制约和阻碍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对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更新交际观念,丰富交际知识,强化交际实践,深化交际研究等主要环节,逐渐排除非语言因素对交际能力的负面影响,提高中国学生综合的外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元理论具有深层指导意义的,它是外语教学法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语言输入的质量。由于受传统的以听、说、读、写为构件的较表层化的语言能力理论的影响,许多英语实习老师过分偏重于机械操练和语码输入而忽略言语交际运用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输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和实现全方面输入,实习教师首先应该吸纳正确的较深层的语言能力元理论,如Bachman(1990)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语言测试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前科学、心理测量—结构主义、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交际语言测试四个阶段。建立在巴克曼的新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上的交际语言测试被认为是语言测试的理想方式。简要回顾了语言测试体系的历史演变,并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模式的主要特征出发,在总结测试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我国实施推广的两大问题,在对解决途径的探索过程中揭示了我国语言测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听力测试是语言测试的一部分,它主要测试被试的整体语言水平。听力测试分为离散项目测试法(the discrete-point approach)、综合测试法(the integrative approach)和交际能力测试法。重点阐述了基于交际语言能力的听力测试理论基础及在听力测试中怎样正确实施此理论。指出基于交际语言能力的听力测试虽然符合语言测试的潮流,值得推广,但也不能不顾条件照搬。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性思维在语言学习中能帮助学习者推断出语言合理的意思,从语法、语篇、语言功能、社会语言等方面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隐喻性思维模式来拓展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段卓贤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4):94-95,97
在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元理论具有深层指导意义的,它是外语教学法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到语言输入的质量。由于受传统的以听、说、读、写为构件的较表层化的语言能力理论的影响,许多英语实习老师过分偏重于机械操练和语码输入而忽略了言语交际运用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输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和实现全方面输入,实习老师首先应该吸纳正确的较深层的语言能力元理论,如Bachman(1990)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英语交际语言教学法引入中国已有二十余年,然而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阻碍了其在课堂教育的顺利实施.通过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及交际能力的理论讨论,旨在探讨符合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原理,并由此依据设计出两个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交际能力理论和功能语言学理论。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传授知识,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将交际语言教学法和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做了简单的比较,对其倡导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概述,并且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在中国中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英语书面交际能力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achman&Palmer的交际语言能力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为依据,制订书面交际语言能力测试任务,并对英语写作测试交际性评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英语听说交际能力需要人们具有语言洞察力、语言功底和其他综合能力。本文在分析英语听说交际能力教学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英语交际能力教学的PMMC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类交际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外语教学也应该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能力上下功夫。故而,本文着重讨论非语言交际的作用、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中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注意文化差异,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与目的语相一致的非语言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武玉莲 《山东教育》2006,(10):21-2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东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就语言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