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曾在云蒙湖一个小沟湾里钓鱼.这里的鱼情非常奇怪,就一个钓位出鱼率最高,其他钓位很少有鱼咬钩.这个小沟湾不大,东西走向,长宽各不过30米,枯水季节无水,只有在水位大幅度上升后才能钓鱼.因地形限制,水位上升后北岸不能下竿,南岸有七八个钓位,但只有右边第一个钓位出鱼最多,其他位置则很少有鱼咬钩.  相似文献   

2.
陈东明 《钓鱼》2009,(17):31-32
我是一个钓迷,几十年来在江河、水库、池塘、小溪、小渠、小沟钓鱼,最喜欢使用扁担钩钓组,收到良好的获鱼效果。这种扁担钩钓组在钓鱼实践中证明优点甚多:  相似文献   

3.
于至凌 《钓鱼》2014,(15):26-27
夏天到来后,气温、水温不断升高,鱼也不好钓。尤其是气压低、水位下降的时候,近岸的鱼情实在不怎么样。使用手竿很少有鱼咬钩,就是有鱼咬钩,浮漂动作也不大,钓获的也大多是小白鲦之类的杂鱼,有时甚至一天钓下来,白鲦等小杂鱼也不咬钩。但近几年来,在炎热的夏天和初秋时节,笔者发现手竿不上鱼时,小小的串钩却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4.
船竿     
张炎冰 《钓鱼》2011,(10):21-21
淡水钓鱼都是守一个点,就是筏钓、舟钓也是固定钓点,很少移动钓位和钓点。海钓除滩钓、矶钓外,船钓则有定点和拖钓两种方式。由于深度和海流的原因,海洋船钓的机动性极强,经常是一个地方无鱼赶紧换一个地方,同时海鱼的泳层厚,集群性比淡水鱼强,为了探寻鱼的泳层和鱼群,必须以拖钓的方式借助船的行进去发现和寻找咬钩机会。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7,(19)
近几年的鱼不好钓,为了钓鱼,我足迹遍布周围上百公里,多达几十座水库、池塘。不是收费过高就是很少有鱼咬钩,钓上的除了白鲦还是白鲦。  相似文献   

6.
邹思全 《钓鱼》2007,(10S):31-33
近几年的鱼不好钓,为了钓鱼,我足迹遍布周围上百公里,多达几十座水库、池塘。不是收费过高就是很少有鱼咬钩,钓上的除了白鲦还是白鲦。[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晃饵     
张炎冰 《钓鱼》2010,(14):23-23
用商品饵钓鱼会遇到一种情况:鱼轻微触动钓饵,但不把它吞进嘴,浮标出现一次或两次微弱鱼讯后就没有动作了。此时钩上的饵还在,可是鱼再也不咬钩了。对此,有经验的钓手会拖动一下钓组,这样饵一晃动,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11,(2):38-39
外出钓鱼时,我相信钓友们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钓点有鱼,虽然不是很多,可就是不咬钧,半天才来一口。这就是典型的慢口,不是不咬钩,而是很长时间才咬上一口,使用常规钓法,是钓不到多少鱼的。碰到这种情况,很多钓友不是去想方设法改变钓法诱鱼咬钩,  相似文献   

9.
柏名荣 《钓鱼》2004,(11):17-17
春夏过渡时期,钓鱼时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时原因出在气候上、温度上、鱼饵上或是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的,是不可能有办法咬钩的,但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认为,在这个时候,钓者如果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将死饵变活饵,鱼还是会咬钩的。  相似文献   

10.
吴芜 《钓鱼》2010,(8):10-11
钓鱼两种境界:休闲钓鱼取守势,选定钓位后就等着鱼咬钩了,故有“三分钓技七分钓饵”之说;竞技钓鱼是攻势,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抛钩、扬竿、脱鱼一气呵成,即使鱼不咬钩也是守中寓攻,此招不灵换一招。竞技多变招,变是竞技钓鱼的灵魂。然而谋事在人,也有不变或基本不变的,例如有鱼钓不上来,是换饵,还是变更线组、浮标,找不到问题的症结就是乱变。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钓鱼》2011,(6):28-29
二、夏天 随着每年夏天的到来,初夏应该是最好钓鱼的时候,但在云蒙湖却不尽然。因近几年云蒙湖的鱼情特别,使用手竿不太上鱼,鱼咬钩很慢。在经常有人钓鱼的地方,咬钩的多是白鲦,但个头却大。使用软竿细线小钩,能充分感受到其强烈的挣扎动作。而其它鱼却很少咬钩,就是咬钩,也多是些小鲤鱼和小鲫鱼。上大鱼的地方,是除了大坝二坝下、月亮湾、圣水山庄等几处钓点外,其他地方大鱼咬钩的时候并不多。就是这几处能上大鱼的地方,钓获的大鱼也多是海竿钓上的。  相似文献   

12.
莫凡 《中国钓鱼》2000,(5):57-57
国外钓鱼模拟游戏有一个明显特点:钓鱼方式是见鱼下钩,有悖于国人撒窝下钩的传统。要开着钓艇四处游荡,寻找鱼群的踪迹,看见鱼才能下钩,而且令人奇怪的是鱼也照咬钩不误,钓鱼效果丝毫也不差,看来,国外的鱼实在太多,否则,会有那么傻吗?国内人口多,连鱼都被折腾得聪明了许多,基本不吃这一套钓法。具体地讲:《3D钓鲈高手》是一款蕴藏着巨大潜在内涵的重量级纯三维模拟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7,(3)
无论是休闲钓还是竞技钓,常常可见到窝子中有鱼星,但不见鱼儿咬钩的现象。窝子里食多且味道也不错,但鱼儿就是不咬钩或很少咬钩。钓鱼人千方百计地调换饵料,增添诱鱼剂或不断地改进钓组、用漂、用钩,均不奏效,究竞是什  相似文献   

14.
钓者到鱼塘后,先不要着急伸竿开钓,尤其是没有钓过的鱼塘更不要着急,应先进行观察。在正常的情况下,先选个理想的钓位,将钓具放在钓位上,其目的在于占好钓位,情况好伸竿施钓,情况不好收拾渔具走人。占好钓位后进行巡视,一看其他钓鱼人鱼护中是否有鱼;二看鱼上钩的频率。还应进行询问,一问此塘的收费标准;二问鱼塘中鱼的品种和数量;三问此塘鱼咬钩的最佳时间;四问此塘钓鱼者经常使用的鱼饵。上述情况搞清楚后,再决定是否施钓。  相似文献   

15.
张炎冰 《垂钓》2002,2(10):28-30
在商品饵出现之前,人们对钓饵的认识主要是感性的。钓鲫鱼用蚯蚓,钓鲇鱼用蚯蚓,钓草鱼也用蚯蚓。当用蚯蚓钓不到鲢鱼之后,就断言鲢鳙不咬钩。只有聪明的钓手会从感性认识中发现某些异状,又由异状中总结出一般人不易发现的特殊规律。如:鲫鱼不咬钩时提钩逗一逗,鱼就咬钩了;中午水温升高,钓饵沉底后极少有鱼咬钩,但下沉过程中会出现半水截饵的信号,于是随鱼的泳层变化而有钓棚调整等等。  相似文献   

16.
吴芜 《钓鱼》2010,(14):10-11
钓鱼比赛有一个怪现象——单项成绩名列前茅的钓手很少在总成绩榜上占据前列。解释是池钓以鲫鱼为主.钓快鱼。休闲以综合鱼为主,钓慢鱼。虽然从抛钩、扬竿上看钓快鱼和钓慢鱼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7.
马国栋 《垂钓》2014,(3):48-49
在钓鱼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钓技七分饵。”就算钓者的钓鱼水平再高,若鱼不吃饵,同样也钓不到鱼。所以,每一个钓鱼人都梦寐以求一款特效饵,饵料。下水就立刻有鱼咬钩。然而,真的有这样神奇的饵料配方吗?  相似文献   

18.
贺建成 《钓鱼》2006,(15):27-27
如果说瞬间刺激是钓鱼的“瘾点”,那么,逗鱼则是钓鱼的“乐点”和“趣点”。掌握逗鱼咬钩的技巧,对提高钓技和钓鱼的兴趣很有帮助,现将几种逗鱼咬钩技巧与钓友交流。一、跳逗跳逗又叫快逗。跳逗有水下跳逗和水上跳逗两种技法。水下跳逗是利用竿尖的弹力,将钩饵从水下弹跳起来约  相似文献   

19.
邹思全 《钓鱼》2011,(18):40-41
在多年的钓鱼中,笔者发现有很多钓友,都是在喂好窝子后,不管发生什么变化,是一副钓组钓到底,而不知道去改变钓法和钓层,一旦无鱼咬钩,也只是一味等下去,最多也只是换个钓位。这些钓鱼人一般靠的是运气,其钓获量就可想而知了。但有很多时候是不需要换钓位的,只需作相应的调整就会重新有鱼咬钩。因为鱼情是在不断变化的,随天气、  相似文献   

20.
贺建成 《钓鱼》2009,(22):37-39
串钩系坠内钩,鱼咬钩时会直接拉动竿尖的弹力,形成自动刹鱼的过程。因此,用串钩钓鱼,特别能够上鱼。鉴于温驯鱼与凶猛鱼、底层鱼与上层鱼、小鱼和大鱼、流水鱼与静水鱼的咬钩动作不一样,不同鱼种、不同水域,串钩的绑法也不尽相同,如何绑好竿钓串钩,无疑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现将几种常见竿钓串钩的绑法介绍于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