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儒学价值的现代重释中,传统儒学如何关切现实人生成为现代新儒家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近百年来现代儒学的基本创生历程,大致体现为三种不同的儒学价值重构范式:一是从生命生活的角度重构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二是从心性本体的角度阐释儒学的道德形上特质;三是从宗教精神的角度提升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终极关切.从总体来看,三者尽管范式和路向不同,但却表征了现代新儒家们在挖掘儒学的当代人文价值层面共同的精神蕲向,即只有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民族性”、“超越性”和“地方性”价值的人文阐扬,才能凸显现代性背景下传统儒学对于现实人生的独特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是“儒学第三期发展”的指导性著作,杜维明认为,“儒学第三期发展”必须以方法论转变为导向,要从原来注重儒学之“体”的形而上学方法转到注重儒学之“用”的现实主义方法上来,今日的儒学研究只有从“用”上入手,才能既回归儒学传统,又能从传统儒学中发掘出于现代人有用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3.
绪论儒学是源于我国的古典思想学说,它创始于公元前6—前5世纪,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巨大成果,“天道远,人道速,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子产的这句名言说明早在先秦,人们已经认识到民贵于天,人们主要的注意力已转入现实人事上了。在以后的20多个世纪中,一代代儒学大家们就“贵”,即价值,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把人生价值观作为思想学说的核心。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哲学的两大流派之一,它是现代人类在本世纪对于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二次大战的访俊和反省,也称反理性主义思潮。它以人性的回归为主题,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它是…  相似文献   

4.
文化建设的立足点问题,是文化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立足点不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当然就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立足于文化(指传统文化,特别是指儒家文化)来谈文化,还是立足于现实(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谈文化,这关系到文化建设能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大问题。本文就此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 在文化建设立足点问题上,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为立足点。现代新儒学及其“儒学复兴”思潮,恰是给这一观点作了论证。现代新儒学是相对于先秦原始儒学和宋明新儒学而言的。“五·四”前后,一批知识分子,面对传统伦理学和价值系统的崩溃,面对帝国主义文化的入侵和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痛心疾首,欲图恢复传统文化地位,弘扬儒学,以适应时代潮流,这就是时人所称的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学代表梁漱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将西方、印度、中国三大文化系统归结为三条不同的路向,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尝到“人生的真味”。因而儒家才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解放后,现代新儒学思潮在大陆基本上处于消声匿迹,主要转移  相似文献   

5.
王小燕 《现代语文》2007,(10):112-113
较之传统儒学,现代(当代)儒学已经或正在发生着某种整体的、根本性的改变。当代新儒家的兴起自有其时代性的眼光与迫切的使命感。本文力图探究新儒学的流派、在当下的存在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儒学本以治国平天下为使命,但近代以来,对儒学的研习却日益与现实人生疏离,而退居为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少数学者的专门职业。虽然近几年在民间也兴起一些读经、讲学之类活动,儒学似乎呈现出在社会上复兴的迹象,但毕竟势单力薄,其效甚微。关注儒学命运的人不免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即儒学究竟能否与由西学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相容?实际上,  相似文献   

7.
杜维明立志为儒学的现代复兴“不懈陈辞”。而他关于如何复兴儒学在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学创新”到“丈明对话”的认识转变。通过梳理其认识转变的心路历程,认真分析他的“儒学创新”、“文明对话”说,可以看到:“儒学创新”说强调只有藉“见证人”(知识分子)的影响以实现民众的儒学认同,而“文明对话”说则强调只有通过与世界其他文明健康地对话,儒学才能实现世界性的文化认同,为全球未来文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高校人文教学中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儒学已经具有2 500多年的生成与流传史,儒学的思想内容主要包含在五经、四书中,儒学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精神气质。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儒学必须实现典范转移与思想转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如何看待儒学、如何实现中国文化的重建,一直是困扰中国文化界的重要问题。一百多年以来,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理论。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层次的内容与复杂的内在结构,无论是对“人生究竟”问题的追问、对传统社会规范的建构,还是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伦理的建构、民族心理的形成等等,儒学都作了独特的回答。因此,面对儒学内涵的多层次与多角度,我们应该避免那种对儒学以偏概全的简单评析,以及大而化之的笼统界定;而应该在理清儒学内在层次及逻辑架构的基础上,对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做出细致分析,以期能够找出一条儒学与现代文明的衔接之路。  相似文献   

10.
儒家心性之学对现代人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现代人生状况,指出人类精神追求在形上侧面的深层困乏;儒家心性之学对人性的分析及其衍生的规范,可以引导社会生活在善的途径上不断前进;儒学心性形上本体观念为实现理想人生的目标指明了前途。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李泽厚对现代新儒学有独到的见解。他在理性解构现代新儒家的基础上,针对"儒学三期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提出了"儒学四期说"。而在现代新儒家的诸多代表人物中,李泽厚认为真正具有代表性并恰好构成相连接的层面或阶段的只有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这四人。虽然现代新儒家对于某些时代课题未能给出有力的回答,但李泽厚认为儒学仍有可为,在其发展中要打破传统的"内圣"决定"外王"的格局,实现"西体中用"。  相似文献   

12.
对儒家传统要客观地了解与现代的诠释,应尽可能地摆脱西方的概念范畴系统或思想模式,但必须吸收西方哲学中的分析理性和方法理性,以充实我们细致的分析、系统的描述、清晰的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对儒学的现代的诠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儒学的现代价值,也就是要“创造地转化”儒学使其能服务于现代生活。对儒家现代意义的理解,应在现代伦理建构中以西方现代伦理为核心,中西结合,互相补充。儒学研究应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种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西儒学的兴起,首先得益于河西五凉国主们的政治支持。其次河西于民间既有儒生聚众讲学,扩张着儒学继承和传播的人群;又有世家大族的家传,世代不坠儒学精神内涵;更有大儒潜心著述,用文字延续儒学香火。正是得益于乱世之中,能有一套完整的从上到下的、官民一体的儒学支持体系,才最终使儒学于危亡之际得以延续并再兴。而儒学于危亡之时的发展模式,也是我们现代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借鉴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新儒学研究公认的大家,方克立先生以坚定的学术立场和独到的思维方式,力求厘清现代新儒学发展线索,全面把握其丰厚内涵。方先生不仅发起现代新儒学研究思潮、主编现代新儒学丛书、发表综论现代新儒学文章,还对现代新儒家进行深刻细致的个案分析,极大地拓宽了现代新儒学的研究视阈。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新儒学研究是透视方先生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以史梦兰为例,阐释晚清传统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心态与行为。由于所受传统教育使然,在社会大变革来临之际,史梦兰虽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但是却无改造社会之能力,其一生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之中,并最终不得不选择隐居生活。史氏的人生轨迹,显示出传统儒学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力与没落,预示出饱受儒学羁绊的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西方近代以来的学科分化,大学教育也日趋专业化,乃至于职业化,培养出来的是某种“产品”而不是一个人格整全的人,西方的教育学者因而提倡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但自由教育产生的是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公民,并不能真正培养中国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学生。中国传统书院以传授儒学为主,与现代自由教育有同有异。本文认为书院所要传授的儒学与现代自由教育品性不合。现代的大学与现代的自由教育相适,儒学在现代大学中的处境并不乐观,因而现代书院于儒学复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与当代之生死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生是生命和生活两大部分有机的统一体。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内核是生命哲学 ,它既是儒学的核心 ,更是道家、佛教的主要论题。但是 ,仅仅关注于生命问题 ,乃至把生命视为人生的一切 ,必然走向对人之生活问题的忽视 ,甚至贬仰。现代社会 ,市场经济的运作充分地突显人的个我性 ,人们走向专注感性的生活而不思考生命存在的问题 ,从而形成一系列的现代人生困惑及社会问题。所以 ,应该在充分吸取传统人生哲学资源的基础上 ,发展出把人生问题与死亡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之生死哲学 ,使现代人既重视生活问题亦关心生命问题 ,在生、爱、死的各方面皆趋向一个最佳的状态 ,以获得更好的“生”与“死”之品质  相似文献   

18.
阮籍是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由于其家学渊源及其自小沾染,儒家思想可谓熔铸于其灵魂深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阮籍及其五言《咏怀诗》虽如刘勰所言"阮旨遥深",且粘连着不拘礼法的玄学风习,但在这外衣下仍是深刻的儒学追求。从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为主的儒学文论思想入手,可以真正拨开魏晋环境的阴霾和玄学风气的迷雾,理顺阮籍及其诗歌的儒家思想倾向,找到其人诗合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国内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疏理与总结李毅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内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些学术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数年前对港台、海外儒学完全隔膜不知的情况已经改亦.斩儒学成为人们很右兴趣的认知和研究对象。本文拟对这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20.
周敦颐遗著甚少,却承源启流,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宋明新儒学的发展具有破暗之功,具体表现为他熔铸佛道入儒,以太极立人极,建立儒家与佛教相抗衡的宇宙本体论,又以诚论性,贯通天道人道,开启了宋明心性儒学之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