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已有的中国武术分类研究方法,在对武当武术所有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之后,我们根据其活动的群体、作用、特点等。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曼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利于武当武术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当道教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奥妙.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道家学派的思想理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至今为武当道教武术及中华传统武术所接受运用,其无形的思想融入在有形的武术当中.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出武当道教武术中庄子的由巧得技,由技入道,通过“养气”而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表现形式,追寻武当道教武术与庄子思想的理论渊源,探索武当道教武术的理论精髓,以推进武当道教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论武当武术中的玄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武是武当道教崇拜、信仰的核心内容,影响着武当道教的所有活动。玄武的动物原形及长寿之法,成为武当道士武术活动的重要模拟对象,同时也使武当武术这种活动表现出玄武崇拜的宗教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武当武术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基本特征进行阐述。1.武当武术文化的形成;2.道家的基本理论对武当武术文化产生主流影响;3.开放的武当道教融合了诸子学说,殷实了武当武术文化;4.武当武术文化的多元与广博。  相似文献   

5.
武当武术,源于武当山,经数百年,历代武当武术宗师的不断观摩、仿效、意会、实作、完善、应用,把武当道家理学与民间武术溶为一体,由最简单的“八门五手”的十三势拳而发展到今天众多的门类,形成了有其独特内容和特点的中华武术中的一大流派.由于其系嫡系单传,而且道教中讲究,欲大成者则比功也,欲小成者武事也,视奉勇为未技,故典籍中多不载道士武术活动,因而武当武术失传不少.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武当武术的渊源及失传套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取得了显著成绩.虽然武当武术的产生、创编与其他武术门派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武当武术毕竞产生于武当山,必定要受到武当道教文化,武当地理、地势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武当武术根据这些方面创编而来的问题阐述甚少;另外根据检索工具和追溯查找的方法所得资料对此问题的说明感到不具体、不全面,因而作者自身希望从此方面入手,对武当武术的创编来源作一定的叙述说明.  相似文献   

6.
把乌鸦作为一种神灵崇拜,并且同武当道教中的导引养生与武术中的动物象形的攻防技击相结合,是武当武术所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7.
武当武术是以道教理论为基础的。武当武术的“拳法自然”、“拳法阴阳”、“守柔处雌”、“后发制人”等理论都源自道教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8.
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仙山。在新课改实践中,该市教育局、文体局为体育课改注入活力,将地方“特色菜”——武当武术引入课堂。该市现有八所中小学把武术列入了课程表,把武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聘请专门的武  相似文献   

9.
武当七星剑为中国武术兵器的19种文化现象之一,考其渊源多与古人类对自然崇拜、道教法器及其与武当习武尚剑有关系.特殊的历史地理与文化构成了武当剑术同中国剑术来源的四个要素基本保持一致,也就是说道教剑文化是中国剑术的主要来源.因此,武当剑术同武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一样,其功能演变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荼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道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讲究阴阳五行,而茶分青、白、黄、红、黑五色。陆羽在《茶经》中就有两晋时道人饮茶的记载。到了唐代随着道教的盛行,道教尚茶嗜茶之风也更加普及,道观一般都专设“茶堂”作为以茶礼宾的场所,还以茶供养三清、招待香客。可以说道茶文化是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禅茶文化的兴盛,道茶文化逐渐走向衰微,笔者根据史料编创的《武当道茶茶礼十八式》将武当武术、武当道乐、武当道教文化等元素与茶叶冲泡手法有机结合,用艺术的方式重现了道荼文化的仙姿道骨。  相似文献   

11.
金庸笔下的武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是武侠小说中描写武当的经典文本,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其中武当山、武当武术、武当道士等艺术形象,小说字里行间浸润了"道"之神韵,体现了武当文化的精魂.它们作为一种"能指",旨在表达了对"所指"--诗性精神的高扬,和对道家传统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武当文化是以特定文化价值观为指导,以道家思想为根基,以道教"太和"精神为内核,以武当山古建筑为标志,包括武当山水、道教武术、音乐、风俗习惯等在内的一个非常复杂而奥妙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以及武当山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对巴人与武当山武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当山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巴人密切相关,巴人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当山道教壁画内容以道教典籍的总汇《道藏》中的《玄天上帝启圣录》真武修仙故事为主题.其艺术形式各具时代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武当文化专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武当文化的内涵与渊源、历史与人物、文学与艺术及武当地质四个方面 ,而对武当道教思想、道教音乐、武当考古与文物等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鄂西北高校新生开设武当武术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认为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武当武术选修课是可行的,符合我校的实际,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意识的培养,运动规律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习惯的形成,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徐本善是近代武当道教史上最负盛名的武术大师。他武功高强,性情仁厚,济贫扶弱,惩恶扬善,援助红军,以其精湛的武艺和高尚的武德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颂扬。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的传奇小说、民国武侠小说与金庸武侠小说中,“道士下山”作为关键的情节,对这些文本的展开产生了核心的作用。道士们将“道学”的武库摆在这些江湖游侠、绿林少年们的面前,戍为他们与文本一起生长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