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广播电视系统的集团化.各市县广播电台与电视台融合成新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队伍的整体实力得以加强。同进,如何尽快适应一个多层次、多元化、多媒体的新闻传播市场需求.诸如“采编人员如何重新定岗定酬”、“记工作的单一性如何转变为当今任务的两重性”、“采集的稿件又怎样做到一稿两用”、“怎样提高新闻质量”等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对此,我们应从广播电视新闻的实际出发,通盘考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允若 《视听界》2004,(1):57-58
美国是个广播电视的大国。全国约有广播电台12000多家,电视台近2000家,它们是公众获取新闻、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广播电视机构纷纷在互联网上设站,借助这个新兴的传播平台扩大影响,并且直接在网上传播新闻信息和娱乐节目。广播电视正在加快同互联网络融汇和整合的步伐。据雅虎的网站指南的最新数据,美国电视台网站有1982个(占全世界电视网站的一半),广播电台网站有4304个(占世界电台网站的七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播电视的改革浪潮方兴未艾,业内有识之士均在积极思考、探索21世纪广播电视发展之路,以应对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传媒竞争的挑战。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先有1999年的"三台合一",后经2005年的"局台分离",应该说,市县台体制改革进程,实际上就是广播电视资源的不断重组与优化。体制改革后的县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虽改称广播电视台,但在运行机制上各地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新闻资源的整合上,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业内外几乎公认,曾经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广播媒介如今面临强力挤压。报纸、电视、网络各以其无可替代的优势挤压着广播媒介的生存空间。这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也是传播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静 《新闻世界》2013,(9):57-58
广播与电视媒体和报纸等纸质媒体相比,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拥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广播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闻传播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广播必须要注重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这样,才能巩固听众群,吸引更多的听众;才能提高收听率,促进广播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7.
陈力 《视听纵横》2002,(2):72-73
新闻报道策划,是指新闻机构对一个时期或一项专题的报道所进行的有创意的设计、指挥和调控,其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适当的时机,运用最恰当的方式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迎合还是吸引--新闻的选择,或价值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 《青年记者》2005,(11):30-31
新闻界的“劣币驱逐良币” 被称为20世纪媒体先知的化评论家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是传媒的真正价值所在.“先知”所说的话已经得到了最好的引证:在信息海量丰富,传播渠道多样的今天,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经是成功的最重要标准,在很多家省级或市级电视台的办公场所,收视率报表往往被张贴于最显的位置,置身这样的氛围下,“哗众取宠”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贬义词了.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新闻媒体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一些不真实不客观的报道和不恰当的评论也使受害人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权利受到损害。由新闻媒体传播而引发并呈上升趋势的新闻侵权官司,也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地方新闻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提供的能够进行新闻报道的原材料,它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人物等等。多年来,我们大丰电视台一直高度重视地方新闻资源的利用。一是充分认识地方新闻资源。对于地方台来说,地方新闻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一者地方新闻资源是地方台新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为新闻工作,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新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就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日常的工作。具体地说,应主要体现在更新知识(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和更新观念(新闻意识不断创新求变)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电视台、电台选用报纸新闻的传统办法 电视台、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报社每天凌晨把报纸大样送达电视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视台、电台来人取。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和报业资源的重新整合,党报新闻报道面临新的挑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办报眼光向上,重“眼色”,轻“脸色”。在领导和读者之间,党报考虑更多的是让领导满意,对领导的“眼色”颇为注意,对  相似文献   

14.
程玲 《新闻采编》2000,(5):14-15
社会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古老门类,远在口头传播时期就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传播之中,在近代新闻史上,旧中国的社会新闻虽然不免泥沙俱下,但在报刊、广播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一度曾经十分活跃。解放后的几十年中,社会新闻在我国命运多舛,曲折坎坷,时有时无,几起几落。尽管新闻界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它存在着不同看法,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态势来看。社会需要它,人民群众需要它,社会新闻这棵老树焕发新枝,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发挥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既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符合新闻传播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5.
柏清  罗锐 《新闻传播》2005,(8):27-28,31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各级党报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不论在新闻理念还是报道模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丁柏铨认为“党报以往的改革已跨出了两大步:第一步,大致实现了从较少传播新闻信息而较多传播观念向较多传播有新闻价值的信息的转变。第二步,不仅强调扩大新闻信息的总量,而且在提高新闻信息的质地和价值含量,所提供的服务对读者有用方面做出了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16.
17.
陈敬敏 《新闻爱好者》2010,(10):105-105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和传播资源、传播手段,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是任何媒体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利用新技术条件的有力支撑,很多广播电台在广播的表现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广播现场直播在实践中已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19.
做好新闻报道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成功的新闻策划,不管是报纸还是电视节目或者其他媒体。而成功的新闻策划必须要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以及高质量的新闻资源整合。经过策划和资源整合制作出的新闻作报道,是新闻采编人员深加工的精品,对发挥好新闻的舆论导向、舆论监督、扩展新闻报道深度广度、增加可读性可看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文莉 《新闻前哨》2009,(8):102-102
DV新闻是由普通百姓用手中的DV将发生在身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拍摄下来,再送交电视媒体编辑播发的新闻。DV新闻以其真实感、原生态、鲜活性、新奇性等特点受到了受众的欢迎:同时,DV新闻大大降低了电视新闻的运作成本.丰富了电视新闻的片源,解决了电视台尤其是基层电视台经费不足、人员不足、选题单一等问题,受到了电视台欢迎。但DV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