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目前,南于种种原因,作为高考科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应试的工具,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课程性质似乎已被不少人淡忘。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2004年3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课标》着眼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及吸引力、感染力.它与我国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德育目标的具体规定则是《课标》的一大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按规律办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作为自己的总任务.为了使高中政治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应该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4.
中学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如何提高中学政治课的德育实效性,我做了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所谓体验式德育,就是不搞单纯的说教式的德育,而是将德育扎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参与的社会生活之中,通过师德引领,学生自律,明理笃行,知情意行统一,体验做人之真谛。体验做人之规范,体验做人之成功,体验做人之快乐。我校实施体验式德育,两年来促进了学风、校风的根本好转,推  相似文献   

6.
“与学生共鸣”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通过关注学生、因材施教、转换角色等方式,增强教学过程的感染力,达到教与学的互动,发挥政治课教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导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影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一、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1.教学目的上的“标杆过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从总体上看体现了政治课的德育性质,是全面的。但却存在“标杆过高”的问题,加之教师在教学中的偏差,使这种“过高”的问题在教学中明显地表现出来:内容的成人化、空洞而无力的说教式语言,脱离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中学政治课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那么,如何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精神,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个高起点呢?也就是说.必须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活思想品德课教学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对于职业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许多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究。本人结合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各科教学在思想教育、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思想政治课更有其独到的特点,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手段。因而政治课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却常常被视为政策和原则的化身。他们的所说之言、所立之论也被视为色调单一、层次缺乏的剪纸画,而对老师的空洞说教根本没有心悦诚服的思想基础,这就使这门学科的功能发挥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之己见。谓之政治课教学中的逆效应。克服这一逆效应便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达目的的关键。本人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初中政治课教学工作,通过长期的探索和教学的实践。我觉得要克服这一逆效应,加强德育实效性,首先就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静止的教材分解化、活动化,力求使课本知识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内容对学生的切进化、现实化。其次是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那么,面对已经历过初中课改洗礼的新一届高中学生.我们要怎样进一步在高中新课程精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课堂的主要功能:探寻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有效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要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构建有效的情感课堂,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引导学生在行为上转化.最终实现他们在行动上的转变。现结合一段时间来的教研实践。初步探析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如何进一步构建有效的情感课堂。  相似文献   

12.
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完成高校德育教育功能的关键环节。必须以思想教育、心理咨询为基础,同时优化教育环境,加强德育实践,才能促进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是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等两方面对优化思想的政治课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许仲溪 《教育导刊》2003,(11):26-27
所谓主题教育,就是根据一个时期的教育内容确定一个主题,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的诸如主题班会、校会、少先队活动或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主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使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与具体环境中具体对象的特点相结合,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实施主题教育,可以拓宽德育渠道,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主题教育活动应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与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于一体,在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操作等方面加以研究,以达到“随风潜入夜”的境界,提高教育的实效。一、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主题教育活动的策划…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课是技工学校所设置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要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本文根据目前技工学校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性的一些现状,对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作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把握德育途径的基本规律。必须以德育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和德育过程特点的辩证性为基础。在德育途径功能的创造性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学生集体建设为依托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社会实践、校园化建设和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这六个方面的育人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并整合为优势互补的有机育人整体。惟此,才能更好地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员育人和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增强德育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德育内容上要坚持基本性和发展性的统一,立足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吸纳现代文明成果。这就要处理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基本品德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的关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升华,是民族魂、民族根。以民族传统美德为德育的基本内容,就使德育既能在现代保持民族特色,也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相结合具有坚实的基础。对民族传统美德要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换,把它们从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地传统道德体系中分离出来,同与之交织的封建性糟粕区别开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8.
要 加 强 和 改 进 未 成 年 人 的思 想 道 德 建 设 工 作 ,我 们 教 师 必须 更 新 教 育 观 念 , 转 变 教 育 方式 ,从 时 代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宏 观 要求 出 发 ,从 教 育 对 象 的 身 心 变 化着 手 , 不 断 丰 富 和 发 展 德 育 内容 , 创 新 和 改 进 德 育 方 法 , 积 极而 有 效 地 培 养 和 塑 造 时 代 所 需要 的 人 才 ,不 断 提 高 思 想 政 治 课教 学 的 德 育 实 效 性 。 一 、 重 视 学 生 特 点 , 正 确 引导 学 生 研 究 并 掌 握 中 学 生 生 理 、心理 特 点 和 思 想 特 点 ,从 教 育 对 象的 实 际 出 发 ,…  相似文献   

19.
曾经从报刊上读过这么一则报道,内容为《大学生要补补道德课》,里面讲到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到了2000年已将近完成学业。但这中间只有不到一成的人与资助者有过信件来往,表达过感激之情。写过两封信的不足10人.其冷漠程度令人寒心!其中。杨振华教授捐出巨资资助100个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细心的杨教授为100名特困生各办了一张卡.受助学生每月可到银行领取100元生活费。可是四年过去了。没有一位学生忘记过领钱,但只有两名学生给杨教授写过信……这一事件经当地报纸披露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当时。省劳动厅一位正厅级的巡视员说:“虽然中国有传统的‘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还有一句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认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