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太阳依傍着西山慢 滔滔黄河向着大海流去。慢地落下 要想看得更远,就孚脊卜事离的一屏楼.登鹳雀楼@王义杰 @张晓莹  相似文献   

2.
过去我们教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王之涣的诗题作《登鹳鹊楼》。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却将这一诗题改作《登鹳雀楼》。这是不是说原来的诗题错了? 徐州 何梅 王之涣的这首诗题,向有异文。一作《登鹳雀楼》,如《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词典》等;一作《登鹳鹊楼》,如《唐诗解  相似文献   

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上层楼凭远处 我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人所皆知.江西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著名,湖南的岳阳楼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不朽,湖北的黄鹤楼因崔灏《黄鹤楼》而名扬天下,山西的鹳雀楼也因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而名留千古. 在这四大名楼中,有三座在长江流域,只有鹳雀楼在黄河流域,它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南的黄河岸边.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便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余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白日"一词,写出了落日之态.  相似文献   

4.
“白日”辨     
许多评论文章对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白日”没有加注或没有明确详细的注释、历来笼统地认为是描绘落日的全过程,其实,应该把“白日”理解为一个时段——白天。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四大名楼1.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3.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4.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相似文献   

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因其巧含哲理而流传千古,而"白日依山尽"之"白日"却因理解不同而争论不休.笔者试图给予"白日"以新的解释,并展现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7.
抱憾鹳雀楼     
正幼年读王之涣的唐诗绝唱《登鹳雀楼》,不知道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的鹳雀楼,离我的故乡并不远;也没想到这首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名诗,居然蕴含着一言难尽的人生哲理。我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西南端的芮城县,北有"白日依山尽"中所指的中条山护卫,南有"黄河入海流"中所指的母亲河滋养。这一山一水在山西、陕西、河南交界处的风陵渡深情拥抱之后,从东往西蜿蜒而来  相似文献   

8.
李仰臣 《初中生》2017,(23):16-17
齐白石有一幅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里并没有蛙,只有几个小蝌蚪顺着山里的小溪,欢快地从远处游来.但是,这能让人联想到蛙正在远山那边叫呢.这正是虚实结合的妙用.又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描写诗人登楼后所见到的壮观景色,是实写;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由实见虚,抒写自己豁达的胸怀.所谓从实处落笔,凭虚处传神.  相似文献   

9.
<正>"更上一层楼"中的"楼"在哪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咏出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那么这诗中的"楼"在哪儿呢?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此楼在山西省蒲州(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即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西南的黄河边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以为名。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言绝句正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诗中所说的"山"即今中条山,"流"即此段由北向南的黄河急流,"千里"是指由此向西略南的中条山、华山、西安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形象与哲理     
优秀的作品,其中常常有深刻的哲理,所谓哲理,就是有关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读着这些作品,人们可以获得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辩证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前进,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青少年朋友大都读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诗人形象地表达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思想,这一思想,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它写的,虽然是在鹳雀楼上  相似文献   

11.
"更上一层楼"楼在哪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诗人王之涣咏出的千古名诗《登鹳雀楼》.那么这诗中的楼在哪儿呢?鹳雀楼,又名鹳鹊楼,这楼在山西蒲州(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即今山西省永济市西北的古蒲州城遗址上,时有鹳雀栖其上,遂以为名.  相似文献   

12.
《登鹳雀楼》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皤发垂髫,皆能吟诵。但唯其如此,才使其教起来有无从着手之感。本次教学前,我搜集了大量资料,灵感顿生,教学流程自然而成。一、大量搜阅,占有古诗首先,我在百度网站中查  相似文献   

13.
《登鹳雀楼》注释廓疑太湖县玉珠乡马安山小学吴明开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和《登鹳雀楼》,世称绝唱,垂名千载。自实行全国统编教材以来,这两篇就被编人中、小学教科书,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经多次重编,这两首诗均未被淘汰。九年义务教育五...  相似文献   

14.
《太原大学学报》2020,(6):73-84
唐诗五绝《登鹳鹊楼》存在很多异文,包括诗题、作者及正文。基于大量的考证以及对该诗所有异文作了辨析,可以断定诗题不是《登鹳雀楼》,作者亦非王之涣。最早收录《登鹳鹊楼》的《国秀集》等诗选署名朱斌,《明一统志》等大量史志载明作者为朱佐日,而包括墓志在内所有关于王之涣的史料均未提及这首诗。另分析认为,朱斌和朱佐日应为同一人。  相似文献   

1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少年朋友,你一定会背诵唐代著名诗人王之焕《登鹳雀楼》这首千古绝唱吧?可惜鹳雀楼毁于元初战火,楼废景失。鹳雀楼故址在山西永济古蒲州城郊黄河之畔,始建于北周,楼体壮观,结构奇特。因其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唐宋之际即为河东胜景,历代名流留诗者甚多。 1993年,江泽民同志到永济视察,曾手书这首诗;2002年2月,他又专为即将修复的鹳雀楼题写了楼牌。  相似文献   

16.
郑春霞 《家庭教育》2013,(11):40-40
登鹤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7.
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著名绝句——《登鹳雀楼》.仅仅二十字,从天上写到地上,从西山写到东海,包罗宇宙,气象万千.既有文学的夸张,又含有科学的真  相似文献   

18.
唐·王之涣写的名诗“登鹳雀楼”,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佳作。尤其是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催人进取的精神和“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因此,它百读不厌、历经不衰,是旧词新用的典型。若要问“鹳雀楼”的“雀”,到底写作“雀”,还是写作“鹊...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听一位语文老师讲唐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他先把这首绝句翻译成下面这样四句话:白色的太阳落山了,黄河向东海流去。想要看清千里以外的景物,那再上一层楼。然后,吩咐同学读,读后就是抄  相似文献   

20.
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有一首诗《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很多人都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作追求理想的座右铭.其中“千里”泛指远处,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从数学的角度考虑,要在一幢楼上看到1000里之外的景物,这幢楼至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