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道德发展历程是"从私德到公德"的过程,我国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理念理论上应达到"公德"阶段,因而应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各种因素,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水准和综合素养,打造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当前公共生活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提升影响深远.是否认可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提升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在厘清公共意识和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德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公德素质普遍较低是当前大学生公德素质的现状,学校公德教育缺失、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等媒体对大学生公德素质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切实开展学生公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公德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提供公德实践活动平台,完善高校公德奖惩机制等,是改变大学生公德素质现状的有效对策,对提高大学生公德素质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园公德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出发研究校园公德,阐明大学生公德现状和缺失原因,从学校、社会、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校园公德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科学而理性地审视和判断当今文化领域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已成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也是软实力竞争中未来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们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审美公德由此应运而生,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一项崭新而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审美公德存在于文化空间中的价值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现状,积极探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审美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教室涂鸦是公德缺失、人文素养缺失、监管缺失的表现。大学生有人是非不清,公德意识不强,文明素养不高。接力教育、创新管理、对症施治、严格监管可治涂鸦顽疾。直面涂鸦,教育要行动起来,集聚校园环保正能量,大学生要有责任和担当,思政教师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是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最基本的、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应当从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勇担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素质做起,从剖析和透视大学生公德现状和公德教育现状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大学生公德的缺失问题,并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大学生公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公德素养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道德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提高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公德心理与成长环境的思考》(汕头大学陈莫添文)文中认为,造成部分大学生公德心理畸形的情况,既有大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大学生成长环境的诸多客观因素。主观原因:一是这部分大学生社会成熟度较底,个性社会化缓慢,虽然年龄在增长,但其道德、公德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公德素养是良好公民素质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依托品德与社会课堂培养学生公德素养,是学校公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之一。"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性的、基础的群众机构。"社区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  相似文献   

11.
高玉平  邱谨 《陕西教育》2009,(3):11-11,13
守公德讲文明是一个民族良好素质的体现。高等学校应有意识地培育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大学成为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的辐射源,以重塑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应重公德轻私德,厘清公德与私德的界线。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对私德和公德的概念及辩证关系进行分析,指出高职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完善私德促进高职生社会公德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以大学生公德为研究视角,揭示了大学生的校园环境卫生意识淡薄、校园公共秩序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爱护公共财产、校园人际交往的"自我化"等校园公德缺失的现状。并从学校、社会、学生群体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校园公德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校园公德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志强 《教书育人》2010,(2):99-100
新时期社会的变革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荡,人们的道德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情况也反应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社会责任感淡薄、公德素养较差、认知与行为脱节、求职和学习中比较急功近利等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生除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在道德品质上也应当高人一筹。但是近年来中国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滑坡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公共道德方面,素养普遍偏低。分析当前大学教育中公德教育缺失的原因,掌握青年人的思想状态和性格特征将是在大学阶段推动和深化公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公德意识与行为的现状,证实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和行为与大学生就读的学校类型、学历层次、性别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缺失社会公德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伦理思想、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缺陷、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等。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现状与不足,指出在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公共空间El益扩张并且传统道德偏重私德的现实历史语境中,大学生公德教育亟需改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文章提出,公德教育必须注意两个层次的问题:公德规范与德行动力,即“知”与“行”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接受公德规范与激发践行规范的精神动力,需要立足理性、情感与效益三条有效路径,并对这些路径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德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因而它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传播和践行社会公德的有生力量,其公德意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和科学发展进程.文章基于高职高专生公德意识现状分析,就如何激发和维系高职高专生公德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网络情绪型舆论是指一种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或受外界不良信息刺激,网民在网络上散布的一种片面的、偏激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作为网络舆论的存在样态之一,网络情绪型舆论对大学生社会认同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政治认同感及公德认同感的消解上。开展媒介教育,积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是网络情绪型舆论中大学生认同感反消解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