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境,就是人们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活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词语出现的上下文,话语的前前后后以及语言交际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的身份、遭遇、心情等等,都属于语境的内容。语境分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前者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这是语言材料或言语材料自身所提供的语境;后者指说话的时间、场合、说话人、听话人、自然和社会背景,等等。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境在话语交际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话语理解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也是一种依赖于语境的推理过程。言语交际的目的就是听话人重新构建一个与当前话语信息相关的认知语境假设,使说话者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的信息一致。区分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它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交际双方根据现有的知识基础,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对认知语境进行不断地改变、调整或选择。从认知角度探讨交际与认知模式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话语信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人为了引导和制约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而选择的语言标记.这一语言现象作为一种制约手段在话语生成、话语理解和话语连贯性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境性与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运用语言和语言运用中的环境 ,任何言语活动都必定发生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并受其影响。语境性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绝对的、普遍的特性 ,语境性对话语的建构有极大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主观性客观地存在于说话人的话语之中。在言语交际中,使用让步复句也会体现说话者不同的主观性。在具体考察让步复句的主观性时,可以从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等三方面展开,选择不同的句式会体现出不同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6.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说话人传达给听话人的第一信息。在日常生活中,说话人必然经常提及或招呼到桌人,这时就要用到称呼语。虽然称呼语的使用受到社会规约的限制,但并非固定不变的,它具有高度的动态性,人们会根据实际的语言环境做出灵活的变换来顺应当时的语境。在双方身份、角色不变的条件下,说话人对同一对象采用了不同的称呼,即所谓称呼语的转换。本文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为例,从语用学角度分析了言语交际过程中称呼语的转换模式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句法上的歧义现象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语境中的歧义现象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语境歧义是在言语交际中产生的,是话语的语义内容和种种语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听读者的结果。外显性语境有一定的限定性,内隐性语境有较大的自由性,因而后者比前者对语境歧义的影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境认知的角度分析了误解产生的原因.从语篇语境,背景知识语境,情景知识语境,熟悉程度语境和语境的补足与选择的语境认知不足出发,逐一分析,得出了误解产生的语境认知的推导模式:对同一句话语,说话人的语境认知和听话人的语境认知在两个层次上平行发展,没有发生交融,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不能交叉,交汇,从而就产生了误解.  相似文献   

9.
言语反讽是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常使用的反讽形式,从《红楼梦》的语料中可以发现,人物经常运用反讽话语的语境暗示来使其反讽意图得到听话人的理解.受人物共同背景知识的控制和调节,《红楼梦》中的反讽话语也受语境的限制,体现了一些重要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包括对交际策略和语言形式的选择.选择过程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这三种特性.在语言选择中要注意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的意识程度等四个方面的内客.在话语建构中,要运用语用模糊策略,顺应制度化权力和语境化权力,遵循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经济原则,并考虑到话语交际的相关性和得体性,建构适切的话语,进而达到成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交际互动中,说话者之间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言语冲突,而言语威胁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手段能够迫使或掌控听话人做出违背其意愿的行动,而权力在实施言语威胁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本文以警察与公民的互动为例探讨权力对冲突话语中的言语威胁的影响,首先介绍警察事务中的权力及互动的不平衡性,然后举例说明在警察与公民的互动中权力是如何对言语威胁的使用产生作用。通过警察与公民这一特定的机构语境,言语威胁的使用充分彰显了象征权力与语用权力。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指由于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不能正确地理解说话人所言话语的意义或其说话的意图,话语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表达方式不妥或表达不符合习惯,不够得体的失误。语用失误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及社交语用失误两类。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语用失误主要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和缺乏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造成的,利用网络、书刊进行大量地道的英语语料和文化的输入,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运用离不开语境,语境对言语交际中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是解释作用和制约作用。语境的解释作用主要体现在:语境有助于言语交际中指示语的理解、省略语的完善、言外之意的准确传达、歧义现象的消除。语境的制约作用体现在:情境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刻意曲解是一种语用策略,它是从听话人角度出发故意歪曲理解说话人话语的语言现象。本文以顺应论中结构对象顺应的理论为基础,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对刻意曲解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由于对话语的命题没有给予应有重视而出现一定的不足,那就是直接和间接言语行为区分的条件不充分;还有对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区分和定性也没有做出应有论述。结合命题、用意和言语行为规约性的条件就可以厘清这些理论问题,即:直接言语行为就是话语的命题和用意无论在字面还是在语境都是相同的,间接言语行为就是话语字面的和语境的用意有差异;规约性发生话语的结构层面,所以特定话语的字面和语境命题的关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规约性无关。  相似文献   

16.
阐释语用学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该理论对话语误解的实例进行分析,指出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说话人的话语明示性、听话人的话语推理过程以及双方认知环境的一致性,以此实现减少或避免话语误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境较于传统意义的语境涵括了认知因素.具体到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则更关注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认知心理状态.从这个角度分析交际失误的原因,希望对消除交际误解、扫除交际障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静态的语境观未能系统、充分地揭示出语境问题的全貌,不能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实际心理状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阐述了语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动态性。并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阐释了关联理论框架下动态的认知语境观分别与话语关联、话语理解之间的关系。这种动态的语境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交际中的语境动态特征以及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这对语用学的研究和提高人们的言语交际能力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语言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语言教学领域中,语用学理论体系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教学话语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以赛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使用间接语言的例子,发现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在英语教学语境中的运用,从该理论的角度思考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从而为外语教师提供外语教学启示,进而帮助外语学习者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例,借助概念隐喻理论和关联理论,融合认知与语用视角探讨中国政治话语隐喻的运作机制及语用功能.研究发现:中国政治话语隐喻在认知语境的制约下,使得源域的相关概念选择性地映射到目标域中,听话人借助语境进行语用推理,在政治话语和政治语境假设之间找到最佳关联,进而推知隐喻背后所传达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