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现代中国文学的不同创作路线,没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像鲁迅那样,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坛,甚至“先锋派“们.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位作家像鲁迅那样无情地鞭笞了自己民族的弱点?又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向着自我的心灵提出挑战?鲁迅这种无情地解剖别人与解剖自己的精神,对于一向自满自足的民族来说,是何等的震撼!鲁迅一直被推崇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山祖师.尽管人们曾一再地试图超越他,但历史仍把作家们抛在鲁迅既有的精神轨道上.……  相似文献   

2.
杨梅 《成才之路》2010,(19):74-74
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普通农民的作家。鲁迅与农民存在着深刻的血缘联系,少年时代的乡土生活经历进而成为他的精神气质,让他形成强烈的"农民情结",使他不可避免地保存着某种农民因素。这种因素进而转化成无意识的创作倾向,也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中,把他最真挚、最深厚、最热烈的情感倾注到农民身上。他饱蘸同情的笔墨,写出了农民在重重压迫下喘息的苦难。  相似文献   

3.
巴金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小说语言,作为其创作风格的一个基本方面,显示着独特的抒情气质。热烈、明快、流畅、秀朗,具有音乐美、形象美和朴素美的艺术魅力。 狄德罗曾经宣称:“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巴金是以抒情作家著称于世的,他的抒情真挚强烈亲切。反映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其独特之处在于:他不象鲁迅具有冷峻深邃的审美理智,善于把热烈真诚的感情炽火深藏在峭拔、洗炼而不乏幽默的笔锋之下,语言是含蓄遒劲的,包蕴着博大而厚富的思力和情力,紧紧地牵动着亿万正直善良人民的心魄。他也不象冰心,具有安雅娴静的气度,善  相似文献   

4.
唐弢同志的《琐忆》一文,是一九六一年为纪念鲁迅先生八十岁诞辰,应外文出版社之邀而写,刊载于同年九月号英文杂志《中国文学》上。作者唐弢,原名唐瑞毅,现代作家,著名评论家,鲁迅研究家。他在三十年代做为一个文学青年,很幸运地结识了鲁迅先生,曾亲身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鲁迅精神的熏陶。由于他是怀着敬仰和热爱的感情写了这篇回忆文章,因而使我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  相似文献   

5.
尽管姓名在人际交往中只起到一个符号作用,但中国人取名还是有讲究的,作家给作品中的人物命名更不例外,一般都要赋予特殊的含义——或带有纪念意义,或带有感情色彩,或显示美好愿望,或显示个性特征,《孔乙己》中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鲁迅先生给他取名为“孔乙己”,看似信手拈来,“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坛上,鲁迅和郭沫若如“春兰”“秋菊”,各领风骚。两位性格、气质不同的作家却有着极为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曾学医扶桑,也曾弃医从文。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喜欢野史笔记,爱好民间艺术,少年时常随母探省,得以和农民及其孩子接近,了解农民的生活和思想,“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这对鲁迅一生的思想和创作有深刻影响;而父亲的病逝,家境的衰落,他更深切地体味到社会的势利、冷酷。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一个殷实的家庭,母亲成  相似文献   

7.
蒋牧良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对鲁迅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但在文学创作上奉鲁迅为导师,而且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人,做事。他将鲁迅先生奉为终生的楷模,承继他的精神和遗志。他是鲁迅先生的虔诚守护者和追随者。  相似文献   

8.
对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人永远是最高的原则。正视死亡,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的生存哲学。在“死”的阴影面前,鲁迅的“赶紧做”是对生的留恋,也是对死的抗争。鲁迅对人的思考是以生命为本位,因此对中国在几千年极权统治下的屠杀、暗杀与酷刑问题特别注意,对害着革命热的中国问题也有独特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死亡,鲁迅抱着明知是“坟”还要“走”下去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过客”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有着内在的契合与神会。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生于农村,一生都在为农村、农民而辛勤写作。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赵树理一生“抛砖引玉”,扶持了不少文学新人,不少青年“站在巨人的肩上”而走上了文学道路。在今天这个多元与断裂的时代,农民是很难挤入主流话语的,农民依靠“泥杆子”传达出的声音是很微弱的。时代呼唤像赵树理一样的文坛老圃,扶持更多的农民作家成长。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今天多元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历史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呐喊》和《彷徨》里,鲁迅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艺遗产表现手法的特点,又吸收了世界进步文艺的创作经验,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扬弃,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下面分几点来谈谈:一、主题的深刻性.鲁迅对于小说的创作,历来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他的小说正同他的战斗的杂文相似,锋利而切实.鲁迅从小就同农民的孩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从农民毕生受着压迫的痛苦生活中,感到阶级压迫的残酷.同时,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教训,加深了他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深感中国反动势力盘根错节,必须进行韧性的战斗.这种思想反映在他的小说创作上,就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比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有不可比拟  相似文献   

11.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的型”为标准,从人格与文格互释的角度解读鲁迅,超越了同时代人对鲁迅的评论。他从内容与形式糅合的角度解读中国绘画,从而证明了“感情的型”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阐释力和普适性的艺术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思想最重要的内容和最鲜明的特色。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人民,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他的思想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鲁迅不大从事抽象理论的思辨探索,他无意建筑自己理论体系的高楼大厦。他同时是革命家、文学家,他运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和方式,为革命事业服务。他的思想,体现在他一生所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大量的杂文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4.
长期的土地私有制,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较为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剖析、观照"农民意识"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一种鲜明而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观念.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了解农民的作家,他们塑造的一系列农民形象,构成了民主革命以来中国农民命运的发展史和灵魂演进史.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分散在各个乡村的农民群众。因此,农民的经济状态和生活水平,就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我国的不少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创作出一大批农民题材的小说。从而使当代文学紧紧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农村生活图景。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农民建国后所走过的曲折坎坷的道路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变化轨迹。通过文学这面镜子对现实的反射,从而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农村,认识农民,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当代著名的农民作家高晓声曾这样说:“要让我国各阶层的人民,都了解农民的状况,我国是一个有八亿农民的国家……必须谈谈农民这本书,才能知道我们能够做什么,步子应该怎么跨,速度怎样才算快,才晓得什么叫正确,什么叫错误。”为此,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中国农民解放后的灵魂裂变,了解他们是怎样逐步地改变着封建制度所造就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怎样从极左思潮的愚弄中摆脱出来,终于艰难地踏上了新生活的里程,揭开了中国农民生活历史的新的一页。 一、从奴隶到主人的觉醒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早在  相似文献   

16.
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洁白的雪,飘舞的雪,受到无数中国人的喜爱;雪又是文人笔下的宠物,她有时承载着作家丰富的感情,有时担负着某些特殊使命。鲁迅先生在他的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在文学作品中开始出现城乡劳动者,但多数作者注意的仍不是工人和农民,而是知识分子。鲁迅则采取了与此不同的态度,开拓更有新意的题材。鲁迅是熟悉农村社会,了解农民生活的伟大作家。农民问题是鲁迅注意的中心,描写农民的作品在鲁迅的小说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和鲁迅作为革命民主主义作家的地位正相适应。农民问题是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就其本质来说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土地为主要关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较为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描写、反映农民命运,剖析、观照“农民意识”成为了中国现当代历史上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学现象和化观象。而鲁迅、赵树理、高晓声则是最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家。三位作家塑造的一系列农民形象,恰好构成了民主革命以来近百年中国农民命运的发展史和灵魂演进史。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自尊心特强,他一生都在全力护卫着这份尊严,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了一生。鲁迅的心灵也格外敏感,种种世态人情,都会波及他的感情,甚至造成伤害。自尊而敏感的性格,使鲁迅成为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也使他的人生总是动荡不安。但鲁迅的自尊,不是出于个人名利得失上的自尊,而是建立在人格的尊严乃至民族的尊严基础上的自尊。他的敏感不是那种自我封闭式的神经过敏,而是一个赤子眼里揉不得沙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那被郭沫若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