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2006年1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智联招聘网站联合推出了2006毕业生就业状况大型调查。调查样本覆盖了12个大中城市的12463名大学毕业生和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120家大中小型企业。调查中关于“在个人素养方面,您最不喜欢的是哪一方面?”83.6%的雇主选择了“不诚实”。2005年12月27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根据这项调查报告告诉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雇主最看重实践和诚信。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41-141
近日,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183;时空调查”联合智联招聘发起的“就业力——2006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薪水期望值略低于雇主标准,海归并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3.
李莉 《河南教育》2007,(2):36-36
新华网报道.在2006年12月10日召开的大学生就业诚信维权论坛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布了(2006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在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后月平均工资超过3000元。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近几年来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出现的种种“诚信”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政策     
《教育》2006,(2)
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2005年12月8日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作为2006年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截至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调查还显示,农学类专业的就业水平最高,达78.38%。曾经被打入“冷宫”的农学专业竟然力压计算机、管理等热门专业,一跃成为了就业的“大户”,这可是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镜。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F0002-F0002
4月11日—12日和4月18日—19日,2006年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先后在江苏徐州和湖南长沙召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副巡视员张浩明出席并发表了讲话。会议在充分肯定了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后,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会议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机遇难得、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号召大家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2006年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主动性,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还就各…  相似文献   

8.
据《纽约时报》2010年5月21日报道,与2009年相比较,美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好转。或许这种好转的局面大部分要归因于2009年是美国历史上就业形势最糟糕的一年。全美学院和雇主联盟(the National Association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最新的调查显示,2010年美国大学生的就业率比2009年提高了5个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7年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的美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和北京大学调查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从而提出有关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思止 《神州学人》2006,(5):44-45
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有关文件表明,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东部就业空间的紧缩。3月10日,国家人事部又印发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的通知》。这份根据各地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得出的“2006年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无疑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对于想在今年回国就业的留学人员来说,…  相似文献   

11.
’99广东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3月10日、12日,在广东省高教厅支持下,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先后举办了1999年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借此机会,省高教厅毕业生就业工作处、中山大学学生处、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处及中山大学高教研究所联合组织了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以期为高校教学、管理、就业等各项工作的改革提供客观依据。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参加1999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供需见面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本次调查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问卷”两部分,旨在…  相似文献   

12.
如何构建诚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已一去不复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市场导向呼唤建立诚信的大学生就业体系。政府调控应从宏观上制订有关政策,完善有关制度,建立诚信机制,用制度保证大学生就业体系各个环节的诚信。毕业生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学校的诚信是建立毕业生诚信就业体系的保障,用人单位的诚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公平公正的保证。只有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新闻视窗     
英国放宽海外理工毕业生就业许可范围据了解,英国内务部近日完成了下半年针对海外留学生的“理工科毕业生就业计划”(The Science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 Scheme,简称 SEGS)的意见收集工作,并对该计划做出若干调整,新的SEGS 计划增加了符合条件的理工类毕业课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方案修改便是在名单中加入了计算机/IT 行业的课程,主要受到本次计划修改影响的是2005年5月1日至2006年4月30日期间的海外应届毕业生,在2005年4月之前的毕业生则不受新计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为了参加这次招聘会,我们提前从省外赶到昆明,投了简历后,感觉很好。”2006年1月19日~20日,3万人左右、380家招聘单位参加的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昆明体育场召开。据云南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陈永进老师介绍,为了切实做好2006年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的就业工作,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双向选择”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更好地营造渠道畅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毕业生就业氛围,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分就业,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做了许多准备工作。据悉,2005…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2006届毕业生就业观念,求职意向,择业观以及择业的状况及问题,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工作,招生与就业处于2005年11月对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及对象本次调查采取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的问题采用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按顺序和影响程度依次选择)两种方式来回答,并兼有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针对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期望、途径、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32个选择题和一个开放性问题。调查对象为我校2006届本科毕业生,除计算机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人文学院和软件学院提前进行调查没有使用该问卷外,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频频出现诸如求职材料造假、违约、虚夸能力隐瞒缺陷、依赖父母、缺失责任和诚信意识等各种形式的就业行为失范现象。已有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失范行为的产生源于“社会的大环境”和“扩招”等。笔者认为就业失范行为根源在于毕业生就业选择和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等外部环境在心理、制度、规范等方面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在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相关制度尚未健全,加之管理环节不到位,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就业诚信缺失问题尤其突出。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雇主蓣期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结构进行研究,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以期分析雇主预期的能力结构与大学毕业生主观认知之间的契合度。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认知跟雇主预期有着显著的差异,文中对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高校以及政府层面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雷杰能)“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006年6月30日上午,在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党总支,组织流动新党员在这里举行转正宣誓仪式。这是他们创新党员教育培养载体的新尝试。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就业代理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式多样化,流动性不断增强,因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日益增多。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了一年以上就业代理的大专以上应、往届毕业生中的中共正式党员达364名,…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5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最为重视的是“事业发展”,这与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于成功信念的追求是相吻合的;同时在“个人兴趣”和“薪酬待遇”方面也有一定的侧重,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对生活的现实态度但是选择“奉献社会”的比率却相对偏低,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奉献社会,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