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宇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4):62-66
微博具有更新快、双向交流方便等传统交流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以新浪微博为例,提出基于微博的学术交流过程模型,并分别从信息发布者和使用者角度对模型各部分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微博学术交流主体、微博学术信息内容、微博学术信息获取以及微博学术信息的评价和利用。最后,对微博学术交流进行总结,提出几点建议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新浪微博"时尚"标签下的用户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用户间以及整个新浪微博用户间的关注关系分别构建了"相互关注"网络与"共同关注"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微博中该标签领域的权威人物及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相互关注"和"共同关注"的网络属性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表征人气的粉丝数、博文转发数、博文评论数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对微博核心用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媒介即讯息"。该论断虽有"技术决定论"的嫌疑,但媒介技术的革新确实不断"优化"人们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简言之不同的媒介技术造成了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本论文属于量化研究,以当前应用最热门的社交网站和微博为分析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两者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同属于关系型的媒介技术平台是否因为功能设置的差异而造成信息在使用者之间流动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如何表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化媒体向日常生活的渗透,企业逐渐重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规划和策略。社会化媒体为传统企业营销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思路。线上关系网络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微博营销传播的效果。选取新浪企业微博发起的商业活动为案例进行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思路,可探索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效果的规律。研究发现:1.粉丝密度是考察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的重要指标;2.粉丝密度低,传播效果差;3.传播路径层级直接决定传播效果;4.KOL引流数量对于参与率没有影响;5.单纯增加粉丝数量的做法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微博营销效果之实证研究——以腾讯微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无疑是近年来网络传播最热门的话题,众多的企业把微博作为新的营销宣传渠道.然而微博营销究竟效果如何,什么样的微博内容最能满足企业的营销目的,目前还缺乏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腾讯QQ企业微博为分析对象,探讨什么样的文本组合最能起到改变受众态度的效果.结果发现广告类信息的态度改变效果不明显,反倒是非广告类的信息能够有效改变受众对企业微博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对企业品牌的态度.这对企业微博营销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为了解传统媒体微博与新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的差异,识别各类型媒体微博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以促进媒体微博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及新媒体微博各50个作为研究样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两者的信息传播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微博和新媒体微博网络整体均较为紧密,且传统媒体微博高于新媒体微博;信息在传统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较新媒体微博更为便利,信息转移效率更高,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更强;传统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在地位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新媒体微博中各类型媒体微博则相对发展均衡;新媒体微博权利更为集中,呈现两极分化状态,而传统媒体微博则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之下,政务微博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问政渠道,要想充分发挥问政功能,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在实践中的问题。以人民微博为例,政务微博中存在建设热、发布热、娱乐热和群落热等几个突出特征,同时存在运用冷、听取冷、务实冷和制度冷等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将运用、听取、务实和制度等几个问题解决了,政务微博才能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真正有效的问政渠道。  相似文献   

8.
郭雯 《新闻世界》2011,(6):94-95
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指出,现代社会已经真正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近些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谣言渐渐成为了"风险社会"的重要风险源。2011年日本地震后,中国发生了全国抢盐风潮,罪魁祸首便是被疯狂散播的"碘盐防辐射"谣言。在此谣言的散播过程中,微博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结合风险社会理论,对微博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的正负两面效应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采用链接分析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好友链接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好友共入链、博主共出链、博主一好友互链等角度深入探讨了科学网博客虚拟社区内基于好友链接关系的学科间以及学科内部直接或间接的知识交流情况,以期对学术型虚拟社区内学术共同体的发掘、知识交流网络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引导促进机制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述了信息交流的概念并强调其在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现实意义,然后以北大中文论坛的汉语言文学版块为例,借助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分析了该论坛参与者的中间中心性以得出核心发帖群体;同时,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来发现该论坛的核心主题。  相似文献   

11.
赵予 《新闻世界》2012,(9):149-151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对微博名人的概念、微博名人的角色扮演、微博名人带来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微博名人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2.
马妍妍 《新闻世界》2013,(5):185-187
"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最早由Donald Horton和Richard Wohl提出,旨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特点,并试图解释其与一般的社会互动之间的差异。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建构社交媒体的"准社会互动"形式,得出新浪微博用在场感、参与感、熟悉感和仪式感来达到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微博现已成为博物馆树立形象、信息公开、公共服务、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文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理论及其特点,在网络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内100家一级博物馆新浪官方微博平台应用的现状,并试着从非正式学习理论的角度,阐述利用微博搭建博物馆非正式学习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通过非正式学习的视角,给出博物馆微博内容具体建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杨琳 《今传媒》2012,(4):39-42
名人用户与草根用户的微博使用情况不尽相同,比较二者在微博内容上的传播效果差距是向"微博实现乌托邦"的观点提出质疑,用于分析的数据资料验证了微博传播平台中确实存在草根用户与名人用户之间的使用效果鸿沟,而且这种群体之间的鸿沟呈现一种共长的形态。以新浪微博为例,其中经实名认证的名人用户超过2万,仅占总数的0.04%,普通草根用户是微博的主要消费者。但是,草根与0.04%那部分用户之间的鸿沟却是无法逾越的。  相似文献   

15.
选取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探究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分别从微博基本信息、使用状况、问政互动状况三个方面对新浪微博的624个政务微博进行跟踪考察,旨在对“微博问政”进行基于数据的、全局性的描述分析,探讨“微博问政”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指出我国当前“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2011年2月28日到2011年3月28日期间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366条微博消息,对"微博问政"进行叙事学研究。结果发现,"微博问政"的叙事总体上同其他微博叙事没有什么差别,博主北京市公安局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对话交流,主动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听取民众意见。其在"平安北京"的操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公安角色定位,能够使用平实的语言,主动公开信息,低姿态地进行问政工作,服务大众。同时,微博提供给民众更大的舞台空间,这逐渐影响到话语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微博推广实证研究——以杭州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推广的典型代表——杭州图书馆的微博推广状况进行调研统计,对其微博内容和推广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微博推广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倪玮 《报刊之友》2013,(10):48-50
本研究通过个例(新浪微博“billgates”账号),展现出个人微博产生的外交效果,发现名人微博有制造议题、引导舆论、构建形象等优势。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微博中人与人的关系量化,使用专业软件Ucinet和Rost进行数据分析,体现微博网络传播时形成小圈子,普通人置于圈外“围观’,_即“小圈子”和“弱关系”的缺点。此研究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证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就名人进行公共外交的优缺点进行案例陈述,实用性在于对名人如何更好地进行公共外交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吴滨 《新闻世界》2012,(5):105-106
随着互联网用户爆炸式增长,企业越来越注重网络营销,以小成本创造大奇迹,利用线上资源推广品牌,服务客户,因此企业微博应运而生。纵观现状,企业利用微博运营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本文以“神州租车”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从微博账号开设策略、微博指标、微博内容策略以及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企业微博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20.
从“围观模型”看交流困境——微博社会网络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看微博,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将微博中人与人的关系量化,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得出直观模型——微博“围观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微博整体网的基本特点:名人间交流频繁,形成小圈子;普通人置于圈外“围观”,与名人交流的愿望实质上无法实现;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有效交流也很有限。“围观模型”这一概念虽用来描述这一虚拟网络的特征,却也折射出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网络关系特点,体现了人们交流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