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做到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地培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的挑战。在此形势下,作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制之一,双导师制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各种要素组合结果进行权衡比较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决策进程考察入手,厘清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社会意义,探究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并轨的社会需求、并轨应坚持的标准及并轨过程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明确提出通过突出在职人员培养的主体地位、深化完善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切实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与权益、改进非全日制毕业出口和提升通道等手段,实现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深度并轨。  相似文献   

3.
自2016年开始实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考并轨政策以来,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已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主流.探讨了基于新政策实施三年以来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做好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了包括严格实行非脱产学习的人员才能报考、禁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间相互调剂、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权益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内涵和时代特征。2017年,第一批非全日制研究生开始招生,研究生培养单位对于非脱产学习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服务工作普遍缺乏经验,随着招生数的不断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已成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非全日制研究生特点,梳理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探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亟待规范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范和发展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构建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新世纪,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组织以及改革开放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早日规范和加快发展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终身教育、对“产学研”工作的深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制度和体系亟待规范与世界发达国家较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相比较,我国已初步形成层次结构、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人才,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互为补充。本文在对目前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确保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育模式探索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办公厅2016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为今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走向奠定了基调。统筹管理充分彰显出了当今研究生教育体系高质量趋势。本文基于统筹管理发展的要求,梳理了现阶段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新形式、新发展的对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培养方式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16年9月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依据国家要求,实行统一的招生和培养政策。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需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例,从培养、管理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培养出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管理及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对在职人员能力提升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为我国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一体化教育奠定了基调。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实际,通过对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土木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土木工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规范和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对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厘清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认为打破学生身份限制,规范非全日制培养形式,切实实施完全学分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对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首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释,指出大力发展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还对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行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行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提高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严把“四关”确保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研究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有层次性,既要发展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也要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占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较少,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能够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可以充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使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符合高等教育平民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对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完善,二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以形成多渠道投资、多方参与、高校自主办学与社会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格局。 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如招生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指出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提出了发展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淑卿  杨绍志 《文教资料》2021,(1):142-143,168
自非全日制研究生招考制度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引起各大研究生招生单位的重视。面对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并轨招生的改革,如何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怎样对生源结构进行优化,对地方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方向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普遍不够重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门工作队伍、针对性举措和健全的工作体系,严重影响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积极探索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集体中建立临时党支部,依托临时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入校;同时利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行业基础和工作经验,强化与全日制研究生的朋辈激励,有力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提供学位教育的终身学习。激发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活力具有丰富的意蕴:激发高等教育整体活力,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激发学习者活力,为创建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激发高校办学活力,提升高校育人整体水平。为此,高校要推进多种形式因才施选;育人要找到长效与短效的平衡;高度重视集体建设的育人作用;适应与引领变化要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常态;重视人才评价与项目评价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就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位、制度、发展、招生、教学、论文、文凭等进行简要分析;在对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规范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促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昶  陈思思 《科教导刊》2020,(2):19-20,24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了改革。为应对由"单证"转为"双证"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新形势,各培养单位应从积极组织拓展生源、制定科学的培养模式、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细化学生管理工作等几方面着手,应对新政下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在新形势下平稳过渡,稳中有升的发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就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位、制度、发展、招生、教学、论文、文凭等进行简要分析;在对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规范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促进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阐释 ,指出大力发展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还对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行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 ,同时根据现行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提高师范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