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新增加的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揭示出造成新增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是政府过度干预、社会及企业信用薄弱、银行信贷资产经营和管理不完善三方面造成的,并重点提出防止和化解不良贷款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量不良贷款是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特定时期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长期制约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因此,降低不良贷款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此,文章对实现降低不良贷款目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降低不良贷款提出了下列对策建议:加大对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金的投入,以进一步扩大剥离范畴;尝试运用非诉讼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银行信贷管理、社会信用观念等方面分析了不良贷款控制难的原因,提出了强化社会信用秩序、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信贷管理、依法依规多管齐下,化解银行贷款风险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严重,既有银行外部原因.也有银行自身因素。对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应从内外两方面入手。重塑政府和银行关系,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为商业银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是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内部责任制,进行有效法律规制也至为关键。解决不良贷款,不仅要注意存量,更为重要的是解决流量,从源头上着眼。  相似文献   

6.
大量呆、坏帐的存在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变得极其脆弱,并蕴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因此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迫在眉睫,目前风靡全球的金融工程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于是笔提出了上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社会信用缺失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用缺失,集中表现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大阻碍。本文在深入分析社会信用缺失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建辉 《考试周刊》2013,(44):195-195
清收不良贷款,盘活现有存量,组织更多的信贷资金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经营活动。但是,不良贷款居高难下的现实严重阻碍着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已经成为农信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降不良防风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承担了高昂的改革成本,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其自身改革进行得非常缓慢,一直没有实质性突破。2004年初,中央银行动用450亿外汇储备注资建行和中行,由此掀起了全面放开银行业务前的新一轮大规模的银行业改革。然而仅靠银行业的自身改革还远远不够,只有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内部体制改革与银行外部体制改革同时进行,才能最终保证银行业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不良贷款问题,据权威机构的统计,90年代中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在以每年2%的速度高速递增。虽然近两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下降,但不良贷款仍然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其消极影响,力图从法律角度找到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清收转化不良资产是目前商业银行工作的重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通过对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指出了转化清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仍将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庞大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原因,然后从不良贷款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着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存量盘活与增优化双管齐下,才能逐步解决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合理地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正备受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这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所引起的经济动荡,正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着手研究如何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有效措施,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问题也同样严峻。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庞大,"不良"比例高,其形成原因复杂,外部原因主要是存在国家政策、政府行政干预、借款人自身因素等;内部原因主要是:贷款及收款的关系化、人情化、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等。降低银行不良贷款关键是健全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科学的信贷机制。从剖析我国现阶段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缺陷和所处的环境将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中面临一定困境,促使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呈上升趋势,如何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该文就此问题指出,造成这种现象既有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银行内部管理方面的因素,对如何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结构、化解信贷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池州市政府金融债务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及对金融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政府金融债务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良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银行业清理其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的创新方法。启动国内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关键不是信用地级,而是结合债转股,实现不良贷款现金流的再生。此外,还要构建国内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体系,发展金融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接着针对这些现状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最后在上述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治理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现象,一直是困扰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难题,而不良贷款的形成,有它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银行的体制因素和外部形成条件等方面入手,从制度上进行创新,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从根本上扭转银行营运管理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影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信贷风险因素,着重从政府、企业和银行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