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文莲 《成才之路》2011,(28):24-24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及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研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谈谈本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高度重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古人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质疑论争,并从中学会求异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笔者听了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闽老师的神奇的升力一课,感到受益匪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刘老师创设质疑的情境,层层设疑,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相似文献   

7.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笔者听了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闽老师的“神奇的升力”一课,感到受益匪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刘老师创设质疑的情境,层层设疑,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在质疑的情境中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 :“学贵有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 ,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 ,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可见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培养师生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质疑的勇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是思维的动力 ,兴趣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丰富 ,变得活跃 ,尤其是初中生 ,正处于创新才能的闪光年华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9.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笔者听了第五届全国青年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刘闽老师的"神奇的升力"一课,感到受益匪浅,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刘老师创设质疑的情境,层层设疑,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在质疑的情境中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一、鼓励质疑.发挥创新潜能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有同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挥潜能。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学生提出“战士离敌人这么近,而邱少云身上燃烧发出的浓重的棉布焦味,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由疑而思,由思而断,追根寻底,释疑求真,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创设质疑情境,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相似文献   

13.
质疑是探求物理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开始。如果老师在物理课上能够创设精巧的质疑情景,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生活中,经过不断地探索、调整、归纳、总结,整理出一些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浮力"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创设质疑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曾惠 《教师》2012,(33):61-61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即“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质疑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不会质疑,没有问题意识.对问题缺乏敏感性的个体是缺乏创造性的。教育者肩负着培养具有思想的一代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学有所思、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我们在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习惯。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一、引导学生质疑 ,鼓励独立思考“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 ,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进一步说 ,疑是创新的开始 ,也是创新的动力。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 ,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过程 ,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的前提 ,没有独立…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阵地,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质疑,能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新意识的唤起,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因此,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了研究、探讨。实践表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主释疑,学生的头脑灵活,敢想敢说,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是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  相似文献   

19.
余红 《语文天地》2015,(5):47-48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创新因素,多角度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具体做法如下。一、鼓励学生读书,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中蕴涵着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借助教材内容,引导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促使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具体做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曲继红 《河南教育》2005,(11):40-40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这也许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科学发明与创造无不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的。而从有疑、释疑到创新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胆质疑、勇于解疑、有所创新,是科学研究者的一种宝贵品质。那么,如何在创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芽第一,要教育学生敢于质疑。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中的知识或前人的结论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如果只是停留在前人的理论阶段,那么科学就不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