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近代化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观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共发表相关论文七十多篇,特别是1998年8月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将戊戌变法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以往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多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相似文献   

2.
3.
18 98年 6月 1 1日 (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 ) ,清光绪皇帝采纳康有为等维新的倡议 ,下定“国事”诏谕 ,宣布决策 ,实行维新变法。“四千年拨旧开新之大举 ,圣谟详之 ,一切维新 ,基于此诏 ,新政之行 ,开于此日。”① 变法新政进行 1 0 3天 ,至 9月 2 1日 (八月六日 ) ,西太后发动政变 ,囚禁光绪帝 ,逮捕杀害维新人士。谭嗣同、康广仁等六人为新政殉难 ,喋血京都菜市口。戊戌变法被扼杀。这一曾经震撼中外的清朝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至今已过一百周年。回顾这一段历史 ,可以得到如下重要启示。第一 ,变法也是一场革命。戊戌变法要“变”的核…  相似文献   

4.
继 1 991年纪念辛亥革命 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 ,辛亥革命研究又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这十年中 ,由于该次会议和 1 99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 1 3 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推动 ,辛亥革命研究曾掀起了两次不大不小的高潮 ,出版了若干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发表了一批有水平的论文 ,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探讨取得了新的进展。在进入新世纪之时 ,回顾上个世纪最后十年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有益于今后对辛亥革命的更深入研究。一2 0世纪 90年代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是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这十年辛亥革命研究的新进展主要表现如…  相似文献   

5.
关于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现行教材中的某些叙述容易引起师生的误解。本文详尽阐述了戊戌变法运动兴起与失败的根由,以纠正现行教材的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是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结束近六十年之后,第一次深刻的、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然而,这场本应是顺乎天意民愿的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文章通过分析维新派在变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的表现,使我们能全面地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历史教学,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很容易混淆两者之间的一些概念,有必要将这两次运动放在一起讲,这样就可以减少知识点,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可以突出时代的特点,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简明.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夭折后 ,对于那场旨在改良中国政治 ,挽救民族危亡的变革运动 ,作为当事人的梁启超在不少论著中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从变法起因 ,政变原因 ,救亡道路 ,维新思想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思考与分析。通过对梁本人的这些反思内容的研究和分析 ,无疑不但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的真实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变法运动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 ,可为探索改革之路的一般规律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东西 ,为现实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时期的严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时期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至 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 )的三年时间 ,严复正在天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校长 ) ,对他来说 ,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可以说是他的黄金时期。就在这三年里 ,他翻译了多部西方资本主义的名著 ,并发表了许多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论文 ,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以英国为研究对象 ,学习富强之道 ,从事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制度的探讨 ,从而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鲜明的民主思想 ,于是震聋发聩 ,影响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代知识分子 ,他们先后拍案而起 ,在中国大地上演出了从维新到革命的一系列壮烈画卷  相似文献   

10.
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亚洲彼此一衣带水的两个封建国家分别进行了救亡图存、拯救国家民族危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分别走上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舞台。两个国家的改革运动,对本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发生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成败原因,警醒世人。  相似文献   

11.
张荫桓虽由捐纳出身,却凭借其过人的才干在官场中步步高升,由驻外使节而成为朝廷重臣,并受到光绪皇帝的信赖。他利用自己的西学知识影响光绪,促使其倾向变法,并向其推荐了康有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维新派的重要密谋。维新运动高涨之际,他频繁地被光绪召见,协助其进行改革决策,并积极地推行新政,对变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免遭物议,张荫桓策划新政总是居于幕后,但还是未能逃避杀身之祸,成为因变法而被处死的级别最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12.
荣禄作为晚清重臣,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并非一味地反对任何改革.相反,在练兵、办学、兴办工商实业等方面,荣禄都有一些顺应历史潮流的主张和表现.但荣禄的改革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全方位变法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荣禄成为协助慈德镇压维新运动最为凶恶的帮凶.而天津阅兵"兵变"一说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对荣禄在戊戌变法期间的表现应做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良还是革命──对戊戌变法性质的一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运动的主体、运动主体对现存制度的态度以及运动的方式、途径三个角度对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予以考察,提出了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社会学命而非社会改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戊戌文化是生存于维新变法时期,以维新文化为核心内容,以突出救亡图存为主题的,可与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文化相对抗的具有资产阶级文化萌芽性质的一种新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一种转型文化。作为转型文化,它的价值表现在: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完成了中国文化由传统的学术价值定位到社会政治价值定位的再造;采用激进的反传统手法,在变法图强的旗帜下推进中国新知识阶层的群体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但由于种种因素和原因,戊戌文化也存在着诸如粗陋与肤浅间杂、恋旧与求新并存、过重的尊君色彩等无法克服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两考》与戊戌变法相始终,但时人多指责“伪经改制”的负面影响。百年行过,再看《两考》与变法成败的关系,如果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话,我个人认为“成”大于“败”,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是中国社会在鸦片战争结束近六十年之后第一次深刻的、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变革。然而,这场本应是顺乎天意民愿的变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文章通过分析维新变法运动中改良派的分化阐述其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拉马五世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泰国在改革前具备了社会改革的物质因素、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以拉马五世为首的强有力的改革领导集团,并制定和推行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的政策策略路线及明确的改革方针。而光绪帝领导的戊戌变法在这些方面则与拉五世改革完全相反,致使其变法终归失败。这两次改革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在戊戌维新运动中,教育改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封建教育制度,同时也为我国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近代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根基,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我国由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