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最早接触到《出版广角》杂志,是在一家出版社的编辑那里,因为自己是独立出版人,所以更重视行业的动态和信息。仔细品读后,感觉跟美国的Publishers Weekly是同类的专业杂志,所以这几年几乎每期都阅读。一本杂志的成长和命运我认为除了有专业人掌舵,更重要的是杂志本身的专业性。《出版广角》就是这样的刊物,每期的"新观察"主打出版行业的新动态,这个栏目常常让我看到行业的前瞻性并深受启迪,是一个引领出版人认清趋势的栏目;而"专题"  相似文献   

2.
回音     
正刘思源:2014年春节,欣喜得知我的《千禧年,我拿到上海蓝印户口》一文获《档案春秋》杂志"我与改革开放——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征文三等奖。非常感谢这本杂志和编辑人员,让我等草民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并发表。Jimdrp:浙江出版社曾经出版过  相似文献   

3.
正1978年8月28日,时任《红旗》杂志文艺部副主任的柯蓝通知我:本社秘书长林肖硖同志要去看望周扬同志,借此机会,我们约请周扬同志为《红旗》杂志写篇稿子,谈谈党和文艺的关系问题。我当时在《红旗》杂志文艺部当编辑,柯蓝让我和他一起,陪同林肖硖前往,先只作礼节性的访问。周扬同志被"解放"之后,一直住在中央组织部招待所。当天晚上七点,我和柯蓝陪同林肖硖,驱车前往万寿路中央组织部招待所,周扬同志和他  相似文献   

4.
回音     
<正>@蔡中飞:《档案春秋》的文史类题材让人印象深刻,既然称为"档案",必应尊重历史史实,求真求实,方能够让人获得真正的知识。在这点上,这本杂志做得很好,望继续再接再厉,将其办得更好。@刘斌:阅读《档案春秋》能让人明史辩疑、抚今追昔,希望杂志能够越办越好,成为人们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  相似文献   

5.
商业世界需要良知资本问:20年来,从你执掌《中国企业家》开始,到发起创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再到创办"正和岛",以及《中国慈善家》杂志,你提出了诸多思想,包括"道成肉身""先问是非,再论成败""让成功与财富更有意义"等等。最近,你又独家首次提出"良知资本"。这其中是怎样的思想脉络关系?刘东华:对我来讲,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认知过程。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小文章,《每个人都能让世界更美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7,(12)
走近《税收与社会》文\孔明在林林总总的报刊里,我对一本杂志情有独钟,那就是《税收与社会》。当她还叫《西安税务》的时候,我因为写《税收史话》而闯进了她的世界,进而认识了她的创办者曹钦白先生。他是一位让人一见就想走近的人,所以我成了他座前的常客。几乎隔一...  相似文献   

7.
回音     
<正>许庆鉴:《档案春秋》杂志的"专稿""史传"栏目都很值得读,我很喜欢看。希望能更多刊登一些党史研究类的文章,包括人物类、战争类、政治类都可以,如能结合社会热点就更好了。徐崇伟:很喜欢杂志上关于"解密"类的文章,能够解答很多历史上被人所忽略或误解的问题,让人读后有种明白了历史真相的感觉,期待以后能够看到更多类似内容。藏梅钧:《档案春秋》杂志的版面和编辑都非常好,如果彩色照片能更多些就更好了。另外历史上外国友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曾做  相似文献   

8.
正《文汇报》副总编辑唐海先生去世已11年了。我深深怀念这位资深的报业前辈——引领我走进新闻工作的引路人。我最早接触唐海先生是在1959年,他当时在《解放》杂志任职,1957年一场"反右"斗争,他幸免于难,被"保护"起来。在《解放》杂志举办的一次作者座谈会上,他对我这个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热情鼓励有加,希望我为《解放》杂志写稿。我写了一文,很快就被刊用了。1960年,我被分配到文汇报工作。1962年,唐海回到文汇报担任领  相似文献   

9.
回音     
<正>张作光(山东):《档案春秋》是我最爱读的杂志之一,每期文章都仔细阅读。2015年第2期看到了《不灭的星火》一文后,我一口气读完,稍作休息又读第二遍,对老伴说:"要是能有一本《银幕荧屏一老兵·仲星火》这本书该多好啊。"老伴也说:我们这代人是看《李双双》电影长大的,李双双和孙喜旺是咱最崇拜的人了。在她表妹的帮助下,终于收到了这本书。所以,我和老伴特别感谢《档案春秋》,感谢作者老老夏,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刊》的记者来信,希望我写一写《万象》杂志背后的故事。我暗自一笑,因为正是在约稿前不久,我离开了辽宁,也离开了《万象》,不再担任这本小众杂志的主编。两件事情的偶然碰头,让我的思绪翻滚了好一阵子。《万象》是我从事出版工作28年间,亲手编辑的唯一一本杂志。现在,它离我而去了;不,是我离它而去了。我真的有些感慨么?  相似文献   

11.
1943年4月初,那年我19岁,离开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统治的北平,经西安宝鸡,翻越高耸的秦岭和险峻的剑门"七十二峰",到达"陪都"重庆。在那里,我几乎每天阅读中共中央南方局主办的《新华日报》、《群众》杂志和《大公报》等报刊,阅读了范长江、邹韬奋等人的文章和作品。随后又阅读了斯诺的作品《西行漫记》等,理  相似文献   

12.
陆琦  赵鹏 《新闻世界》2012,(9):240-241
英国的《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以睿智的语言,鲜明而充满争议的观点以及严谨的态度让其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成为世界闻名的高端杂志。本文从《经济学人》杂志版面语言,文本语言出发,分析该杂志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3.
羊年的惊喜     
邮递员送来了一沓杂志,我清理了一下,忽然看到“档案时空”字样。我有点疑惑,档案馆可没征订这样的杂志。打开一看,原来是老朋友《湖南档案》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名为《档案时空》,真让我感到一阵惊喜。 我是在5年前开始接触《湖南档案》的,那时我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镇里上班。在清理档案时,我  相似文献   

14.
何抒扬 《传媒》2012,(3):64-65
在北京的时候,我每个月至少要从报摊购买10种以上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北京科技报》、《中国国家地理》、《航空知识》、《兵器》等,这些杂志每本大约10元左右,总共花费不足200元人民币。然而到了瑞典来留学,我每月到报摊购买杂志的爱好就不得不"戒  相似文献   

15.
《当代传播》杂志走过了20年的历程,可喜可贺。从当年的《新疆新闻界》变成了没有地域称谓的《当代传播》,这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也是杂志成长的真实写照。杂志创办初期,我与杂志有过"对公"联系,但是当时《新疆新闻界》在国内新闻学期刊中影响力有限,我身处北京,距离遥远,较少想到给那里投稿,仅在1986年的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后来数年内除了几个学术会议的简讯,没有给杂志投过像样的文章。1995年以后,杂志走出新疆地域的限制,面向全国,逐渐赢得了全国新闻学界的关注。从那个时候起,我每年都在上面发表文章了,而且与杂志的几任主编工作上的联  相似文献   

16.
面对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发行量下滑,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了一项允许读者定制个人杂志的服务,以求让杂志重新焕发生机。这项服务将允许读者在登录《时代》周刊网站后,从《时代》及其合作者下属的杂志中挑选感兴趣的内容集结成“我的杂志”,并以定期接收电子版或者印刷版的方式阅读。  相似文献   

17.
谈起我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故事,就要先说说我与《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的故事。我与《中国地市报人》这份新闻战线上大名鼎鼎的专业杂志相识已经有六个年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工作上,它是我学习的智囊;在业务上,它是我进步的导师;在生活上,它是我品读的益茶。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一、如果说上期你们杂志是有较大进步,那我觉得这个合刊可以说是你们的一次大跨步了。首先是封面,醒目的颜色让我耳目一新,很有视觉冲击力。里面的内容,我最欣赏的是《中国通讯员调查》。这个角度很新,你们操作得也很到位。四川游华二、看了贯刊五、六期合订本中以特大号标题、图文并茂,长达十六页的《中国通讯员调查》专题报道,使我这个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并曾担任过通讯员,特约记者的人来说,感到特别亲切:当通讯员的初衷被列在"我当通讯员的理由"里,当通讯员的喜怒哀乐被你们进行"问卷调查"后归纳为"悲哀、激动、无奈、梦想",还有"十大报谈通讯员"可真的有点让我们受宠若惊了……我想,每一个当过或正在当通讯员的人,看了这组报道,都会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面对这份工作,因为我们对通讯员的工作意义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报刊图书     
《传媒》2013,(1):7
《台声》杂志创刊30周年2012年12月20日,《台声》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两岸各界的200多人参加了大会。在同时举行的纪念《台声》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台声》杂志社社长梁国扬表示,30年来,《台声》杂志坚持"反映台胞心声,服务台湾乡  相似文献   

20.
《财经》杂志高管集体辞职事件,虽让人震惊,但也在意料之中。笔者曾在一篇传媒评论中写道:"赵世龙、朱德付、朱学东、程益中的理想有多远?"这次轮到胡舒立等人了,《财经》的理想有多远?这确实值得籍此深刻地反思一番!中国更需要新闻,还是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