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9月7日是我国著名编辑家出版家戴文葆逝世四周年,宋木文先生写了三篇怀念戴文葆的文章。前两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编辑》和《出版发行研究》,本刊特发表其中第三篇和邵益文先生的文章,以缅怀这位编辑出版先行者。  相似文献   

2.
宋应离 《出版科学》2013,21(4):111-112
在中国当代出版界,提起戴文葆先生,无不众口一词称赞他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和著作家。先生于2008年9月7日去世后,回忆悼念他的文章频频见于报端。为全面缅怀记述展示他一生的编辑业绩,适值2012年10月当他90诞辰之际,人民  相似文献   

3.
今天打开计算机写文章来怀念戴文葆同志,心情很复杂。首先是非常沉痛,像人民出版社召开的戴文葆同志追思会上张惠卿同志所说,至今不敢相信戴老已经不在人世。另外,在心中由衷升起的更多的是崇敬。戴老是中国编辑界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为我们的职业作了注解,树立了一生挚爱编辑工作和高水平发挥编辑职能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1985年盛夏,我在杭州龙驹坞参加全国青年编辑培训班,戴文葆先生在那个培训班上为我们讲授《中国编辑出版史概略》。他渊博的学识与他幽默的语言、儒雅的风度同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北高峰下一座别致的山间小楼里,我第一次拜访了戴先生。当时,我已经知道他是我国编辑出版界非常杰出的编辑家,但他的平易近人却出乎我的意  相似文献   

5.
为编辑家树碑立传让社会了解编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编辑之友》1993年第1期“编辑春秋”专栏里十位编辑出版工作者热情洋溢的一组文章。适值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七十华诞之际,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在有关中国编辑史的研究中,不少学者指出,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编辑家。本期与下期连续刊载的《论“述而不作”——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史论之二》一文,即是侧重于编辑工作的角度,对这位中国“编辑工作者第一祖”(戴文葆先生语)的著名的“述而不作”思想的研究。作者稽考钩玄,探幽索微,系统分析了古今学者的有关阐述与评价,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出版自由”,最初是作为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中的一个口号提出来的。在当时,它的进步性体现于“资产阶级反对  相似文献   

7.
戴文葆同志生于1923年。他是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1946年,正值风华正茂的年岁,他出任了《大公报》国际版的主编,并为该报写社评。从此,开始了编辑生涯。四十多年以来、戴文葆同志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工作,现在是三联书店的编审。解放后,他一度受过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坎坷的道路并未磨灭  相似文献   

8.
论版权侵权与编辑责任王清编辑家戴文葆先生在论述编辑职业的性质时说:“编辑是一个脑力劳动者,传播知识,弘扬真理,探索未来,是他神圣的职责。”这个“神圣的职责”使得编辑成为人类社会信息、知识传播链中的神经中枢。编辑素质的高下,将直接影响信息、知以的完整、...  相似文献   

9.
张希玉 《出版史料》2012,(1):125-128,13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在1988年12月隆重推出一套编辑教学丛书,首次与读者见面的即有《编辑理论与实践》《编辑出版学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法》《编辑应用写作》《编辑实用汉语》《版权法概论》六本。这套丛书由伍杰、邵益文、戴文葆等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10.
张雅寒 《出版广角》2018,(12):82-84
戴文葆先生不仅在编辑史和编辑学上有深入研究,对未来编辑人才的培养、编辑活动的规范和开展以及选题策划等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给现代编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为编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戴文葆先生从事编辑工作已五十多年了,是我的前辈。他年届古稀,老当益壮。几十年来,他对事业的执着,对友朋的厚爱,对知识的追求,始终如一。先生的风范,是编辑界的榜样;先生的操守,是后辈的楷模。在编辑工作中,他总共经手编辑了多少种书,已无法数计,但他的编辑风格却使人难以忘怀。做过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书稿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说,文如其人。过去不曾体味其涵义,近读戴文葆先生著《寻觅与审视》(以下略称《寻》,引文只注页码)似有所悟。这部洋洋洒洒45万字的作品,展现了他昔日的蹉跎岁月,留下了他在扑朔迷离的人生之旅中,寻觅的足印和审视的目光。《寻》是一部文集,既蕴论文的机智,又涵散文的韵味,读后不累!初读的印象是,一个编辑何以能有大部的书面世,颇有耐人寻觅与审视一番的雅趣。循其行迹,他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  相似文献   

13.
已故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原住在和平里,与我相居为邻,楼上楼下。有段时间为了出版韩国知名出版人尹炯斗先生的《一个韩国出版家的中国之旅》事宜(尹先生请戴先生写序言),我常去他家,或他来我家,谈完工作就聊天。越聊我越觉得戴先生有满肚子学问,满肚子故事,当时我即生念头:等我有空闲时,一定拿支录音笔,带一个年轻编辑,一位一位地走访已近耄耋之年的老同志,乘这些老前辈思绪尚清晰时,  相似文献   

14.
编辑风采     
《中国编辑》2008,(1):F0002-F0002
戴文葆(1923-)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编审。194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系。1944年,在重庆担任公开发行的《中国学生导报》主编。1946年,出任《大公报》国际版编辑与社评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大公报》副编辑主任,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三联书店编辑部副主任,中华书局编辑,文物出版社、人  相似文献   

15.
吴道弘来信 编辑同志: 《出版科学》第4期收到。很为这个刊物的内容高兴。对你省主持策划之功,衷心感佩。 《出版科学》这一期信息和反映的面都很大。我和戴文葆同志都觉得正文字体是否小了一点(也许我们  相似文献   

16.
李晓晶 《出版史料》2010,(3):98-104
戴文葆先生病后离世远行,一年多来,他在出版社的许多老领导、老同志都沉浸在浓重的哀伤中;全国出版界与他相识相知的朋友们及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们也都沉浸在深切的追思中。戴文葆先生那忠厚正直的高风亮节、严谨勤恳的工作作风和数百万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射水纪闻》是戴文葆在逆境中所作的方志作品,更体现了他在特殊年代忧国忧民、尽所当为的品格。分析其跋语形式的评论可以看出戴文葆是一个勇于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对党和国家大事常有深入、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射水纪闻》意义特殊,需要给予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是一代文学宗师。他又是伟大的编辑家。他主办的《莽原》、《未名》、《语丝》、《奔流》、《译文》等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期刊出版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鲁迅先生作期刊编辑期间,显示了他对读者,对作者乃至对社会负责的高尚编辑道德,为后世期刊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风仪兼师友     
40年前,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一篇介绍《保卫和平》杂志中文版的书评,那时我正在学写书评,被这篇观点鲜明,引证巧妙和文笔优美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一口气读了几遍,留下难忘的印象。书评作者署名“郁进”。原来这位“郁进”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戴文葆。他从上海《大公报》调到人民出版社前后,他的学识才思和编辑功力,早就在  相似文献   

20.
1987年8月,我参加了书海出版社组织的“《编辑之友》学术讨论会”。那时我仅有四年编龄,和所有与会者都是初次相识,看到其他人大多是旧友重逢,好象有说不完的话,多少感到孤独。会议第一天,大家都巳进入会议室,戴文葆先生、吴道弘先生等人匆匆从车站赶到会场。从主持人安排的座次,人们对戴先生的敬重和戴先生的讲话中,我认定这位精神矍烁的出版界前辈是位知识渊博、事业卓著、受人爱戴的先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