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官办外语学堂。京师同文馆教学活动独特,师资配备较高,教学课程设置既传统又现代,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教学经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我国近代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考查了京师同文馆翻译出版机构和职位的设置情况,统计了其翻译出版的主要书籍,进而分析了其翻译出版活动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归纳了此项活动所具有的重要贡献和意义。文章指出,对于京师同文馆进行的翻译出版活动,应给予其在近世中国翻译史和出版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翻译出版社,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在图书翻译出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译书范围广、品种多,特色鲜明,并明确提出了“先章程而后议论”“审流别而定宗旨”“正文字以一耳目”“选课本以便教育”的翻译出版原则.译书院的翻译出版活动解决了南洋公学教学中教材匮乏的问题,为国家的“兴学”和“变法自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活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清政府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学校,标志着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正式启动,首开我国外语教育的先河.本文通过埘京师同文馆创立背景、嬗变过程的探讨,重在说明其对近代外语教育产生的首发作用及其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丹丹 《兰台世界》2012,(21):16-17
中国正式的英语教育始于19世纪60年代,1862年6月,隶属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为清政府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校,其办学之初,就拥有了一批优秀的英文教习。  相似文献   

6.
任娟玲  刘长亮 《兰台世界》2013,(16):133-134
<正>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始于清末,其翻译西书数量达200部,这样的成就在清末译介西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从1862年起洋务派开办了多所新式学堂,此时需要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教科文献,于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翻译西书。当时除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外,还包括北京同文馆、益智书会和"广学会"。北京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其创建  相似文献   

7.
郭建荣 《兰台世界》2012,(27):39-40
成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的京师同文馆,揭开了中国外语教育本土化的序幕,京师同文馆的创办不仅标志着一所真正的外语学堂出现在中国的国土上,更表明清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决心与探索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京师同文馆为我国培养出了第一批懂得西方文字、西方文艺的人才,在培养大量的外语人才的同时,不断对西方国家的书籍进行翻译,促进了"西学东渐"的进程,从而实现了我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两者有机结构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9.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丁韪良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后,对同文馆的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考察西方七国教育后,著成《西学考略》推介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京师同文馆践行这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晚清教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外语学校,是我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开端,京师同文馆建立后聘请外籍教师,构建雄厚的师资资源,采用"语法—英语翻译"教学法,培育了大量的外语翻译人才,满足了清政府外交翻译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在洋务自强运动的浪潮中,学习西语、西学逐渐成为开明士大夫的共识。创办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作为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产物,曾经红极一时。几十年间,它由最初的单一语言类学校发展成为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学府。随着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的惨败,京师同文馆也受到很大冲击。虽然京师同文馆对于西方的学习不断深化,但它始终是以“中体西用”的思想来规划整个教育事业,缺乏对没落腐朽封建制度和专制思想的根本性变革,最终难逃失败的宿命。但是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仍有创榛辟莽之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引言 中国的大学出版社(这里指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成立,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出版处.他们都翻译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图书.  相似文献   

14.
王永梅 《大观周刊》2011,(18):36-36
谭载喜教授编撰的《西方翻译简史》自1991年出版以来,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与欢迎,并于2000年重印。2004年,谭载喜教授对该书进行增订.用大量篇幅对当代翻译理论进行扩充,由原书中只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更新至21世纪之初的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现状。《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更能反映出20至21世纪蓬勃发展的西方翻译理论的最新面貌,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美平 《兰台世界》2016,(16):93-95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最早的新式外国语学堂,在其存续期间,在总教习丁韪良的领导下,开始了西学翻译运动,共翻译了三十余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京师同文馆开展西学翻译系由多种因素所促成,即基于现实、列强的考虑,课程教学、开启民智以及传播宗教等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中,一是要全面、系统地清理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二是要深入、系统地梳理西方的翻译理论。谭载喜教授的这部《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以下简称《简史(增订版)》)正是深入细致地梳理了西方翻译理论把我国对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工作推进了一步,对我国翻译学科建设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工作。此书的前身《西方翻译简史》于1991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和欢迎,并成为外语及翻译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或必读参考书,并于2000年重印。这次增订,更显其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可以说,该书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译学新著。  相似文献   

17.
孟超 《现代出版》2008,(2):64-68
引言 中国的大学出版社(这里指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成立,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出版处。他们都翻译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图书。从1949年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仅有所谓的“一个半”大学出版社:其中的“一个”是指1955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 1995年4月,A出版社与作者M签订了《普希金诗选》一书的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规定,作者授权出版社在合同有效期内,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图书形式为其出版《普希金诗歌精选》(暂名)作品文本的专有使用权.合同有效期内,出版社享有以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的专有使用权.付酬方式和标准:按国家稿费标准.新译诗歌每10行18元,旧译诗歌每10行12元.印数稿酬按国家标准.作品首次出版十年内,出版社可以自行决定重印.首次出版十年后,出版社重印应当事先通知作者.重印和再版后出版社应按上述约定向甲方支付报酬.合同还对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做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松  夏登山 《出版科学》2023,(2):97-104
自1858年《墨子》首次介绍到西方后,历经百年跨语际翻译出版,跻身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国代表系列丛书》《企鹅经典》《牛津世界经典》等西方权威经典丛书之列。《墨子》在西方的经典化离不开西方出版机构的大力推介。非营利性大学出版社主要面向专业读者和研究人员,强调译本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使得《墨子》更容易进入教育场域,获得主流意识形态认可,成为学院化经典。商业出版机构则在图书设计、营销推广等市场化运作方面更具优势,而且十分看重译本的可读性,因而极大提升了《墨子》在普通读者群体中的影响力,使其经典地位得以赓续。考察《墨子》英译出版史,重点分析西方商业出版社市场化运作和大学出版社学术性出版在其经典建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坚力量的出版界提升出版内容吸引力、国际竞争力、传播影响力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寿、徐建寅与中国近代科学引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泓 《出版史料》2008,(1):109-113
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强行划租界、建教会、开商埠。各种洋人、传教士、商人蜂拥而来,闯入中国沿海城市。清政府对此局面,必须展开“夷务”活动,遂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是建立了学堂,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如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3年);又如技术类学堂,上海机器学堂(1865年)、船政求是堂艺局(1867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