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夸张手法拍摄新闻照片,在西方新闻界早已习以为常了,然而在我国,除了上海几家大报近年来开始大胆经常刊用之外,在一般省市报纸的版面上仍难以见到。即便是在上海这样经常受到西方新闻图象“冲击”的新闻摄影界,对用夸张手法进行摄影报道而持怀疑态度的也还大有人在。有人认为:“把夸张用于新闻摄影是危险的。”有人提出:“夸张手法同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完全对立的,不相容的。”当然,摄影报道的真实性原则绝对不能违背!但新闻摄影的夸张手法是否与真实性绝对对立?二者可否通过摄影方式,转化为融洽和谐的  相似文献   

2.
王霍 《新闻窗》2005,(4):64-64
报告文学是新闻和文学交叉的边缘文体。报告文学有两个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新闻性是要讲求和遵循新闻真实的原则,不能虚构的夸张;文学性要求用文学的描写叙述手法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各种手法,去真实艺术的报道事件和人物。正因为真实性的存在,人们往往会忽视它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然而报告文学的表现手法需要既真实又艺术,如何把它的“审美价值”和“新闻价值”调和得恰如其分,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时间在推移,时代在变迁,生活中的新闻不断涌现。因此,新闻照片也就每时每刻在诞生。在难以计数的新闻照片中,那些好的、成功的新闻照片所反映的人和事物,总是令读者振奋、同情、喜悦、悲哀或愤怒。照片的这种激发读者感情的巨大的内在力量就是照片的感染力。新闻照片的感染力从何而来?它来自照片可靠的真实性和生动的形象性。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照片的灵魂,也是新闻摄影的特性。由于摄影记者必  相似文献   

4.
“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而新闻照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世人展示社会上发生的新人、新事以及新的动态,并以自身的形象性来揭示其间的美——以“至美瞬间”展示最有代表性的瞬间。读者正是通过这个审美瞬间来体会新闻照片给予的美感。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是纪实之美的基石。新闻照片以真实的现场、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时间和真实的结果等,把新闻事件展示在读者的面前。没有真实性,就不成为其新闻照片。读者去体会新闻照片美的时候,总是从这个真实的基础出发的,真实的新闻照片让人激昂、激励人们去奋斗,去战胜困难。如大家熟知的获1975年荷赛最佳新闻照片的《波士顿太平梯事故》,照片反映的是美国波士顿一座公寓起火,消防队员在太平梯上营救两个被困的女孩子,突然太平梯塌了下来,救火队员两手扒住了救火梯,免遭坠地,可是19岁的姑娘布朗恩特和3岁的妹妹一齐跌落下来,姐姐当即摔死,妹妹因掉在姐姐的身上而幸免于难。照片四幅,从救人之初到被困者坠落的连续抓拍,很成功地记录了最有说服力的全过程,读者看完照片无不同情受害者。它是现实生活中的活悲剧,震撼和惊醒人们,去指责“太平梯”,波士顿当局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于  相似文献   

5.
会议新闻是报上经常出现的题材,如何把会议新闻照片拍得新颖有趣,却是个难题。中国日报去年报道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一幅照片,在这方面可以说有所突破。照片作者郭建设大胆地运用广角镜头,以夸张的手法,将整个会场的  相似文献   

6.
夸张是文艺创作中为了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加强艺术效果所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喜剧创作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则是为了强化喜剧效果,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和社会价值。文艺创作的中心课题是塑造真实、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揭示其丰满多采的精神面貌。为了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文艺家、艺术家,常常在形象总体上进行艺术夸张。在《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  相似文献   

7.
新闻漫画是通过夸张和幽默的绘画形象和构图,运用人们熟悉的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对新闻事进行讽刺性或歌颂性评论。它不仅具备新闻性、敏感性、真实性,而且还具讽刺、滑稽、怪诞、诙谐的美学特征,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8.
新闻照片档案既包括见诸媒体的部分新闻照片,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见诸媒体的新闻性纪实照片。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暗房做不到的特殊图像效果在计算机上都可能做到,甚至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梁换柱等技术处理也易如反掌。这种新情况强烈要求档案部门要对历史负责,与时俱进,对归档新闻照片进行认真鉴定,以确保归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所在。摄影记者、编辑对新闻照片在不改变所拍摄的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对明暗、颜色、反差、对比度和饱和度乃至构图等在一定范…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新闻照片的意境,是指摄影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通过主客观的巧妙结合,把读者带入画面之外的艺术境界,让读者在欣赏新闻照片的同时,受到照片自身艺术蛙力的感染,从而产生某种感悟、信服、赞叹、印证、联想,甚至回味无穷的感觉。与文字报道不同的是,新闻照片是用形象“说话”的。所以,我认为优秀的新闻照片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意境;言在其中。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照片的功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客观公正地记录、再现和报道新闻发生时的现场景象,让胜…  相似文献   

10.
陈健兵 《新闻前哨》2002,(12):40-40
如何拍好和用好新闻照片,一个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鉴别标准就是看新闻照片是否有新闻意境。一、新闻照片必须有新闻意境什么是新闻意境呢?新闻意境是渗透着新闻摄影者某种感情的生活图景所构成的新闻作品的意蕴和境象。新闻照片是对新闻事实忠实的纪录或表述,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用栩栩如生的图像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新闻照片是一种视觉新闻,它是通过照片上所看到的背景、人物、物体反映新闻主题,使读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新闻照片的纪实性。如果一张照片没有新闻意境,它可能是一张艺术照片…  相似文献   

11.
李厉 《新闻界》2008,(6):126-127
本文从数字技术的角度对新闻照片的真实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数码时代利用PS技术对新闻照片大动手术而致使图片失真的现象令人担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新闻摄影人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坚持绝对现场原则,把好新闻照片处理的度。  相似文献   

13.
如何甄别假新闻照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性是新闻照片的生命所在.但长期以来,虚假新闻照片从未间断过.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应用现代科技和数字技术,在不改变拍摄中本来的新闻事实前提下,对新闻照片的明暗、颜色、反差、对比度和饱和度乃至构图等在一定范围内作适当的调整、剪裁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新闻照片有哪些基本要求,怎佯为报纸提供新闻照片? 陕西南郑县 陈宗强 陈宗强同志: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有不少家庭有了照相机,许多通讯员也成为多面手,既写文字稿,又拍摄新闻照片和艺术照片,大大丰富了报纸的内容。 新闻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品种,同时又是新闻战线上一支独具特色的轻骑兵。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十分重视“图文并茂”,报纸一改过去“重文轻图”的倾向,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景象,这就为新闻照片提供了用武之地。 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这几点:一是要有新闻性,要有新闻价值,这和文字新闻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应当按新闻价值去衡  相似文献   

15.
新闻照片,是记者根据自己对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观察和认识,用摄影的形式,采取一定的摄影技术和艺术手法,反映刹那间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在有的报社里,常会听到有些编辑人员抱怨摄影部门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好新闻照片;而有的摄影记者,则埋怨编辑人员“不识货”,认为自己已经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好的新闻照片而不用。甚至有时  相似文献   

16.
李会朋 《大观周刊》2011,(29):67-68
“读图时代”的新闻照片以其强大的信息量优势和对事件强大的说服力,使得无论是新闻人还是广大读者元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闻照片上。但同时,对照片盲目使用造成了新闻报道在照片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呼吁解决这类问题呼声要求新闻人在坚持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重新重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报道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跨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运用,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其它领域一样,数字技术给我们的摄影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它使摄影术生来第一次摆脱了化学药品,而进入了一个纯物理的发展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摄影术诞生以来的最大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本文想说明的是:对于新闻摄影而言,数字技术的介入,既带来了史无前例的进步,同时又伴随着近乎致命的危机。具体地说,数字影像技术,一方面使新闻照片的拍摄、制作和传输,变得空前的简便和快捷;另一方面却又因其处理图像的随意性,而给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新闻照片档案既包括见诸媒体的部分新闻照片,也包括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见诸媒体的新闻性纪实照片。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暗房做不到的特殊图像效果在计算机上都有可能做到,甚至改头换面、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偷梁换柱等技术处理也易如反掌。这种新情况强烈要求档案部门要对历史负责,与时俱进,对归档新闻照片进行认真鉴定,以确保归档新闻照片的真实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衡:摄影记者现场观察选择拍摄角度,一是为了较好地表现一定新闻的个性,二是为了获得新颖奇特的构图。殊不知拍摄角度又派生出"夸张表现"的功能。同样一个人,一座建筑,一个新闻场景,不同的拍摄角度,赋予其不同的气质,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葛:尤其是仰视角度,夸张效果特别明显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睁眼看世界,大多平视看前方,俯视观地面;不大可能躺在地上仰视人和建筑而一旦采用这样的角度拍摄人与建筑,夸张的奇效自然令人感叹故拍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大多采用仰视角度,以强化他们的气质、气魄与崇高美感衡:欣赏剖析《北京奥运》,我被作者运用仰视拍摄的夸张手法所折服。作为单幅新闻照片,其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诞生之初,人们对其要求是简单的纪实性、新闻性,对艺术美感要求极低.现代社会,广大读者艺术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对新闻照片中的美学要求也越发强烈,读者希望看到生动感人,视觉冲击感强,寓意深刻过目不忘的新闻照片.从照片中不仅体现新闻事实,又能得到美的启迪和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