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理念: 叶澜教授所言:"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只有与时代精神一致的教育理论,才能引导一个推动时代向前发展的新教育的构建.""学会参与"教育的理论基点,正是建立在主体教育的思想之上.本节课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动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体现猜想→验证→结论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现代媒体,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新知.  相似文献   

2.
师:圆的周长是什么线?学生用手指圆的周长是指的哪一部分。师:什么叫做圆的周长?生:围成圆的曲线长叫做圆的周长。师: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拉直了是什么线?生:线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校与课堂上了,他们在走进教室之前,也许就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应的数学经验,那么,数学教学就应在尊重学生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把握好每一项活动的时间,在学生活动时要走进学生当中进行指导,整合多种教学策略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黄毕年 《湖南教育》2002,(13):33-3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这一基本理念重新审视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会有新的体会与感悟。下面以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贯彻、落实这一现代教学理念。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时,是让同桌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合作测出圆片的周长、直径,再计算,通过以下表格,揭示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的。乍…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与应用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研是一种全新理念的教研活动模式,它不仅是教师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更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理念的窗口。因为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当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运作时,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这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主  相似文献   

8.
[背景介绍] "课前自学,课上互学"教育模式(简称"自学互学"),是河北省<网络教育模式与绩效实验研究项目>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自学互学"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改革的做法是:把传统的"课上学知识,课后做练习".变成"课前自学.课上互学,巩同提高".石家庄市作为项目的实验区,从2009年秋季开始,率先在6所小学的部分实验班进行了"自学互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9.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8页~第99页的例题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第101页练习十八第1~4题。  相似文献   

12.
陈海婷  肖炜清 《广西教育》2010,(10):46-48,5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究过程,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9—90页内容及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介绍】"课前自学,课上互学"教育模式(简称"自学互学"),是河北省《网络教育模式与绩效实验研究项目》的重点研究课题,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自学互学"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改革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16.
田杰 《云南教育》2006,(10S):33-34
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教学观摩交流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南的席争光老师所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下面我就几个片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阐述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如何把课前自主预习和课中自主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预习和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某种概念、原理或结论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发现规律,获取知识,提高智能。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点好奇和好问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求知欲强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创设问题情境,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问题情境可设置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从数学知识出发,给学生们一些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学究循环,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周瑞元 《教育导刊》2013,(12):90-91
[教学实录]片段一:分享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学生分享了滚圆法、绕线法,按照以前的教学进程,我会在这里结束学生的汇报交流。我发现有一个孩子仍然举着手不放下,于是示意她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