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标 《考试周刊》2012,(81):40-40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生活即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生活教育,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努力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世界.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可见在小掌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必要补充.它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发展。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了实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的目标,教师应充当好以下角色。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追求认知的统一,强调知识的标准化。特别是在上级组织的考试中,如果某个学生有什么“标新立异”与“标准答案”不符,常常要被扣分。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功利性评价的今天,大多数教师心中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情结,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背景 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特点和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是多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名家共同探讨和总结的结果,是对新时期语文教学的理论概括,具有普遍的意义。新课标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教育教学应走生活化的道路,生活的激流中也要融进语文学习。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语文与生活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改变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才能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结出累累硕果。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语文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生活的地方.就会有语文的存在。毕竟文字就是属于语文的。所以.语文学习是随时可以进行的.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说话、书信、书箱、报纸、广告等等.语文无所不在。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明确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探讨了针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相连。语文教学并非只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与创新,人们不断追求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引入地方文化,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回归生活实践,进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它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注意了鉴赏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丰富文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积极作用。核心素养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现状依旧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因此,需要结合新课标环境及其最新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必要策略促进高中语文核心素...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即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语文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1.
在笔者的教坛生涯中,回首走过的语文教育教学之路,感慨颇多。但是,教育如何变革,教法如何创新,笔者有一个观点坚如磐石.也就是自己的“教育思想”吧。那就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育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下而,谈谈笔者的心得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将课堂内容融入生活中.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体会生活,感悟文学之美.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将生活与教学结合起来,教育工作者也应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探讨如何让二者相融合的教育模式达到最优化,为小学语文构筑更优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1.“泛语文”:错误的小说教学内容新课标主张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这是对语文教学传统的一次重要突破。但是在当前的小说教学过程中,这一主张却被误解、被滥用,走向了“泛语文”。  相似文献   

14.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在学校课堂上,而且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让生活资源走进课堂.让课堂更具人文气息和生命力.这是新课标特别强调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相似文献   

15.
在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强调阅读教学要符合认知规律、重视学生主体的今天,我们重温叶圣陶先生的阅读教育思想,用以指导中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什么是自己阅读?用叶圣陶的话来说就是,“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下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众所周知,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扩展知识领域,发挥特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内与课外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内是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新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再也不能袭用传统的以分析情节结构、讲解段落层次、概括中心思想为主要任务的讲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了。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而新课标也积极倡导学生“自由、自主和创新学习”,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学科.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如何强化人文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呼唤体验教学,理想课堂召唤体验教学,语文教育更需要体验教学。正如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体验”这个词语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一共出现16次。可见,“体验”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的本质就是人的体验,没有人的体验就没有语文的生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学习体验即学生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和验证,对于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