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淘客”作为“客”族新词的新成员,反映了近年来网上购物交易模式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折射出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淘客”的词源、词义、构词模式及特点、与社会文化心态的关系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尚"和":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人以和为贵心态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根源.尚"和"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增强民族的群体凝聚力与合作精神,使中国人养成顾全大局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国人过于尚和,忽略了适度"竞争"在平衡人我与群我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也进入"大众化就业"时代,人才市场对高校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受到很大影响.文章分析了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当前的就业现状以及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对就业指导中引入"挫商"教育,职业指导中增强积极心态培养和职业化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浩如烟海的熟语中与"酒"有关的熟语比比皆是,妇孺皆知,形成了一类别具一格的、成系统的"酒"文化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活化石",熟语又是语言的精品,通过对"酒"熟语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古今社会政治、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理习惯、审美心态和价值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5.
"咏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这一生存心态、文化情结的生成,既渊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结构,也肇端于士文化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植根于士文化与官文化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及价值归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开始在女大学生中抬头,"急嫁族"群体正在很多高校中以"异军突起"的态势出现,这一现象已引起各方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享乐主义抬头、浮躁心态作祟、父母操办、落后性别文化观念沉渣泛起等都成为催生"急嫁族"现象的重要因素.如任其蔓延,其社会影响与后果将是严重的.要改变女大学生功利化的"急嫁"心态,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红人: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草根偶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红人是网络中产生的"草根偶像",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文化现象,它展示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景观.网络红人与榜样、偶像密切相关,但在生产主体、情感取向上不同.其编码模式深深打上了后现代的烙印:通过去背景与背景重置,消灭了历史感;通过碎片化,呈现出肤浅化;众人狂欢式的集体生产令主体消亡.其生产和消费中的娱乐心态和放纵心态亦具有后现代的特征.网络红人的文化意义变动不居,同样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网络红人反映了普通网民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满足了青少年群体追求自我的需要.但是,网络红人消解或消弱了传统榜样和文化偶像的影响力,会对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总之,网络红人的出现表明网民对话语权的拥有和实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消了先前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间的界限,表明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即大众媒介与科技文化和大众文化汇流,造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这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先秦武侠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是春秋战国那一特殊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它的存在形态和精神理念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现象,以及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士人的一种特殊的心态.同时侠以其独特的姿态出现,又为中国文化注入了一股特殊的力量,影响着几千年来士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河南方言中"中"有"成、行、好"的意思,本文疏理了"中"的几个义项,讨论了河南方言用"中"表示"成、行、好"的文化内涵.其中牵涉到中庸心理、对称的审美观、封闭心理等.这一研究折射出文化心理对语言的影响,反映出方言词可以揭示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0.
吕鹏娟 《文教资料》2008,(17):20-22
作为对传统话语模式的反动,寻根文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创造性的文化资源和话语空间,但急于求成的心态和理论建设的缺乏又先天注定了它的没落,而史铁生以其从容、孤独的创作心态和对人生困境的不懈追问,对寻根文学做出了有益的填补.  相似文献   

11.
万晖  孟繁  吕伴 《华章》2009,(10)
在当代疾速的文化变迁的社会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得以出现并且得到发展."文化反哺"是一种反向社会化过程.它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文化反哺"的主体是青年人群,这样的一种文化传输模式对传统文化发展和继承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通过对"文化反哺"特点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思考,从其激励功能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文化丰富多彩、复杂多样,但对贵州文化的主体精神--文化魂的研究却不多.本文根据贵州省的文化特征,及对陶渊明<<花源记与诗>>的解读,认为贵州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一种"源精神":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淳朴善良、热情好客、吃苦耐劳的文化性格;反抗强权、不畏权威、不屈不挠的反抗性格;"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开放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和"不仅是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理念,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核心,还是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对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智慧的选择就是自觉锻铸和谐与进步的因果链条,达到天和、人和、心和的"三和"境界,促成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平衡.因此挖掘"和"文化思想内涵、总结"和"文化内容体系、分析"和"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具有基础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许慎的<说文解字>通过"据形释义"的方法对古老的汉字进行解读,为我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和古人的思维意识、心态观念开辟了道路.本文对<说文解字>"□部"字以及和该部有关的字进行分析,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我国社会的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刘洪涛 《文教资料》2008,(13):44-4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认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曾大规模全方位地传入到中国,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在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并同样对西方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对象初到一个新的文化背景里,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即对异类文化的困惑、排斥和不适应.因此,外语教学中,应把社会文化知识的导入贯穿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有关建立和谐社会的讨论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而存在于一些社会群体中的仇富心理无疑是夹杂于其中的不和谐音。本文对仇富心理产生的社会性根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认为:社会财富分配严重失衡的现状是仇富心态的经济根源;对部分富人财富合理性的质疑是仇富心态的道德根源;社会分层结构的缺陷是仇富心理的社会结构根源;社会调节机制的失灵是仇富心态的制度性根源;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是仇富心态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乡村教师支持系统经历了从"不足模式"到"拟合模式"的路径转变."不足模式"注重以物质条件吸引教师赴乡村工作,然而大量教师在乡村社会空间历经种种挫折之后选择离职."拟合模式"则立足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空间的契合,通过专项支持消解社会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落差,发展教师共同体,营造支持性的学校组织环境,发展基于场域的实践,优化乡村教室教学空间,使教师扎根成为立足于乡村教育的在地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词语"非常+名词"的社会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既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对流行词语进行社会文化分析,有助于认清语言变异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元化地认识现代汉语变化的轨迹。“非常”一词之所以流行,正是在于它所携带的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也就是说它包含了人们所指现象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取向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西汉大一统政权的建立,使得先秦士人那种张扬的主体精神难以重现.西汉士人一面惊叹于集权式的一统给国家带来的新气象,一面又为自身在这一制度下所遭受的压抑而哀叹.这便构成了西汉士人的不遇心态.本文通过对西汉"士不遇"的考察,探讨西汉"士不遇"心态产生的社会思想原因及其表现与消解方式,进而认识其思想价值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