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度人与蛇     
提起蛇,人们总会毛骨悚然,胆颤心惊.可是在印度,蛇却无比神圣,受到人们尊敬,还是娱乐活动中的宠物.在印度,各城市的大街小巷、林荫道旁、公园里和庙会上,都可以听到要蛇人吹奏的欢快乐曲声,看见耍蛇人驱使眼镜蛇“跳舞”的技艺.这的确是印度独有的一景.耍蛇人被称为“街头艺人”,他们大多独来独往,终生与蛇相依为命,靠耍蛇糊口.耍蛇人一般喂养一条眼镜蛇,但也有少数驯蛇能手同时拥有蟒蛇和蝮蛇等多条蛇.蛇被分别装在一个浅浅的圆形竹篮  相似文献   

2.
耍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善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在坦桑尼亚的苏库马族中,有很多以耍蛇为业的民间艺人。当地称他们为“巴耶耶”。他们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挥舞毒蛇,动作惊险,姿态优美。只见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耍蛇艺人的指点下,和着鼓乐,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起舞,十分有趣。这种耍蛇舞就叫作“伍耶耶”。耍蛇艺人都经过专门训练,通常需一至两年。师傅在家里传授蛇艺,内容有识别蛇类、捕蛇经验、拔除蛇牙、饲养方法以及配制蛇药等。徒弟功成艺就时,师傅便选一吉日良辰举行出师典礼:用  相似文献   

3.
坦桑尼亚的耍蛇艺人李有观译耍蛇,是坦桑尼亚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技艺。来自苏库马族的耍蛇艺人被人称为“巴耶耶”。在节奏铿锵、和谐动听的鼓乐伴奏下,巴耶耶挥舞毒蛇,动作惊险。那些碗口粗细的大蟒和细如嫩竹的小蛇在耍蛇艺人的指点下,点头弯腰,左盘右旋,翩翩...  相似文献   

4.
耍马迎新     
在家乡炼铁山区白族聚居村落里的白族人家,每逢春节来临不仅要唱乡戏,耍白鹤,还要举行“耍马”活动来欢度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耍马”,白族话称“打买子歌”,即“踏跳马的舞蹈”之意。就是扮演者身挂用凤尾竹条和绵麻纸张制作的“马”,在场院里模仿马的各种动作并配以唱词和音乐的一种民间文化娱乐活动。至于起源于何时,或从哪儿传来?因其产生于穷乡僻壤,没有文字记载,因产生的年代久远,没有口耳相传,导致今天后人无法考古探源了。  相似文献   

5.
在印度,舞蛇是一项传统娱乐项目,表演舞蛇也是许多印度人赖以谋生的手段。舞蛇中的“主角”——眼镜蛇在印度有着崇高的地位,印度每年都会举办“毒蛇节”以敬奉眼镜蛇。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7,(3)
<正>古老的秧歌形式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目前,全县共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浑源古代为胡汉交战之地,多为北方少数民族占据,北魏时靠近首都平城(大同),辽、宋、金时代属金,浑源文化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和汉民族农耕文化交融的特征。浑源"耍故事"也叫"扮故事"。"耍故事"是浑源民间流传的极具地方特色的秧歌形式,也是当地农村古老的习俗。每年正月,"耍故事"是所有社  相似文献   

7.
现在,土库曼到处流传着尤里·奥尔洛夫的轶闻。真是难以想象,一个人竟能赤手空拳活捉中亚沙漠地区毒性最大、早已令当地居民谈虎色变的眼镜蛇、斑蝰蛇、甲颜面蛇!我问尤里·奥尔洛夫,他的工作是不是很危险?“危险?并不比飞行员或者汽车司机的工作危险。无论是他们,还是我,都时常发生意外。”他答道,“许多人认为,我经常拿生命当儿戏。实际上并非如此。我研究了蛇的习性,也可以说,它们的心理。蛇也和人一样,性格各异。准确的推测,多年的训练,大概是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吧。”  相似文献   

8.
献蛇迎宾突尼斯诗斐米德人遇到客人来访时,主人定会献出两条蛇装在客人的口袋里,以表示对客人的盛情欢迎之意。这两条蛇一黑一红,黑蛇是友好的象征,红蛇为欢乐的象征。虽说这种迎宾方式使大多数国家的客人都会感到恐惧,但客人还必须“入乡随俗”,不能表示出有厌恶之感,而且还应按当地的风俗习惯,向主人表示谢意和高兴,否则主人会认为你不实诚,甚至还会产生反感。喀麦隆西部撒可尼拉族人最隆重的迎宾礼节更为奇特。当贵宾临门时,主人就会毕恭毕敬地献上一条活蛇环绕到客人的脖子上,以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和忠心的祝愿。骆驼迎宾骆…  相似文献   

9.
近30年来的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丝绸之路是古代从成都出发,经过云南,跨越缅甸,通往印度、中亚和西亚,直至欧洲的一条陆上商道。这条古商道原本是一条民间的通商道路,始见于汉代的《史记》。汉武帝时曾派人至滇探访这条通往印度、大夏的道路,终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迄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王朝置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后,乃得以打通这条道路,使之成为一条官道,并一直延续到了现代,而日益发挥出中外交通干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请摄影家埃德·格雷兹达来鉴赏此事吧。他既爱印度又喜欢列车怎么会对印度的转动宫殿无动于衷呢?“转动宫殿”是南亚次大陆与东方快车①相仿的一种列车。13节客厅式豪华车厢各具一格,每一节车厢从前都是总督或印度土邦主的专车。为了照料卧铺车室及客厅,每节车厢都有专职车长照料。他们身着长达膝盖的短袖束腰外衣,头缠穆斯林头巾,简直像电视剧“王冠上的珠宝石”中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糖是一种能给人带来甜蜜口感、让人愉悦的食品,也是中国美食五味"酸甜苦辣咸"中甜味的来源。唐朝则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糖和唐朝有关系吗?有!中国是从唐朝开始,才有了制糖技术,中国人是从唐朝开始才尝到了糖的味道。而这有赖于丝绸之路。正是通过丝绸之路,邻国印度的制糖技术在唐代传入中国。印度的制糖技术传入中国,是印度科技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一个重要例证。在古代,有三项西方科技发明被引入中国,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在法语中领带叫克罗伐特(Cravate)是克罗特人(Croate,现称克罗地亚人Croatia)之误。这一误传,要追溯到路易十四时代。国王住进凡尔赛宫以后,连连举行豪华的舞会。参加舞会的不仅有贵族、贵妇人、军人、官吏和上层市民,还邀请了外国使臣。在一次舞会上,有几位克罗特人在座,他们的脖子上缠着细布条,这引起了国王的注意,他询问身旁的侍从:“那是什么?”侍从以为国王问的是那些人,应声回答说:“是克罗特人。”国王很欣赏他们脖子上缠的细布条,第二天便也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正>旁遮普是印度西北部著名的五河之地,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曾养育了能征善战的锡克人,也曾目睹不同信仰的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近代以来,旁遮普遭遇了巨大的创伤,印巴分治把旁遮普切分,一半在印度,一半在巴基斯坦。在那个令人震惊的历史时刻,人民的鲜血浸染了大地,这成为旁遮普甚至印度人永久的痛苦记忆。在诸多以印巴分治为题材的作品中,有一首女诗人的诗歌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受到普遍欢迎,那就是阿姆瑞塔?  相似文献   

14.
体质类型学是一门研究什么样的体型适合进行什么样的运动项目的科学。早在这门最新学科诞生之前,体育专家就知道:身高是篮球运动员的有利条件,世界第一流的举重运动员则需要有强健的肌肉。另外,那时他们还认为大多数一般身材的人,只要有明确的目的,就能够在任何运动方面取得相当出色的成绩。现在,体质类型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精密的科学。就广义来讲,人可以分成三种基本的体型,这三种类型相当于动物界里的长颈鹿、河马和狮子。  相似文献   

15.
北岛 《世界文化》2006,(1):44-44
海上,一条船、两个人、三年的厕纸供应──问你怎么过?这是里德·斯托和亚历亨德罗·莫利诺这两名美国人打算自编自导自演的漂流故事。事实上,这是一次长途航行。斯托和莫利诺已于去年8月从纽约港出发。乘上了斯托的“安妮号”帆船后,他们下次看见陆地将会是2008年8月的事了,这  相似文献   

16.
游白沙河     
白沙河是我故乡的一条河,悠悠的灵应山守望着静静流淌的白沙河,说不清是灵应山在等待白沙河,还是白沙河在等待灵应山了.只是听老辈的人讲,它们一起养育了山脚下的儿女,一起见证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历史.也听浏览过它的人讲"我不能没有所思."那么白沙河到底是一处什么样的仙境呢?  相似文献   

17.
吉普赛人也叫茨冈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叫法,英国人称他们为吉普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茨冈人,阿尔巴尼亚人称他们为埃弗吉特人,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伊朗人称他们为罗里人,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人,而他们则自称为多姆人(Rom),在吉卜赛人的语言中,“多姆”的原意是“人”。总之,吉普赛人有许许多多的名称,但这都是其他民族强加给他们的,而且根据主观臆断确定了他们的族源,编纂了他们的历史。经专家考证,他们是以游荡为生活特色的一个民族,原住印度西北部,由古代印度的多姆族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各民族中,犹太人的流浪漂泊历史和因特殊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智慧是众所周知的,至今他们仍为巩固自己在中东的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跟阿拉伯人尤其是巴勒斯坦人斗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世界上还有一个民族,其特殊的民族性格和流浪的生活史可以与犹太人“媲美”,而且至今他们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家园,他们的生活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而且在文学上有所表现,这就是吉普赛人。关于吉普赛民族的起源,有人认为来自埃及,有人认为来自波希米亚,而更普遍的一种说法则是他们来自印度。按照后一种说法,吉普赛人祖居于印度北部,公元十…  相似文献   

19.
正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同样在印度有着悠久的传统。身处这一文化传统之中的男人和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儿子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在回答这一问题方面,文学作品比新闻报道来得更要丰富和生动。英迪拉·戈斯瓦米的小说用曲折的故事展示了男女两性在这一文化观念的统摄下所经历的悲剧,虽是虚构,却比现实还要真实。英迪拉·戈斯瓦米(Indira Goswami,1942—2011)是印度著名的阿萨姆语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编辑、学者和政  相似文献   

20.
蛇庙     
在马来西亚半岛西北部沿海之滨,槟榔屿首府乔治市郊区,有一座以奇特的魅力吸引着香客和游人的庙宇——蛇庙。在蛇庙的大殿和各庭院中,上百条蛇与前来祭祀和逛庙的人们混杂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毒蛇,但看上去却是那么恬静,心安意得,有的还睡意未消地倒挂在树枝上吃着罐子里的鸡蛋。据说,庙里香烟绦绕,才把它们熏得这样整天萎靡不振。庙里仍有用马来语书写的警告牌,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蛇性。不过虔诚的香客们相信蛇庙的圣灵是会保护他们的,而且为了多募捐,庙祝们也允许游客玩弄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