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从深层次分析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道德认识及主要特征,阐释了道德行为及其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此透视道德教育过程的本质特点及一般规律,以增强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行为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远程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选择,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思想觉悟和道德行为,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更是培养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道德建设机制是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原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模式,加强和完善道德机制建设要完善道德教育机制,规范道德评价机制,健全道德赏罚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涵义所谓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使人们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自觉履行对社会整体和他人应尽的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道德教育可以改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历史责任感,它是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根本途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青年中受到较高的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正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从不成熟到日益成熟。然而,大学生毕竟还是正在成长着的青年,他们的道德水准、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道德义务、超道德行为和超道德要求的剖析,找到了"见义勇为"稀缺的道德因——混淆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道德的要求与不合理的超道德要求,指出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其实质更接近超道德教育。通过厘清概念,提出建立一个分层次的道德评价体系和有重点的道德教育原则,使德育回归到普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道德实践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目标的过程中具有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完善的重要作用。文章从高校道德教育的实际出发,提了道德实践的机制创新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着四个误区。即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及科学教育,像传授科学知识一样给学生传授道德,导致道德理论与道德实际相脱节,不能达到提升学生道德行为的效果;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校道德教育视为摆设,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普遍利用虚拟道德情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能引起真实的道德冲突,导致道德教育理论上唱高调,道德行为上走低调或实际中的困惑不解、不知所措等现象;过多地强调道德是国家、社会对个体的一种制约,忽视道德对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导致道德教育的片面性、强制性。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由于过去道德教育的错位和目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从社会主体文化建设、个体道德人格建设和道德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校正.  相似文献   

9.
过渡时期特有的新旧交替、矛盾重重的客观环境,必然影响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观心理因素的活动规律,使大学生在道德认识及道德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误区。具体表现为道德认识上的偏激性导致对自己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所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产生的怀疑,以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等。分析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这些特殊现象,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由于过去道德教育的错位和目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必须人社会主体文化建设、个体道德人格建设和道德行为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校正。  相似文献   

11.
浅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道德行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基础文明行为欠缺;道德行为自律性较差;道德行为存在自我性。认为道德养成教育缺失是大学生不良道德行为的深层根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对策:重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实践;激励大学生道德行为自律;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评价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体验模式下的学校道德教育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自身实际,在分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断裂的现象及原因的基础上,认真探讨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以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单回顾建国以来道德教育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并从要加强道德教育目标和规范体系的研究、加强道德法制化建设、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内在品质的培养、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目前道德教育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道德知识的讲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方面的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因此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道德教育。高校德育的这一根本特性 ,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即关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的教育,它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标识着这样一个特征: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或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着这样的严重的局限:一是未能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作为道德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认为在大学生道德行为中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知与行是分离的。针对这一问题,着重分析了大学生认知与行为偏离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行养成,必须解决理论研究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道德认知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也就是"知"如何转化为"行"的问题。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德行养成的关键时期,以德育教育制度和校园管理制度建设导引大学生的德行养成。  相似文献   

18.
调查发现,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偏离,道德期望与高校道德教育要求背离,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作者认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的深层根源是长期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严重脱节。确立大学生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重构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是切实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针对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