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分析了“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60年代的战争与争平,70-80年代的争平与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蒲昕昕 《山东教育》2005,(28):18-18
当我把“平”字范写在黑板上,我对孩子们说:“现在,请小朋友们评一评,老师写得怎么样?”当一个女孩子给我指出“平”的第三笔“撇”碰到第四笔了,我称赞她说:“小天真勇敢,敢给老师提意见,真了不起!”当我再让其他的孩子接着评的时候,他们的评价是:“平”字最后一笔“竖”应该是尖尖的,老师写得不够尖;老师写的“平”字第二笔“横”有点短;老师没注意顿笔……  相似文献   

3.
“知、信、行”模式是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等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成熟的理论模式。研究指出,大学生“知、信、行”综合模式的各个变量中,主观态度因子对大学生的锻炼量及锻炼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开展“知、信、行”理论对警院学员体能锻炼影响的研究,通过比较传统方式下的体育锻炼和“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体育锻炼相关运动指标在干预后的变化,对比分析采用传统理论和“知、信、行”理论对警院学员锻炼效果的影响,寻找更为科学、高效的锻炼方法,为提高警院学员体能锻炼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不一样的great与big:great与big都有“大的”意思,但表达“大的”含义不相同。*great意为“伟大的,重要的”,用作形容词,一般修饰抽象名词。  相似文献   

5.
千古章意为本,主旨是章的灵魂,考场作中心是否突出,主旨是否鲜明至关重要。古有“诗眼”“眼”之说,现在有“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之说,要求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精要的语言点明主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诸立忠 《初中生》2006,(1):60-60
一、意义的区别: “How are you?”为问句,意为“你好吗”,而“How do you do?”形式上是问句,实际上为问候语,意为“你好”。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这里的“悟言”应当改为“晤言”。“晤言”意为面对面、亲密地交谈,“晤”有面对面的意思.而“悟”只是了解、领会、觉醒的意思。《诗经》中就经常用到这个“晤”字。如《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芝,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相似文献   

8.
果果是一位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她以前特别怕数学,总觉得数学深奥难学。自从在数学学科中开展“争章夺星”活动以来,她变了。数学学科中开展“争章夺星”活动的步骤是:第一,定章定星,激发兴趣。首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数学的章和星,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决定在中年级数学学科中先推出计算章、自学章、提问章、操作章和运用章等基本章,在基本章达到一定枚数的前提下,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对突出可以获得智慧星。第二,选章选星,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之句,对其中的“植木之性”.书上的注释是这样的:“[植木之性],种树的方法。性,性质,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作了这样的翻译:“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高一新教材第一章“简易逻辑”时,不少教师与同学在理解命题“P或q”的真值表时常有两点疑问.  相似文献   

11.
《新订中州全韵》是清代周昂撰写的一部南曲韵书,被誉为南化到极点的曲韵书.其中的“知如”韵相对于《中原音韵》系韵书而言比较特殊,对其性质前辈学者略有讨论,但缺乏深入研究.本文结合文本资料和相关韵书、韵图重新审视了“知如”韵的性质以及“知、章”二母与“庄”母的分化问题,认为“知如”中的“支、之、脂”和“鱼、虞”等韵还未完成向∫、y的转变,“知、章”与“庄”尚有别.  相似文献   

12.
在认识论的问题上,庄子的思想过程是先“反知”,通过对“知”的社会政治批判和认识论意义的批判,解构了原有的文化知识遗产,在此基础上,庄子建构起一种蕴含着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的“真知”。真知,就是对道、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从“反知”到“真知”,庄子实现了认识论的意义转向。  相似文献   

13.
谢文春 《历史学习》2007,(12):24-24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第一章的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中讲到:“公元前9世纪,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惊惶逃跑,后来死在外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其中的“国人”理解为平民。这是很不确切的。那么,其中的“国人”具体指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新教材课本中以矩形框突出安排了大量“讨论” ,这与旧教材有显著的不同。旧教材 (必修本·第一册·95版 )也有“讨论” ,但在六章共 31节中只有 5项 ,而新教材 (试验修订本 必修第一册 )在七章共2 5节中却有“讨论”34项 4 3条。它们分布如下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二章碱金属第三章物质的量第四章卤 素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六章硫和硫的化合物环境保护第七章硅和硅酸盐工业 1项(1条 )3项(6条 )3项(5条 )4项(7条 )2项(2条 )11项(13条 )5项(7条 )3项(3条 )  另外还有一个须经充分讨论方能完成…  相似文献   

15.
Hello,everyone!知道英语王国中有一位神通广大的情态动词can吗?它“能”说“会”道,可是位了不起的“能人”呦!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这位“能”说“会”道的can的自述吧!【我的个性】我是can。是一个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态,我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和紧挨着我的动词原形一起构成复合谓语。我的基本意思是“能;会”。【我的才艺展示】*表示能力(如体力和脑力方面),意为“能;会”等。例如:Can you speak English?你会讲英语吗?Can you play the piano?你会弹钢琴吗?*表示请求或允许,多用在口语中,意为“可…  相似文献   

16.
﹂硕章典礼卜匕卿迭童竺适动垦述拯些方选握示1.基础奖章撰娜漪翻建娜雄侧:争获“准备入队章”系列活动主题过程让学生r解少先队组红情况,知道自己即将人队,入一些准备,要争‘.准备人队章队室.初步感知中高年级主题活动,初步体验。“准备人队章”,老师介绍获章标准。了解获章具体要求.激发争章热悄通过活动训练让学生达到“七知”,做到“六会”.实现“一做到”,从而达到获章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了解少先队.为人队做好准备。通过考章了解学生“七知、六会、一做到”的达成情况及他们在争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表扬、肯定和帮助,要争取…  相似文献   

17.
本在李晓琪(1994)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相似文献   

18.
对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五章的“电流表”一节的知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和补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学方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蔡焕杰先生《对(愚溪诗序)一处译的思考》一发表在本刊2006年第5期,专门针对《愚溪诗序》末“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一句话,对人教版教参里的解释提出了一些质疑。章较长.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寂寥”的解释有错.二是“莫我知也”的内容应该修正。我仔细阅读了蔡先生的章,回头再重新研读了《愚溪诗序》原,发现蔡先生的观点亦有可商榷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物理》第一册 (必修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中 ,“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被安排在牛顿第一定律之后 .这节课内容是为牛顿第二定律做知识准备 ,实际上是从牛顿第一定律向牛顿第二定律过渡的教材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 ,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所以“运动状态的改变”一节首先要结合实例说明 ,所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运动速度 (大小或方向 )的改变 .即物体有了加速度 ,从而把牛顿第一定律关于“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认识上升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在这个基础上 ,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物体所产生的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