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都有哪些好看的电影?平时没有空暇欣赏,就趁着假日跟着我们的电影快车搜罗一番吧。把眼睛交给那些精彩纷呈的画面,把心交给那些起伏跌宕的故事……这一周,用最新最酷最眩最美的电影犒劳自己。  相似文献   

2.
美国电影节     
美国电影节诞生于1971年。那时,电影节只集中于那些在美国制作的不为人知的影片。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电影制片人都收到邀请要求他们把作品交给一个由国内著名批评家组成的评审团以选出每年一度的最佳影片。在1973年,电影节的中心转移了。每年一度的电影节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成了美国电影的展示会。批评家们不再是评判员,而是侦察兵,选出他们认为值得赞赏的影片并邀请制片人参加有观众参与的现  相似文献   

3.
学校生活     
三月八日上午,王剑江手拿一角钱,面带羞愧的表情,找到武宁县三中的值周老师,要求把钱交给电影放映队售票员。  相似文献   

4.
电影观众与票房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的,电影观众正在电影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喜好直接影响着电影票房的变化,票房的变化又成为推动电影创作的重要参考指标.如果我们把电影的批评权和评判权交给观众,可以使电影产业取得更好的、更全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一、美洲的主人——印第安人 把那些人给我吧! 那些疲惫的人、穷困的人, 蜷缩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人, 在你们富饶的岸边遭到不幸遗弃的人, 把那些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人交给我吧, 我站在金色的大门口, 高举着自由的火炬!  相似文献   

6.
电影《哈利·波特》对我们这些“麻瓜”世界的人来说,是那样离奇、荒诞,又是那样逼真,让人仰慕、向往。我惊叹作者罗琳的想像力,她把那些故事情节编织得是那样天衣无缝;惊叹导演们的想像力,把那些人物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更惊叹那些道具设计师们,把遐想变成了现实。影片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无限的遐想和无尽的魅力,下面我想谈谈电影里最具想像力的几个物件。魔杖一根黑色的、长约30公分的小棒,形如我们的擀面杖。魔杖一般有四类分法:一是长度,二是木料,三是挥棒时的运动方式,四是魔杖所含的魔法制料。魔法世界…  相似文献   

7.
当我知道学校把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任务交给我时,心中就暗暗叫苦,这下可惨了,那些毛头小孩。,整天叽叽喳喳叫着,该如何教啊!那阶段我很茫然,也闹了不少情绪,以至于把这些情绪带到了课堂中,遇到调皮的学生就大发雷霆,学生们对我都畏惧三分。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厌学情绪明显,上课时缺少应有的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8.
家乡--故乡     
家乡住着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着和我们一起长大留有共同记忆的一代人,住着那些看着你长大,你看着他们变老,直到死去的一两代人,还有你从未谋面,只是在家谱和祖坟的墓碑上留下名字的先人们。家乡是那个完整保留你祖先记忆,和你人生初年记忆的地方,是祖先的墓地和你的出生地。在你之前,无数的先人死在家乡,安睡在家乡,你在厚厚的尘土里醒来,在代复一代的时空交替中,你的时间到来了,家乡把祖先享用过的阳光雨露、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交给你,把土地和土地上的丰收与亏欠交给你,把爱欲和生养交给你,把它能给予的幸福和安宁交给你,也把所有的苦难、悲痛、幻想和幻灭交给你。  相似文献   

9.
影迷是一群愚蠢到可爱的人们。几乎每个人在看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时,就已经知道了电影里的一切都是胡诌。但我们却很乐意被欺骗被愚弄,很乐意变得无知并毫不吝惜地把赞美送给那些说谎者。在这种时候,我总是试图装成一个定力十足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10.
1935年的暮春时节,一个23岁的青年人与电影文学剧本《风云儿女》的作者夏衍不期而遇。他开口第一句话就问夏衍:“听说《风云儿女》的结尾有一个主题歌?”当剧本作者把那首附写在剧本最后一页上电影主题歌词交给他看时,只见他念了两遍以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种“那些年”体正在迅速升温,在各种媒体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那些年,我们一起X”。这一构式源自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原本是台湾作家九把刀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男主人公柯景腾在高中时期与一班男生追求女生沈佳宜的故事。2010年,九把刀成功地将这一故事搬上银幕,电影中所表现的青春梦想和年少轻狂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唤起了无数人青春年少时的美好记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复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即把自主复习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自主复习的方法传给学生以及把自主复习的空间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考题]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犯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相似文献   

14.
微言     
《第二课堂(小学)》2011,(2):128-128
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另类生存(福建罗智敏荐)  相似文献   

15.
最近“那些年”真火,电影、歌曲再加上微博都是轰轰烈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XX”。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12,(10):80-80
刘希平:把更多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 通过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稗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  相似文献   

17.
杨淼 《学语文》2004,(6):12-12
余秋雨在其新著《借我一生》中援引了他在北大演讲时曾说过的一段话:我有一个分工,把已经找到了结论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学术,把无法找到结论的问题交给散文。余秋雨的系列文化散文基本遵循了这种无结论的写作方式。他的多篇文化散文中所呈现出的未知结构,往往会让我们在阅读时产生复杂而无法道明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把课堂教学的“尝试权”交给学生! 把课堂教学的“规划权”交给学生! 把课堂教学的“生成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董入兴 《中学数学研究》2010,(7):F0002-F0002,1-4
一、引言 把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尝试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规划权”交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生成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丁晓洁 《大学生》2016,(Z2):68-71
把人生交给路上,交给一种漂浮不定的生活,旅途中的相遇便会教给你一切——这是我到了三十岁,才终于学会的道理。我也曾是一个把旅途当成观光的人也曾每年攒钱出游两次,成为黄金周或春节团中人潮汹涌的一员,抢廉价机票,照着一本又一本旅行攻略,从一站匆匆赶向另一站,致力于那些标记着"著名景点"的观光地。彼时,我也一样,从未思考过旅行的意义,觉得无非是:人人都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