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娟 《文教资料》2008,(29):92-94
审美教育是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教育功能.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审美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从而达到个体与社会的自然和谐统一.本文从审美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力求探讨重视审美教育对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鲁慧敏 《快乐阅读》2011,(19):24-25
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它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  相似文献   

3.
审美活动虽然是人类最具有个性特点的精神活动,但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地域辽阔,形成了南北文化差异和审美意识差异,然而,在进入文明社会之门时北方的强势文化更多地左右了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发展。中国人原初的审美意识通过概念的定型化和符号化以后,整合为重内心体味而轻形体视觉的审美思想,给予中国文学以十分深刻的影响,而春秋时期的审美道德化实际上是对中国人原初审美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审美意识的出现和发展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而出现、发展的。我国传统文化下审美意识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决定着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不是单纯的主观臆想,是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语文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视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语文教学观念更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康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德、智、体、美协调发展,才能使人从自然的人、物质的人变成社会的人、审美的人.一个审美的人的特征,就是不仅懂得从实用价值出发认识客观事物,还懂得认识客观事物的审美价值;只有这样的人,才懂得创造美(包括美的环境,美的社会和美的自我),才能成为一个心智健全、道德高尚的人.而认识客观事物的审美意义必须以一定的道德标准为依据,否则就有可能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偏离了社会公认的准则;而健康的审美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促进道德的升华.所以,道德水平和审美水平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其次,审美过程是一个包括感知、联想、想象、判断.理解、顿悟在内的高度活跃的思维过程,这是一个独特的对客观事物外部与内在的全部特征的认识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审美过程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与图腾和图腾崇拜息息相关,而图腾与审美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概念,图腾艺术是早期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与人类审美观念的发展演变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多种以巫术形式表现的图腾崇拜,激发并培养了人类的情感判断,催发了人类的审美想象力,是人类审美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A 文学创作是审美意识酿造的结果。审美意识规定着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每一“个时代在审美意识上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超越。审美意识诚然有历史继承性,但历史继承性终究还是凝聚在当代性之中,丧失当代性也就无所谓历史继承性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当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当美与那一代一同消逝的时候,再一代将会有新的美”。审美意识、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由于凝固化而陈旧单一的审美意识、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窒息文学创造的生机,也窒息  相似文献   

8.
藏区民俗审美心理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下 ,经过历史的发展 ,在文化传统的熏染中留存下来的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产物。因此 ,藏区民俗审美心理的研究离不开藏区人民身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藏区人民的历史与文化 ,同时 ,这些因素规范着藏区民俗的审美心理特质 ,左右着藏区民俗审美意识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生态审美观是当代生态存在论审美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态审美逐渐渗透到语文教育中。本文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理想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并引导语文教育走向生态化审美之境,创造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识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并支配着人创造美、欣赏美的活动的思想、观念、意识。它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美的反射和能动反映,是人们所特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广义的审美意识指审美中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观点、审美判断、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等,狭义的审美意识即指美感。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语境特别是当代的现代语境中,存在着美学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辩证运动,美学总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特殊而又重要的部分,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外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多种多样,也决定了其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只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客观基础、需求和意义,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存在、发展变化并或多或少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的任务是把美学理论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之中,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因素相连,美的产生,是物化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美的感觉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文章试图论证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审美意识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加强审美意识在油画艺术教育中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力、鉴赏力与接受力,超越现实认知局限,提升创造性想象力和审美情感,形成审美自由心态和观念的重要途径.文章以美术专业的油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油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油画艺术教育中加强审美意识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审美意识在期刊编辑选择与加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编辑工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在一定的审美观照下,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来策划、编排刊物的。审美意识作为对现实审美关系中构成的主体因素及其与审美关系的研究。是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审美意识在期刊编辑选择与加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古诗词审美意识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与理解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以及审美引导的策略这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试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是在继承传统中国山水画审美取向的基础上,并对外来文化的吸取与包容,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家通过大胆探索创新,拓展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领域,极大丰富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从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它反应着特定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实施方法做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按照"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阐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形成,表现为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而由初级形式转变为成熟形态的过程.因而,所谓的"审美意识形态",其实际意义是"审美意识"的"形态",而不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在这样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外来的、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性无关的.这种认识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据,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文学实际.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培养学生拥有正确审美意识、形成正确审美能力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单单是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任务,在“五育并举”旗帜下,各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数学学科的严谨性、简洁性与客观性,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数学教师也要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美育与数学知识的契合之处,既要凸显数学教学的逻辑,又要彰显数学的美,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满足、更自豪、更幸福的学习感受.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任务是通过美教,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