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荀子·乐论》中曾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就是说音乐对人的教化是迅速而深刻的,它是靠对人的陶冶而不是靠外在的规范和限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和欣赏是音乐学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歌声     
窗外的那棵梧桐。在萧瑟秋风中飘扬起片片落叶,带来一丝寂寞和思念,耳畔仿佛响起了一首歌,一首深埋于心底的歌……  相似文献   

3.
邱华 《江西教育》2007,(5):43-43
当我刚来到这所小学时,尽管新学校的一切事物和人都是那样的陌生,但有着五年教学经验的我仍是初生牛犊,充满自信。谁知不久后,有一件事情就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你有没有注意过盲人的表情?车水马龙的街头,挨肩接踵的闹市,盲人的脸如一潭宁静的湖水,波澜不兴,是那样安详。眉头紧锁的。心神不宁的,恰恰是那些明眼人。  相似文献   

5.
美丽心灵     
我有一个朋友,是盲人。不是先天盲,2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最后命是保住了,却从此失明,只能永远地生活在黑暗中了。我总以为这种失明比那种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因为曾感受过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知道那种阳光刺眼的滋味。  相似文献   

6.
云崽子 《音乐世界》2012,(15):30-31
黄英市一个天生的歌者,她拥有者天籁般的噪音,歌唱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专门约在了酒店,黄英比想象中更娇小,诞生这个看似柔弱的女生,却拥有者大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点评:雨滴,唤起了作者内心久远而威严的记忆。开篇以一组工整的排比句入题.凝练而气势恢宏。作者的视野很开阔,旁征博引,从荆轲、黛玉到陆游,所列举的例子细致地表达了雨中呼唤这一主题。结尾的“雨,一直在下……”余音袅袅,仿佛也在聆听着回味着心灵的呼唤。  相似文献   

8.
朱彦体 《今日教育》2010,(12):32-32
尝试着用眼睛和心灵去倾听教师,是校长“理”出民主和谐校园的“应然”,过多地用耳朵和大脑倾听,是现时不少校长的“实然”。“实然”和“应然”之间的落差告诉我们,在现代学校内涵式发展尤其是校园民主文化建设上,校长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白驹过隙,岁月倥偬,诸事猬集,步履匆匆。在红尘飞舞、纷纭烦扰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容易忘记了与自己心灵的交流。忘记了倾听心灵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知识包括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说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同时又表现于活动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知识本身并不等同于能力,只有当知识可以灵活变通、灵活迁移,从而能够稳定地提高学生在某领域中的活动水平时,这种知识才转化成了学生的能力。写作知识和技巧纯粹是运用性知识.那种静态的描述性陈述性知识对于写作的作用极少或几乎无用。这正如一个学习游泳的人依靠游泳课本上的知识.倒不如多一点下水的体验。即使有游泳方面的知识,也必须在实践活动中,这些知识才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认真拜读了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给教师的建议》,感到本书中提到的问题多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实例及精辟的理论分析加以解惑,让人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2.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四川大地震之后,很多人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对孩子的灾后心理辅导上来;其实,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为其他种种原因而造成心灵创伤。对于这些幼小的心灵,我们该如何抚平他们的创伤呢?  相似文献   

13.
用心灵倾听     
大自然的声音千千万万,丰富又奇妙。你注意听过吗?你听见过小树苗长高的声音吗?你听见过桃花梨花开花的声音吗?在春风温柔的吹拂下,在春雨悄无声息的滋润下,小树苗“噌噌噌”地直往上蹿,不经意间,花骨朵儿“嚓”的一声咧开了嘴,你听见了吗?没听见?再仔细听听——不光用耳朵,还要用心去听。听见了吗?你听见过夏夜昆虫的歌唱吗?“口瞿口瞿,口瞿口瞿”,是蟋蟀在墙根下唱歌;唧唧唧唧……”,是不知名的小虫在草丛中低吟“;嗡嗡——嗡嗡——”小甲虫不甘寂寞,也哼起了小曲“;簌簌,簌簌”“,口兹——口兹——”是什么声音不明原委地此起彼应?哦,知…  相似文献   

14.
用心灵倾听     
坐在临街的窗前,面对每天匆匆流走的日子,内心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人流与车流,外面世界的喧闹让人的心灵变得麻木.上班下班,每天千篇一律地重复着的日子似乎已经让自己失去了往日的激情,生活的压力与工作的不如意让我烦闷不已.  相似文献   

15.
王会华 《师道》2011,(9):1-1
今年的教师节是休息日,我可以享受静静地倾听心灵声音的感觉。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地看书,静静地沉思。观看窗台上翠绿的花草,它们默默地吐露着芬芳,又悄悄地凋谢,如时光流逝、四季更替。郁金香花色的窗帘随风摇曳,换回了一点好心情,这种恬淡、祥和、宁静的生活是我想要的。  相似文献   

16.
心灵?什么是心灵?我的心灵又是怎样的?贫瘠的土壤、飘落的残叶、萧瑟的秋风……这就是我现在的心灵,本应该活跃着青春朝气的心灵,竟是这样一种萧条的景象,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心灵稻草     
11月8日晴"是谁/在这午夜歌唱/为我送来一缕温暖阳光/是谁/在这冷冷天空里/洒下一把温暖稻草/轻轻/落在我冷却的心上/为我挡去忧伤"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谁写的,我已不记得了。这些文字,让我读出的,是一颗孤独寂寞的心,漂泊在苍凉无涯的清寒里,漂泊在感伤忧郁的诗行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城市的绿色”和“乡村的绿色”对比的基础上.重点抒写了“心灵的绿色”。在作者看来.心灵的绿色是原生的,它茂盛地长在每个人的精神沃土上:心灵的绿色也是人造的.它就像一块等待开垦的荒山,只有辛勤地耕耘、播种、浇水、施肥,才会长出绿色.长出希望.长出甜蜜。因此.我们必须恪守心灵的绿色.因为恪守心灵的绿色.就是恪守我们的家园,恪守我们的生命。文章用语清新.富含寓意,值得品读。  相似文献   

19.
张咏梅 《福建教育》2005,(9A):17-17
什么是教师的智慧?我的亲历告诉我,用心爱孩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全部热情真正地去帮助孩子获得成长是教师智慧的核心。孩子天生就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他们有着向善的本能,如果我们做教师的能真正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以教师特有的人文情怀去关注每一个孩子作为人的发展的点点滴滴,那我们的教育就会充满醉人的生命的气息。  相似文献   

20.
戴红 《神州学人》2009,(8):24-26
作为我国第一位在高等学府任职的盲人教授,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她创意的“三V”教学法使学生在Verbal(词汇)、Voice(声音)和Vision(形象)三方面获益匪浅。熟练地操作、漂亮的板书、纯正的英文……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出自一位盲人!杨佳说自己从未觉得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站在讲台上,你就是一个老师。一个人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