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种族隔离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1978年巴基案后许多学者主张以“种族中立选择”入学政策实现种族教育平衡,这一政策的建立导致美国许许多多的教育改革计划的产生,并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2.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关于美国推迟参战,暂时奉行“中立”政策的原因,国内外史学界进行了长期探讨,各执已见.本文认为,其根源在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朝战初期美国对台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外交史上的“中立” ,是美国从建国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对欧洲战争或纠纷采取的基本政策。“中立”政策从其确立到历次施用都是为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服务的。它对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美国在建国短短 16 0多年后发展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时期,列强对华一度宣称“中立”,其实“中立”是炮舰政策的继续,是对中国政局出现新形势的暂时调整。“中立”政策是虚伪狡诈的,在这块招牌下,列强在中国两大敌对势力——清政府和太平天国之间,左右逢源,不断地扩大在中国的权益。事实上列强对于太平天国并未真正中立过,在后者失势时,更是不加掩饰地参与镇压,严重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6.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的领土和权益,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狗咬狗的战争。其交战的双方对中国来说都是侵略者。然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然置国家的主权和东北人民的利益而不顾,宣布在战争中严守“局外中立”并划定辽河以东为战区,任凭两个帝国主义强盗在我国东北的领土上火併。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罕有之事。本文仅就清政府当时推行“局外中立”政策的原因和结果,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战后奥地利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直到1955年奥地利才重新获得独立和自由。但作为一种附加条件,奥地利确立了永久中立政策。奥地利永久中立政策的确立与美、苏之间的冷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二战前夕,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不干涉国际事务,孤立于国际事务之外,以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但由于法西斯势力猖獗,世界和平日益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以罗斯福为代表的务实派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进行重新定位,努力排除孤立主义的影响,及时修改了不合时宜的“中立法”,加入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自冷战以来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 ,尤其是苏联的卫星国家东欧诸国的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从遏制政策、解放政策到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和平演变政策”,并最终成为美国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一项基本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处于美国对东欧政策转变的过渡时期 ,由于处于政策产生的发生阶段 ,政策内容的完善和影响还未进一步展开 ,所以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政策”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评辛亥革命时期的立宪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立宪派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它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虽同属一个阶级,但由于彼此经济利益的不同,和封建势力的联系有亲疏之别,因而政治态度显有差异。从一九○五年同盟会成立起,到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止,两派经历了一个“对立——联合——分裂”的过程。现分述如下。一、从对立趋向接近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主要是依赖政治上、经济上的封建性联系而得以扩大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1.
12.
四川哥老会在辛亥革命前已经很盛行,辛亥革命时,在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号召下,在同盟会党人的领导下,参加了辛亥革命,为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辛亥革命后,哥老会为新旧军阀所利用,逐渐走向反面,一直延续到解放,最后被人民所消灭。本文侧重就哥老会在辛亥革命时的情况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八五一年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使得英国这个早已把中国作为主要掠夺对象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很敏感的紧张起来。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爆发到失败,它狡猾地采用了干涉——不干涉(即“中立”)——干涉的反革命手法,而其中的“中立”政策则是其最狡猾而又虚伪的一招,对太平天国的失败不无影响。因此,分析英国对太平天国的“中立”政策,有利于人们看清侵略者的反革命本质,吸取太平天国在对待侵略者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同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假惺惺地宣布:“美国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表面上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没有立即参战。但后来大战接近尾声,美国又由“中立”到参战。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教材对此没有过多解释,下面从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史学界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开展了讨论。有的同志认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在客观上起过抑制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略谈些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一、为何“抑制或延缓”说不能成立 (一) 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抑制或延缓”作用,有的同志认为并不存在,因为这项政策宣布之时距“瓜分”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已一年多了,因而后来的政策不可能对先前发生的事情起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罗伊诉韦德案"后,堕胎行为在美国宪法中得到认可,但有关堕胎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本文从"罗伊诉韦德案"后的四位总统对于"墨西哥城政策"的不同作法及态度上入手,探讨美国国内堕胎政策对于其海外堕胎政策的延伸及影响,并且分析其中所反映出的美国政治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美国租借法案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8.
重评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前期的作为,以“勾结列强”“窃国”定论是不确切的。他获得权力是地主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按照各自的需要与原则主动授予他的。他对列强依靠中有自主,妥协中有斗争。袁世凯成为民国总统是历史合力的结果。这不仅是阶级力量对比的体现、资产阶级性格的表现,同时也是袁世凯由“忠君”到“叛君”转变的结果,是当时各种矛盾、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袁世凯的转变顺应了历史潮流,对社会进步、民族独立、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起到积极作用。不应由于卑劣的动机及以后罪过而予以抹杀。  相似文献   

19.
清川督赵尔丰,其镇压四川保路运动的罪行已是路人皆知的事了。但笔者认为,对辛亥革命中的赵尔丰的评价,尚有研讨的必要。本文拟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粗浅意见,以就正于大家。 一 赵尔丰是保路运动的推波助澜者 四川保路运动的轩然大波和护理川督王人文的支持态度,使清廷把镇压保路运动的指望寄托于赵尔丰身上。但夙以“屠户”著称的赵尔丰却一反常态,不仅未用兵镇压,反而同情并支持川民保路。 赵赴任川督途中,在给王人文的信里,就明确表示保路问题事关国权,理应为民请愿。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和越南战争结束这两件事,影响了美国战后近30年的整个亚洲政策,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对越政策是继续实行遏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