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德尔发现遗传学两大基本规律的原因之一就是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可见实验材料在生物实验中具有特殊作用。经过“优化”的实验材料也是生物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必要条件之一。生物实验课涉及到的材料很多,如何优化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1 实验材料优化的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总是从外部到内部,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合适的实验材料具有典型性、特殊性、代表性,它为学生认识生命现象、验…  相似文献   

2.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方法,是对各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异同及其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发现其本质及其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教学离不开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  相似文献   

3.
实行启发式教授法,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为革命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启发式教学,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进行。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实行启发式教学,也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基于这种看法,我们在关于“烷烃”的教学中,就对教材作了个别调整,先从甲烷入手,从实验开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启发学生总结甲烷的性质,使他们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了特殊的烷烃,并进而掌握烷烃的共性。第二步,让学生练习书写各种烷烃发生的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和裂化反应等方程式,从一般再列特殊地继续认识烷烃。事实说明,这样处理有利于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4.
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小学生的第一项学习任务就是识字,而字词都是抽象的符号,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就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这就需要:1.充分利用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帮助学生把字词和具体事物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第二册看图学词学句中“竹笋”、“黄花菜”是表  相似文献   

5.
运用“发现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银川郊区大新中学梁宏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是先认识事物的特殊性,然后上升到认识事物一般性,这是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把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学规律是学校教学过程中诸种关系的正确表述。它既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又反映了教学工作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是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统一与联系、相互依赖和整体性的认识飞跃。因此,教学规律问题也就成了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个具核心意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在这一理论领域中,已有不少著文归纳的“规律”或“基本规律”,少则三四条,多则二十条,或将原则等同于规律,或视认识规律与教学规律为同一,或从“规律就是关系”这一逻辑出发,以教学过程中诸种关系的阐述作为“带规律性的认识”,而对教学规律含糊其辞。可见,理论之丰富,观点之繁多,但教学基本规律问题并没有得到明确回答。本文就  相似文献   

7.
大纲要求学生“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 ,揭示了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客观事物的图式是完整的 ,而人脑的图式是残缺不全的。学习过程就是让大脑中的图式不断地按照客观事物的完整图式来补缺、完形的过程。这和作文教学特性是相吻合的。可见 ,学生的作文 ,从选材到立意到成文 ,经历一个“生活———认识———表达”的心理历程。因此 ,我们要根据作文教学的特点和教育心理规律 ,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 ,学会自能作文 ,从而摸索出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如何改进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质量,是改革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状况,使学生尽快掌握基础工具的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大胆实践。按照大纲要求抓住三个规律、两个结合搞好教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三个规律即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一、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识字。 1.通过看图或实物识字:看图识字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字词的方式。图画具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自然教学结构初探河北省石家庄教委教研室李进起小学自然是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学科,学生认识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课本,而是整个自然界。学生在自然课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必须符合人们认识的基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根据认识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中,过去我们只注重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从人体生理和机能变化的规律去研究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研究教学对象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随着体育运动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如何把心理学运用到体育教学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活动特点,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最,使之向更优化、更完整的方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所谓地理思维,就是人们根据思维的共同规律考察地理事物或现象,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揭示地理事物的内部联系,达到对地理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我在地理教学中,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逐步形成的过程1.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讲季风气候的成因,教师可问:“夏天游泳时,当你中午赤着脚踏在岸边泥地上感觉怎样?”学生说:“脚底很烫。”那么“入水后感觉怎么样?”学生回答:“混身很凉。”教师再问:“为什么岸边泥…  相似文献   

12.
自然课教学结构探析○刘枫(崇仁县教研室)小学自然是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学科,学生的认识对象不仅仅是自然课本,还有广阔的自然界。学生在自然课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符合人们认识的基本规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同时,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13.
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发展规律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是物理知识的基础和核心。只有抓住这个核心内容 ,才能揭示各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物理概念教学 ,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一、从实际出发引入概念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是一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要讲清概念就要从物理基本事实出发 ,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 ,或者进行演示实验的基础上 ,对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从而抓住本质 ,形成概念。例如 :“浮力”一节 ,首先提出 :木块放在…  相似文献   

14.
现行高中数学试验课本对椭圆第二定义采用了从具体事例入手引出一个新概念的定义的方法,这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讲授新概念的方法,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规律.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从认识事物的原型到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对事物认识的质的飞跃,妥善处理好这个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我在教学椭圆第二定义时,作了如下安排:1.自读推敲,引导启迪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例题及由此引出的椭圆第二定义,自己推敲这一定义的内涵及外延.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定义中有哪些已知条件?2定点、定直…  相似文献   

15.
浅谈电大实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一直从事电大化学教学工作,使我有机会从会议、刊物、资料和实验教学中了解到有关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的意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及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对电大的实验课教学的几点看法。一、要充分认识实验课教学的作用实验课教学是化学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器材,通过实验引起事物或物质的某种变化,再从观察这些变化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获得直接知识验证理论的一种教学手段。实验课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学生要把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及早的尽可能多的变成自己的认识,并进一步转化为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要使这种认识过程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普遍规律,即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事物的辩证途径。在电大教学过程中,做为形成学生的感性认识的“生动直观”大多是演示实验教学,而当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  相似文献   

16.
第三讲 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若干教学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来实现。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心。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师生的中心的工作。教学过程的规律是属于教育规律的第二层次的规律,它从属于全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然,教学过程的规律对教学工作来说,又是基本规律。本讲以教学过程的规律为纲,同时也涉及第三层次的规律,连带谈一些教学原则。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认识过程的一  相似文献   

17.
规律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化学教学规律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教师能否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本文对以下教学规律进行讨论。 1.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化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认识过程,它虽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但总是要受认识规律制约的,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化学教学遵循这一认识原理,把教学当作自有其客观规律的过程来研究,教师在  相似文献   

18.
一、“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离不开学,反过来,“学”离不开教,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学法,就是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生学会学习,最后让学生自己会学。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编后     
一、教学设计建议 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应站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思维方法和情感体验的角度去进行设计。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孤立地去接受苯的结构、性质,一定是索然无味的。如果教师能精心建构烷、烯、炔、苯的认知框架,使学生对“烃”这一客观事物有从“饱和”和“不饱和”迁移到“芳香”的认识过程,则能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方法和对事物进行对比,发现内在联系及规律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1 教学过程的组成具有明显的系统工程特征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及自然科学规律的过程。它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认识过程 ,因而它应该遵循认识过程的规律 ,即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同时 ,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必须调动学生在这一认识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 ,“教”与“学”是整个过程中最主要、最活跃、联系最紧密地两个因素。其主要特点在于 :(1 )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学习人类长期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