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阐释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探讨以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对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引导。认为图书馆的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应做到:加强对显性知识的序化组织与展示,重视用户自助服务;采取善待电话咨询、完善Web表单咨询、配合Chat咨询的思路,深化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重视人本管理,实现馆员与用户之间隐性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交互;强化参考咨询软件的知识库功能,以及与馆藏资源检索无缝整合的功能,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转换;发扬知识联盟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传统,走合作虚拟参考咨询之路。  相似文献   

2.
问答社区是一种全新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文章通过其与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在服务模式、用户对象、咨询内容以及用人政策的比较分析,提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应组建以咨询馆员为主体的专家团队、开展用户对参考咨询的评价、建立辅助性质的论坛服务等,以激发咨询馆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3.
"小人物"在用户参与型DRS模式中的"长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所谓的"小人物"泛指众多的图书馆用户.在图书馆信息咨询领域中,是指相对于图书馆咨询服务的那些专业咨询馆员、学科馆员而言的那部份群体.文章首先介绍什么是用户型DRS模式,然后论证这种"小人物"参与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符合长尾理论的三大法则,并论述了广大的图书馆用户(小人物)参与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后所带来的"长尾"效应.  相似文献   

4.
"长尾效应"在用户参与型数字参考咨询模式中的体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数字参考咨询模式下,由于人力资源和学科知识结构有限,咨询馆员在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服务范围、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上都受到严重的制约.如果使广大图书馆用户参与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将带来意想不到的"长尾"效应: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实现图书馆用户的自我价值;建设图书馆品牌;形成良好的知识交流圈.  相似文献   

5.
刘玉莲 《图书馆学研究》2011,(1):69-72,F0003
评量在图书馆DRS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图书馆DRS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交互过程、咨询馆员与用户互动过程之评量逐一剖析,提出图书馆DRS未来发展需要考虑图书馆DRS团队成员内部氛围及咨询馆员与用户交互的外部环境良性互动,建立健全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创新制度,实现整个图书馆DRS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评量在图书馆DRS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图书馆DRS团队成员知识共享交互过程、咨询馆员与用户互动过程之评量逐一剖析,提出图书馆DRS未来发展需要考虑图书馆DRS团队成员内部氛围及咨询馆员与用户交互的外部环境良性互动,建立健全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创新制度,实现整个图书馆DRS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存在着一条知识链,需要对链上存在的有内在联系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机制与组织结构的优化管理、知识问答仓库的建立、知识交流与共享等等.期望通过此链实现咨询馆员与用户之间知识资源的开发与交互,通过对合作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和学科导航系统优化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为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管理最佳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变化特征有:多种咨询方式相结合,以用户为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服务对象社会化,咨询队伍由馆员、专家、用户共同构成;促进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面临搜索引擎服务商的竞争,用户信息获取能力日益增强,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更新,web2.0技术的出现.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向信息共享空间发展,借鉴搜索引擎在线问答服务模式,纵向沟通与横向联合发展,构建完善的服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承继关系,提出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特征是对用户需求的智慧识别、对知识化资源的精确配置以及技术手段和人文理念并重的精准服务模式创新,进而从参考咨询服务理念的坚守与创新、知识内容建设积累、智慧化软件系统支撑、专业化馆员队伍建设以及多维融合参考咨询服务运营模式探索等方面讨论了智慧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传播学的角度谈咨询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中最活跃、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方面.而咨询接谈又是整个咨询服务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关键一步。所谓“咨询接谈”.又称“咨询洽谈”、“参考对话”.它是图书馆咨询服务中提出咨询的用户与负责解答的咨询馆员之间的对话,是咨询馆员(针对部分含义不清表达不当的咨询问题或自己不了解、不懂得的专业问题)与用户所进行的商议性交谈。  相似文献   

11.
跨系统或跨行业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横向共享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标实现的关键,是开展协同政务的基础,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保障。横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目前最主要的障碍是行政体制的制约和电子政务本身发展的影响。要克服以上障碍,须采取以下主要对策,即:建立既合作又竞争的共享机制,实行行政干预下的自愿共享模式,完善可互操作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汪琼 《图书馆学研究》2007,(8):46-48,23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间开展信息共享活动、分担共享成本、分享共享收益的群体行为。利益平衡是共享的基本原则。主导共享主体积极、主动地实现共享行为的是其内在与外部因素。共享制度体现社会信息公平获取的政府驱动力,共享需求体现了共享的市场需求驱动力。提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建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新思维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分析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特点、生存空间的现状、文献资源共享内容的变化,提出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观念应实现由协作向市场经济转化、由物理馆藏向虚拟馆藏转变的观点,并由此提出了通过重构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多种模式来实现资源共享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现状是实施机制创新的基础.对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图书馆共享机制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建立开放的共享组织及为共享发展提供监督保障和政策保障方面有所不足.我国有必要构建完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改革现有机制建设中的不足,建立与环境相适应、实践性强的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5.
1998-2009年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成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大军  王一琳  高波  周妍 《图书馆论坛》2011,31(2):43-47,110
1998-2009年,我国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对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模式类型、模式实现方式三个主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相关制度的完善和技术平台建设、用户需求和满意度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黄筱瑾  曹均  刘金玲 《图书馆学研究》2011,(11):97-100,F0003
如何解决好馆藏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整合,实现书目信息共知与资源共享是高校图书馆区域联盟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分析四川省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现状为突破口,提出借助商用系统助力区域联盟资源共享的新途径,构建了区域联盟资源共享平台架构。同时,文章还对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跨系统区域信息资源共享除了东部少数发达地区开展较好外,其他地区进程缓慢,或者尚未开展,这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极不相称。阻碍我国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对主要的共享障碍: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资金短缺、资源重复浪费严重、标准化进程缓慢、利益平衡机制缺失、服务差强人意、法律保障不完善等进行分析,目的是为制定我国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方略、充分开发利用区域信息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确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运用共享经济理论为国内当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提供优化思路。[方法/过程] 总结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从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在移动环境中的演进规律,基于移动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从共享经济视角剖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结果/结论] 提出双向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供需碎片、建立开放知识共享协同创新平台、完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的共享模式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JALIS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ALIS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主要有:大学城模式、中心城模式、教学联合体模式、高职高专模式和跨系统模式。在论述这5种模式特点的基础上,从共享理念、项目建设、率先驱动角度进行评价,提出JALIS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效率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回顾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沿革与发展 ,探讨了我国文献信息资源的布局状况 ;比较了垂直型、水平型和网络型 3种不同的共享模式 ,进而对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阐述 ,对馆际互借、联机检索和网络检索的共享模式进行了社会收益成本分析。参考文献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