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同志在《出版纵横》1993年第2期中指出:对“重复出版”的情况要深入分析。一种是“垄断销路”的重复出版,一种是与出版业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自由竞争”的重复出版,不能一概反对。“垄断销路”的重复出版,靠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协作,形成垄断的销路。你出你的,我出我的,不论质量、品位,各自“为政”。有一千种一定范围的垄断,就可能有相应的重复出版发生。出版社不必拼搏,坐着就能赚钱,使质量平庸、粗制滥造的图书上市。这  相似文献   

2.
粉碎“四人邦”以后,邦风,邦气为之一扫,书刊出版开始出现新面貌,读者爱看的书逐日增多了。但是,长期以来,“四人邦”形式主义的东西沿袭成风,流毒甚广。出版物内容雷同,千篇一律,重复浪费的现象至今仍很严重。一些出版部门习惯于从报刊上找选题,往往报刊上发表一篇什么文章,出版社就竟相出版一  相似文献   

3.
舆论蜂起的诱因重复雷同的出版现象历来有之。因为就某一个出版社来说,它本身的出版物是不会重复的,然而当众多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投入到社会,就很难免出现重复雷同的现象了。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同书异名通检》和《同名异书通检》两书所收集的几千种古籍,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各种形式的重复雷同版本。或全文翻刻,或断章取义,或改头换面,或节删易名。花样百出,不一而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重复”,是指不应该的、可以避免的重复;这里所说的“竞争”,是指健康的、公平合理的竞争。所谓“高层次”,只是相对而言。竞争,一般说来,是发生在较高层次,发生在第一线,新的时间新的空间里的事;重复,一般说来,是发生在低层次里的事。废话套话重复;人云亦云重复;芸芸众生重复;没有创见、你抄我的我抄你的重复。党的历史,只有一个,何至于一年之内出版上百种?成语词典,是关于成语的经典性解释,是立规矩的,而规矩只有一个,何至于一出便是几十种?不是说不能出版探索性、商榷性的东西,也不是说一点重复都不允许。恰恰相反,精粹的、经典性的“这一个”往往是从各种版本、各种争  相似文献   

5.
目前翻译著作中的问题,很值得注意。我国颁布著作权法以及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以后,翻译著作大为减少.有的出版社减少90%。但是,出版社为了取得经济利益,一些名著又重复翻译,甚至全集也有两种版本,使读者难以挑选;更有甚者,有的将旧译改头换面,或东一段西一段,择拼成新译;还有在版权贸易上,对一些畅销原著在外商面前互相竞价,抢购版权。 原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翻译家绿原在《出版广角》(1997.1)中著文《文学翻译工作浅见》,对翻译著作出版中诸多问题提出意见。他觉得翻译著作要有统一规划,分工负责。他说。前不久国内两个《尤利西斯》译本打官司,闹得在香港和美国都为之沸沸扬扬、有一  相似文献   

6.
做创新型的现代策划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版界近些年来似乎有一种通病:出书重复、雷同现象严重。据报道,自1978年至1996年上半年,有34家出版社出版了53个《红楼梦》版本,有38家出版社出版了51个《三国演义》版本,有23家出版社出版了27个《西游记》版本。其他书种也相仿,只要是投入低、预测不赔钱的,就放手出版。《红与黑》有16个译本,《简·爱》有7个译本,连《莎士比亚全集》,竟然也有6个译本。选题策划最怕无个性、无特色。一味地翻印,争抢出版资源,其结果只能导致出版的结构失衡,造成同类书重复、撞车,浪费出版资源,同时丧失一部分消费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大打折扣。解决此类低水平重复出版现象的办法是现代编辑要有敢为天下先、领先一步的创新意识。传统编辑只从事文字工作,是语言、修辞方面的专家,是某一具体学科的学者,是学者化的编辑,“来稿  相似文献   

7.
图书选题雷同重复出版之风日见其盛,且越演越烈,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曾严肃地指出,当前出版界也同经济工作中存在重复建设的毛病一样,重复出书现象相当普遍。 据有关资料披露,有的出版社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对处于公有领域的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重复出版尤为突出,特别是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全国有几十家出版社涉足,自1978年—1996年上半年,有34家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53个  相似文献   

8.
据《服务导报》报道,20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及播后的如潮好评,带动了同名小说的热销,一时间全国图书界开始“大炼钢铁”。还有不少中外名著。其版本重复之多,真让人如坠茫茫书海。 名著版本作为畅销的一个图书品种,被不少出版社看作是一棵摇钱树,甚至连一些根本不具备合格外语编辑的出版社,也在出翻译名著,其质量可想而知,拼拼凑凑,互相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上海译文出版社老总认为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 ,1 998年全国图书库存为 2 0 6 88亿元 ,1 999年为2 40亿元 ,2 0 0 0年这一数字又有所上升。图书积压已经成为困扰出版社的一大问题。按积压图书的属性可将积压归纳为以下五种。第一种是重复型积压。选题重复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各个门类、各个学科、各个卖点无不被多种同类图书覆盖。这就过分地加大了同类图书的市场投放量。例如 :当教辅类中的“黄冈热”“海淀热”升温时 ,很快就冒出了多个出版社多种版本的《黄冈考典》《海淀考王》等 ;电视机线路图类图书走俏时 ,立刻就涌现出多个出版社多种版本的《彩色电视机线路图全集…  相似文献   

10.
漓江出版社出版法国文学有着较长的历史,当它还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的副牌时,就出版过法国古典文学名著《保尔和维吉妮》和《阿道尔夫》,还有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这些名著的出版当时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80年代中期,漓江社正式挂牌后显示出勃勃生机,其时国内的外国文学出版也呈蓬勃上升之势;在法国20世纪文学的译介方面,许多文艺出版社都开始出了一些作品,但它们显得很零星很分散,选题也不够广泛、齐全。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深感外国文学出版工作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在系列化上下一些功夫,于是他提出了出版“法国20世纪文学丛书”  相似文献   

11.
四大古典名著:出版社争吃的祖宗饭阎京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重复出版。文学社、古籍社、文艺社、综合社争相出版,豪华本、普通本、简写本、绘画本版本繁多,书价十几元、几十元、上百元、几百...  相似文献   

12.
青海人民出版社函问:文化部《关于纠正文学类作品重复出版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凡重复出版的作品,都不得向作者重复支付基本稿酬。”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又,对报纸、期刊上已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出版时,付不付基本稿酬? 答 (一)关于如何理解对重复出版物不得向作者重复支付基本稿酬的问题。这里首先应当弄清楚什么叫重复出版的书。所谓重复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13.
在整顿之后,每个出版社面临着新的抉择是什么呢?一是出书质量要高;二是好书品种要多,印数要大;三是价格要便宜,薄利多销。哪个出版社能做到,就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反之,虽能热闹于一时,但终会在无声无息中消失。最近,四川巴蜀书社推出一套“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丛书共50种约1200万字。江泽民同志为这套书题词:“做好我国文史名著的传播普及工作,使其古为今用,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江泽民同志在翻阅这套丛书的时候还说:这套丛书很好,它不仅对于青年学生有用,而且对于大学、中学教师也很有用,甚至连有一定文史基础的上了年纪的人读一读,也很有好处。这套丛书精选了先秦至明清有代表性的佳作,以文学、历史为主,兼及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用现代白话文加以今译。比较通俗,可读性很强。丛书被国家教委列入中、小学图书馆(室)必备书目。从这套丛书联想到出版界面临的抉择,首先是出版者要出好书。多出好书是出版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标志,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巴蜀书社的这套丛书,好就好在是名著,出版的质量高,它的出版,使读者了解祖国优秀文化,了解祖国历史,帮助人民提高文化素质,激励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其实不仅是巴蜀书社如此。去年平息反革命暴乱以后,经过扫黄、整顿出版社,许多出版社端正了指导思想,致力于多出好书,一大批好书已经问世,如北京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6.7卷)、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企事业改革家列传》、辽宁少儿出版社的《五千年演义》、山东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出版大提速已是有目共睹。从过去“一年出两书”到现在“一日出两书”,出版社的出版速度已加快到令人咋舌的地步。四十年前,从发排到印刷出版,一本书大约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十年前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而现在已缩短至一两个月,甚至有的书从选题到出版仅仅只需要5天。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有人认为出版大提速是出版社盲目逐利引起的,并不符合出版的内在规律;也有人认为出版大提速是出版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适应,是出版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出版大提速现象到底应如何看待?它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在这样一种背景…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众多出版社争出各类畅销书、热门书,使得低层次重复出版严重,图书出版结构失衡。仅以成语词典为例,重复出版的势头多年来有增无减。对此,业内一些人士曾撰文对此种现象提出批评,指出成语词典出了数十种,实为过多过滥。另一方面,某些专科词典则因印数少而出版困难。在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于友先署长在谈到重复出版问题时也曾提到“成语词典出到70多种。”1996年,中国出版科研所在进行我国图书出版结构课题的研究中,对成语词典的重复出版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成语词典重复出版的程度比领导机关掌握的和业内一般人士所了解的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6.
千秋出版社     
《出版史料》2006,(3):48-49
姜德明《〈不惊人集〉的下落》一文的末尾写道:“在徐懋庸的旧著中,当以《不惊人集》最稀见……出版这本书的上海千秋出版社则不见史载,好像也没有出版过什么书。”姜先生这篇文章被编入他的代表作之一《新文学版本》,被编入任继愈主编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2002年12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足见此文的分量。弄清“千秋出版社”,至少可以对上录姜文予以充实。千秋出版社的社址设在上海卡德路153弄4号,1933年6月创刊文学半月刊《千秋》,金民天编、钱春浓助编。这家“千秋出版社”与鲁迅有过来往,1934年5月23日鲁迅日记载曰“午后得千秋社信…  相似文献   

17.
试论面向21世纪的选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晨 《中国编辑》2005,(4):36-37
在计划经济时代,策划并不占主导地位.编辑工作主要是围绕作者进行,大多数情况是作者写什么书出版社就出什么书。编辑也多以修改加工书稿为己任,即所谓的“坐堂编书”,工作重心主要是案头书桌。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图书与绝大多数商品一样,已由原来的短缺逐步变为相对过剩,加之读者日益成熟,图书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这就要求出版活动要由围绕作者转向围绕读者和市场进行.策划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孟超 《现代出版》2008,(2):64-68
引言 中国的大学出版社(这里指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成立,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出版处。他们都翻译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图书。从1949年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仅有所谓的“一个半”大学出版社:其中的“一个”是指1955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常听到读书人感叹:要想买的书买不到,不想买的书到处都是。 一位原先每月都要买一大摞书的朋友对笔者大发牢骚:“现在对书店的兴趣越来越淡。书不谓不多,装帧也趋考究,但一看重复雷同的脸庞,心头就有些恼火……” 的确,这些年,出版热门书籍可谓经久不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三毛的散文,明清艳情小说,梁凤仪财经小说,以至气功、易经、看相算命……尤其是1995年,众多出版社竞相炒起了“名著”——古今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