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和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正确认识传统武术的功能是关系到中国武术发展方向的关键问题。从教育、健身、表演、竞赛、娱乐、经济、政治等七方面进行了论述,目的在于揭示中国武术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武术的普及,各地陆续出现大量武校。为使其能更好地健康发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验调查等方法对武校产生的社会原因及武校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武校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沧州武术谚语。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隐喻是武术技能形成、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认知工具,使我们透过那些可感可知的形式,完成对武术精髓的深刻把握。在沧州武术谚语中,隐喻思维的渗透无处不在,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具象性、局部性、多样性、经验性。  相似文献   

4.
武术健身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政府组织创编的第一套民族形式的健身操,武术健身操符合学生特点、它是阳光体育的新载体,广播操是其主要的推广形式,通过对武术健身操的运动特点、结构、风格、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体会到武术健身操带来的健康与乐趣,使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为武术健身操在全国的推广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武侠电影的艺术性塑造,即:以宣扬武术文化为影片主题、利用真实功夫展示武术魅力、选用动作明星演绎历史"明星"、借助电影技术增强动作效果;继而分析总结了武侠电影的整体价值: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加速中国武术的推广和普及、促进电影产业和武术产业的共同发展,是宣传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旨在引导观众从不同视角欣赏和理解武侠电影,同时也希望对发展和普及中华武术运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角度看,武术既有形而下的存在,又有形而上的存在.形而上层面依附于形而下层面而存在.但武术存在的核心价值却是对武术形而上层面,即对道的领悟,技击是形而下层面中的关键性因素,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因此,有无技击属性才是判断是否为武术套路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中有利于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归纳、分析,认为传统武术在传授武术技术的过程中较为重视以伦理型文化为主的道德人格塑造,为促进武术文化全球化发展、帮助广大习武者更快地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必须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习武者的健全人格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对新化县各小学学校的梅山武术的课程设置、武术教学内容、武术教学计划、学生对梅山武术的认知、武术师资的状况、武术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调查来看,梅山武术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问题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现象,学生对梅山武术的认识存在偏差致使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梅山武术教育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持续性的教材和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  相似文献   

9.
武术服饰文化是介于武术和服饰之间的一种交叉性多元文化.武术服装承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体现一种风采.文章通过史料对闽南传统武术服装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其对传统武术和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的指导意义,并指出武术服饰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武术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始终无法突破全面大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因为武术的运动周期太长,缺乏趣味性;武术技击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实用价值降低;武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传媒的误导使人们对真武术有些失望;武术科研的迷失使其很难为武术发展指明道路。武术要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必须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的原因,出于统一的需要,秦在统一以前尚武之风强盛。统一后,为了巩固江山,统治者采取了在军队中倡武,在民间禁武的政策。秦军中的倡武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但民间禁武的结果却是复杂的,一方面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却是禁而不止的。角抵的出现、流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2.
当代高校武术教育过程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国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将文化与武技相融合,并将传统武术教学升华为一种“授技育人”的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传授真正的“人文体育”精神。才是对它真正意义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1(1):127-128,141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辨证的视角,阐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联系,从文化背景、存在的形式、价值取向及衡量标准等方面,论述了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依据体态语言学原理,探析了体态语言的内涵、价值,以及体态语言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并就武术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体态语言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的优劣问题 ,武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武术的发展应把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竞技武术融为一体 ,使武术这项优秀的文化遗产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16.
少儿阶段的体育训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让少儿武术爱好者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武术训练、更好地达到训练效果,笔者在长期从事少儿武术训练中,总结和摸索少儿武术的训练方法特点,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应在少儿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心理品质形成的成熟期上加强训练.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我国古代民间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表现在农村武术的空前普及和城市市民武术的迅猛发展.在乡村,私人习武和教授武艺者渐成风俗.在城市,市民习武和娱乐表演相结合,对抗性的角抵、手搏、相扑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全民习武的基础上,武术体系基本形成.宋朝内忧外患的政治格局以及骑兵的缺乏,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市民阶层的形成是武术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戏曲武打与传统武术一脉相承,在戏曲漫长的成长变化过程中,传统武术对其有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精、气、神、形"四方面,戏曲武打吸收了传统武术的精华,并加以创新,使之符合戏曲舞台艺术的特殊要求,在戏曲武打情境中得到了神形兼备的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19.
武功描写是武侠小说的标识,对提升武侠小说的品质,深化武侠小说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金庸小说的武功描写十分好看、耐看,具有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实理想,又能探求人生的哲理以及历史、社会的底蕴,同时还能衬托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作品的主题意蕴,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术运动是运动创伤的多发项目之一,就当前高校武术运动员创伤的种类、例数、与相关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供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