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9,(5):3-4
近期,由鞍重公司提供毛坯生产的国内最大8K90MC—C船用曲轴在大连重工&;#183;起重集团成功下线,并顺利通过德国劳氏船级社和韩国斗山柴油机公司的船检。这是辽宁省继50型、60型和70型曲轴成功研制后,在大型船用曲轴国产化研制方面的又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8,(8):3-4
被称为大型船舶“心脏”部件的船用曲轴研制开发,又取得重大突破。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所属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成功制造出国内第一根8K90MC--C曲轴,并于近期下线。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8,(5):5-5
继去年推出国内首台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车床,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自主生产曲轴加工设备的国家之后,我国重型机床生产基地——齐重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重数控)再次突破世界高端技术难关,站在了制造业的巅峰。  相似文献   

4.
王晓兰 《内江科技》2007,28(8):140-140
该文分析了我国发动机曲轴制造的发展趋势.由于高速、高精、高效的复合加工技术及装备在汽车曲轴制造业中得到了迅速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曲轴是内燃发动机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是内燃机中最难加工的工件之一.介绍了国内外的曲轴在生产制造环节中的强化工艺和机械加工技术现状,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对未来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研发联盟等网络组织的日趋紧密,企业能够获取和利用边界之外的其他参与者所拥有的知识、信息等技术资源进行创新活动,而无须拥有这些技术资源的所有权,因此如何突破企业研发边界获取异质性的溢出资源是企业创新中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本文从研发联盟中难以厘清且不断渗透的溢出资源出发,提出研发边界渗透性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分析了研发边界渗透性、惯例复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研发边界渗透性与企业突破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但是与渐进式创新的倒U型关系不明显,惯例复制强化了研发边界渗透性与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倒U型关系,同时还发现,由于惯例复制,研发边界渗透性与企业渐进式创新也呈现出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对如何促进企业突破研发边界性约束,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曲轴是发动机中关键零件之一,随着发动机趋于轻量化、结构简单化、性能优质化,发动机曲轴制造工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速、高效、柔性、复合化是曲轴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首先阐述了曲轴材料的选用方法和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曲轴加工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8.
资讯     
《今日科苑》2011,(3):5-7
<正>我国成功自主研发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大河报上海交通大学23日宣布,物理系李贻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成功研发一整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了国内超导带材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浩 《内江科技》2022,(8):13-14
本文通过对CDJY2500型五缸压裂泵的曲轴所受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实际工况下曲轴的应力动态分布情况,并建立了曲轴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影响曲轴最大应力的因素,得出曲轴轴颈处圆角的r、h、d与其最大应力直接相关,通过优化分析得出当d=194mm,h=3.5mm,r=6.5mm时,曲轴最大应力为163.72MPa。相对于普通圆角结构曲轴的最大应力下降了19%,优化效果比较显著。通过分析和优化,使曲轴自身的应力分布上更加的合理,从而为合理设计曲轴提供依据,为油田研发高效泵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饱和潜水技术是一种水下作业能力强、可持续作业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安全保障好的潜水技术,自主研发大深度饱和潜水成套技术与装备,对保障国家海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在原有300?m饱和潜水作业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向500?m深度进军.研发自航式高压逃生艇和外循式环控样机(图1、图2),实现了饱和潜水关键设备研制突破.攻克饱和潜水500?m深度舱室呼吸气体加减压控制、巡回潜水程序、潜水员呼吸阻力减缓、高压神经痛克服等关键技术,并组织9名潜水员进舱在51?Pa环境下停留176?h,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500?m饱和潜水陆基试验(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