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领域法学与问题意识相伴而生,在经济法学科内表现尤为明显,即经济法学的问题中心主义的特质与领域法学问题导向之特异性不谋而合。目前,经济法学教育培养模式趋向两极化发展,既有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横向模式,也有集中纵深领域之纵向模式,而两种模式却不约而同对经济法学基础理论予以选择性忽视。生源构成、学习年限、课程考核以及行政管理,为培养模式异化提供了制度性渠道,而就业导向则为关键因素。为此,应回归务虚的培养理念,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并彰显其方向个性,以实现经济法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学尚未定型的学科理论体系导致目前各高校在法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呈现出"割据"状态。过分差异化的教学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极大困惑,影响经济法学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不利于经济法学界构建统一的对话与沟通平台,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法学本科阶段的经济法教学应紧密围绕经济法学界业已达成共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尽量避免将学术分歧引入教学中。各高校应努力推动经济法学本科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漆多俊先生所著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是一部探求经济法最基本、最一般原理,研究各种经济法现象内在普遍规律的学术著作.该书在继承作者本人及同时代研究者成果基础之上,去努力质疑原有范式,探寻新思想,在我国经济法学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伴随我国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而发展起来,可以划分为创立阶段、发展阶段和迷惘阶段。由于早期引进和移植国外先进法律制度的需求,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形成了"输入型"的研究范式。由于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这种"输入性"研究范式不适应现实要求,并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研究近期的迷惘。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究应摆脱传统的"单纯批判"范式,建构性地提出中国关于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建构"范式要求我国的国际经济法学者协调中国利益与国际共同利益的关系,以国际视角研究国际经济法问题,并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5.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法学教材总量庞大,经济法学教材的选用却仍让人无所适从.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我国教材市场竞争机制的缺乏与经济法学学科范式尚未完全确立,而这一困境的消解则需要经济法学共同体以开放、竞争的姿态尽早促成经济法学的学科范式.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法教学改革中职业技能、职业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经济法教育中的法律职业技能教学与法律职业化思维的培养是进一步提高学生法律应用的技巧、思维、能力的首要手段,既能满足学生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需求,同时又切合了经济法学应用技能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都离不开对正确方法的掌握,经济法学亦不例外,经济法学一直试图构建一种包括研究方法在内的自证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创新对理论体系的构建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运用传统法学研究的方法对经济法进行研究并构建经济法学理论是非常必要的,但这对经济法学理论而言远远不够,必须走出原有研究方法的思维定势,寻求经济法所特有的非传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理论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学的总纲。研究经济法学必须研究经济法理论。如果没有深入地研究经济法理论,学习、研究经济法学就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本文只就经济法学科建设做一简要论证。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与经济法的研究对象和本质密切相关。在现阶段,关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讨论分歧众多,说明该研究在我国尚不成熟,其支撑理论仍待完善。目前,确定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条件尚不具备。随着经济法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经济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原则,研究终将完善并标示经济法学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理论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学的总纲,研究经济法学必须研究经济法理论。如果没有深入地研究经济法理论,学习、研究经济法学就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本文只就经济法渊源理论做一简要论证。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集团在我国的发展有其深厚的经济、政策及教育发展背景。基于经济学视角,交易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为职教集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在实践中还须遵循这些理论的基本规律,对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市场失灵的中国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市场失灵假设是经济法研究的理论前提。中国的市场失灵不同于西方,如果完全把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失灵假设作为中国经济法的理论前提,则会使中国经济法暗合着和西方经济法一样的应然逻辑,掩盖中西经济法的差异,误导对中国经济法的研究。而目前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中某种程度上正好存在这一倾向。中国经济法对市场失灵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只有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从中西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中去探寻,才能走出一条务实之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根本规律的认识,不断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涉外经济法的定位,归纳起来,学界有六种理论,即独立独门说、国内经济法组成部分说、国际经济法组成部分说、国际私法组成部分说、国际商法组成部分说和民法组成部分说。本文首先介绍该六种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后对其中的五种观点一一展开质疑,最后提出涉外经济法的归宿是国际经济法,并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整理学界的研究成果,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出发,梳理家族法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脉络,进而分析家族法的功能和作用,以传统家族法为研究视角,为现今法制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使其一些理论跨出了传统经济学的领域,扩展到法学领域,对法学分析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其对我国经济法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取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围家间旧的经济秩序的斗争依然是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的主要矛盾.但是,在经济正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矛盾和斗争的内容及形式都更新了。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把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作为研究任务,同时还应重视使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源于经济学家们在寻找、发现经济学基本规律时运用了科学的方法.而还原这个过程就是教育理论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们真正掌握这些经济学原理,教师应该使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模拟"成经济学家,按照经济学家们获得基本原理的科学路径,自己亲自去"探求"基本原理,重现理论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理论、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9.
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1990—2009年的金融深化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ADF检验、协整检验,证明了中国1990—2009年金融深化、金融脆弱、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过程中金融自由化一方面带来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金融脆弱,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法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法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主要包括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 ,确定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强调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统一。其新论述的关节点 ,一是党的执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二是确立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