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上提出了语文教师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所承担的重要任务,提出了语文教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从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广阔的背景上,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涵义,认为人主义教育所介导的人素质,人格、人精神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人素质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也是以追求培养完满的人格为终极目的,也应是科学教育和人教育的融合,既要养成科学精神,又要养成人精神。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一流人才,为世界所公认,究其原因,是以人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建飞 《教育探索》2000,(10):66-67
一 所谓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实际上,中小学教育中最不受重视的还是人文素质教育。其实,在教师继续教育中,也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即如何尽快提高我国教育者的文化、精神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教师继续教育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目前,在教师继续教育中,有这样一种不良倾向,即过分注重科学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而忽视提高教师思想品德、审美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即只要发展科技素质,而忽视发展人文素质。这是一种忽略教师继续教育长远社会价值的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方面。人文知识包括历史、艺术、哲学、文学、美学等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的道德、情操、品行、精神等,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根本,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培养人文素质,旨在从学习人文知识入手,达到人文  相似文献   

6.
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指政治、经济、文化(文史哲)知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价值观念体系、责任心和创造力,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爱。大学生是学生,也是要走向社会的社会人,他们理当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具有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一、大学生不良现象击中高校德育的软肋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精神空虚,缺乏动力,不求上进;不比成绩比消费,不讲朴素讲阔气。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与主流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股暗流。不久前,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道德课”的报道说:从1996年夏以后,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目前已有近400名完成学业,但其中…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大学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的理解,现在主要把它定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尽管有专业差异,但作为社会的实用人才是毫无异义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学生就可能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的目标不但是造就知识成人和技能成人,更是造就精神成人和心灵成人。但如今的大学某种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精神的丧失。其一,功利化倾向。在我国人们习惯于思考人伦日用问题,“经世致用”成为中国文化的内在传统。当然谋生和工作都是必须的,而在此层面之上纯粹的学术研究和探索,则在现实功利面前变得没有意义和软弱无力。其二,实用化倾向。培养人才的实用化,使得大学把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大学在某种意义上与技校、高职的本质区别逐渐模糊。大学作为大学的特质:追求纯粹知识和纯粹真理的乐趣,研究高深学问、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培养高层次和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均弱化了,“实用”成为大学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与高校政治人文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人文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品德,以及创造性思维和应变能力等。必须改革政治人文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高校政治人文理论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首先需要教师形象的塑造,这种塑造需要教师从师德、师风、师表三方面塑造,形成立体的教师形象;其次是课堂上实时的人文素质教育监控,从而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立体的教师形象并配以课堂上实时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使学生产生良性的人文认知,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优秀青年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杨栩  刘越 《教书育人》2001,(8):11-13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后备军。以往在高等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误区,即认为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使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环节薄弱,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江总书记讲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素质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加强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提高大学…  相似文献   

12.
梁倩 《现代语文》2009,(1):158-160
人文素质是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对人类对民族的关注与责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高校历来是人文精神创造、融合、升华的重要阵地。令人遗憾的是,日前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普遍的缺陷,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可人文素质却严重滑坡。  相似文献   

13.
刘晓文 《文教资料》2006,(27):12-13
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教师的敬业精神、道德水准、为人处事的方式等,都对学生有着直接、广泛、全面的影响。作为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关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教学规律,有机地将体育专业教学与人文素质的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语文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师理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主导者和示范者,应努力做到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以良好的心态教育人,以深厚的功底吸引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信念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转变信念,优化课堂教学,探索英语教学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毛明香 《现代教育》2014,(11):118-118
所谓"人文素养",从其字面上可以拆解为"人文"与"素养"两个词语,其中的"人文",可以理解为"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等;而"素养",则可以理解为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人生哲学等。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人文素养,更注重人的感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着重于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从而体现出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学科的思想品德课,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造就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通过知识和环境的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重点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课的生长点就在于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而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基本宗旨就在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立"的现代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毅 《陕西教育》2005,(12):27-27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人对为人师的理解,“素质教育”是今人对为人师的诠释。它们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教师的任务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成为“匠人”。一、加强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学物理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无论是古代的四大发明、《墨经》中关于力的描述——“力,形之所以奋也”、著名的回音建筑——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天心石”、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等,还是现代的一箭多星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超导体研制,都足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