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袁圆 《学苑教育》2015,(1):37-37
语文素养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陌生阅读,掐准阅读的"中枢点";激情设趣,打通阅读的"开挖点";对话活动,深挖阅读的"推进点";留白余韵,扎好阅读的"收束点"。这"四点"阅读教学策略,促使师生之间与文本之间达到不加雕饰的默契,使学生达到凝神思索、自省自悟...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阅读教学《一个深夜的记忆》为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握住说读、赏读、悟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情悟理,领悟诗中丰厚的意境,深刻的意蕴,能大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表扬学生,让学生觉得有"功";多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有"味";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觉得有"用";多关心学生,让学生觉得有"情"。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语文语言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悟水乳交融地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动"语文课堂: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心动";多角度朗读,让学生"口动"。创设问题,让学生"脑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动";读写结合,让学生"手动";从而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相似文献   

6.
阅读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这些课堂内识字、学文、悟情、悟理,学习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让学生乐于上阅读课,在阅读课上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唯有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无论是语言、内容还是结构、意境,都是美的结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美,反复诵读体验美,入情悟理鉴赏美,以理导行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陈少玲 《考试周刊》2011,(10):168-169
物理教师在概念、规律教学中,要会咬文嚼字,抓住文"理";在实验教学中,要会刨根问底,抓住原"理";在思维教学中,要会搜索,懂得用"理";在习题教学中,要会规范,抓住条"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要扮好"导演"角色,创设情境,诱发情趣,激发"表现欲";以"爱"和"激励"为主导,激发"乐学欲";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激发"创造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培养他们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本体价值,既要引领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培养语感,又要在促进学生“言”、“意”互转,“情”、“理”交融中,学会积累语言材料,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可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11.
施建平 《考试周刊》2012,(25):41-42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激励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从而发现他人,发现自我。叶圣陶先生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在指导学生朗读悟情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在读中悟知、悟情、悟理,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  相似文献   

14.
严海滨 《考试周刊》2011,(75):63-6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的广泛实践,把阅读课堂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场",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对话活动",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师们的教学共识。新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活动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潜心会文的心语交流,阅读者披文入境、入情,缘文释道、悟理,从而完成一次解读文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必然选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优势的发扬光大。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根据小学教材的特点,提倡读悟结合,重点训练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同时,教师要加强指导,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多读读,多想想,以读感知,以读悟情,以读悟理,以读悟道,养成边读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要让学生直接感知语言,让他们充分地读,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渗情,并形成语感。教师可以采取形象感受、比较朗读、品析关键词句、多样化朗读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找准切入点是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忽视切入点的选择""重复相同的方法切入""静止孤立地切入"等问题。在阅读教学切入点选择中,我们应抓住"五定",即目标指南,切入"定向";学情导航,切入"定位";文章指路,切入"定点";生活渗透,切入"定情";教师把关,切入"定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切入点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但根据这"五定"可以使切入点选择更有效、更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抓住情感的激发点去"以情激情""以情带情""以情悟情",学生才能"动之以情""悟之以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深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深"入教学目标、"深"钻文本和"深"入了解学生。但同时也要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和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设计有效提问,彰显教学之"深";顺应内在规律,突破教材之"联";把握课堂节奏,回归教学之"浅"三方面论述了"深入显出"的教学策略,以期能使语文教学既能"走进去",又能轻松"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邱永清 《教育》2014,(8):71-71
教师自身的基本功——范读很重要。在课堂上,只有通过教师的范读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化朗读,将他们的情感引到文中时,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鼓励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将课文读得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并且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