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目批评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批评,由于体裁的限制,它不能就某一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而只能简明扼要,力求明确地进行评介.在这一评介中,对图书价值的阐发,必然要受到主客体双方的双重制约,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说:"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它们起因于有效地和不断地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  相似文献   

2.
蔡总编: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有的观众批评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快成"一家讲坛"了.对于这个问题,《百家讲坛》的编导说,只要观众喜欢,收视率不减,就行.  相似文献   

3.
刘瑞霞 《大观周刊》2011,(19):166-166
前一段时间.班上来了位新同学.成绩是我校一年级四个插班生里最差的。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隐约感觉到这个孩子有点特别.眼睛挺大.目光却很呆滞。我及时向领导及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才知道.这个孩子不仅仅是成绩差那么简单.还得了一种奇怪的“富贵病”——不能说、不能吓、不能批评,情绪稍有波动就会诱发那种特殊的病.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文章中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现在有些记者理论水平差,对专业没有深层次的理解等等。我认为,与其说这是批评记者,还不如说是对搞新闻学术研究与传播的人们的一种批评。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具体来讲,没有能真正满足记者需求的理论文章和学术活动,记者又从哪里学习和提高呢? 前些天看到有人这样评价我国的两家新闻传播类刊物,说一家有学术而无思想,另一家有思想而无学术。当然,学术和思想是任何一本理论刊物的支  相似文献   

5.
批评报道贵在事实准确,言之有据。但我认为光这一条还不够,还应配以评论,言之有理。近来我研究了一些批评报道,是凡影响大、效果好的批评报道,大多能配合消息,适当加上编者按语、编后话,以至短评、评论等言论。这种做法,对深化主题往往能起到极好的作用。就事论事地批评某些现象,往往不能给人们明确的提示,有的还可能带来副作用,这就需要编辑人员对批评稿件加以说  相似文献   

6.
"很黄很暴力"事件最大的意义在于,网民们敏锐地抓到了这个典型的谎言,及时地放大了其荒谬之处,使人们看到一些宣传的虚伪和非人性. 一位不幸的13岁北京女孩,被央视<新闻联播>作为整治网络视频的宣传工具,说出了"很黄很暴力"这个2008年第一个流行语.网民们恶搞此事时以暴易暴,使得被宣传机器伤害过的未成年人再遭伤害,尴尬之中难以继续.其实,这件事情以讨论网络暴力和未成年人保护收场,浪费了资源.这件事最大的意义在于,网民们敏锐地抓到了这个典型的谎言,及时地放大了其荒谬之处,使人们看到一些宣传的虚伪和非人性.  相似文献   

7.
每当我看这幅照片的时候,总要一次次地把目光从照片上移开,我无法长时间地注视这样一个残忍的画面而无动于衷。这是一幅描写杀戮的新闻照片:两个黑人士兵正贴身"零距离"地枪杀一名同肤色的男人。它的文字说明如此简短:"九十月份发生叛乱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叛军处死一名有掠夺嫌疑的人。"这句一字不能删的文字,语气就像"九十点钟微风拂熙的海滩,约翰正和他的女朋友一起散步"一样冷静和平常。是的,对于这个从未停息过战乱和流血的世界来一说,这样的杀人画面因每天重现而变得平常,只是因为法新社记者Georges Gobet冷酷而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瞬间,只是因为这张照片获得了今年第4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突发新闻组照一等奖"而在这世上广为流传。对于摄影界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瞬间;而对于世人来说,这是一个悲哀的瞬间。我想,面对这样一幅照片,哪怕你的眼光只是心不在焉地轻轻扫过,就会在瞬间被画面中被处决者的眼神所击中。这是怎样的一种眼神呵!在生命即将被强行剥夺前的刹那间,眼中的惊恐、绝望,以及看到拍摄者(旁观者)后的鸣屈和求救,一个生命在即将消逝前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  相似文献   

8.
孙士生 《兰台世界》2006,11(13):68-69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科学评价,不是单纯的审美享受,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捧之上天"或"按之入地"都不符合促进创作、引导接受的批评目的.鲁迅说:"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1]成仿吾也指出:"像真的文艺作品必有作者的人格在背后支持一般,真的文艺批评必有批评者的人格在背后.他对他的对象,也像创作者对于一切的现象一般是很公允而沉着的".[2]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就是这样,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真诚人格.他说:"我的文章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但每一句话必求其合理且比较接近事实.文章若毫无可取处,至少还不缺少‘诚实"[3].解读沈从文的批评文本,这确实是一个诚实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9.
如今,公民法律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由于舆论监督报道而成为被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减少新闻官司,更好地保护媒体自身,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报导模糊了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批评对象的名称被处理成"某超市"、"某企业"、"某公司"等,采写舆论监督报道的记者也用化名、笔名.这样做的原因不外乎怕惹麻烦,怕官司缠身等原因.殊不知,被批评对象名称淡化了,舆论监督也就失去了针对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被批评对象也就不会感到如芒刺背.记者隐去了其名,看似明哲保身,实则失去了直面真实的勇气.可以说,这并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记者的法律意识,使舆论监督报道更加客观,更加准确,才是媒体自我保护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屈超耘 《今传媒》2007,(4):31-31
几年前,有位姓何的先生在南方某著名周报发表《"新闻炒作"里有些什么"学"》,严肃批评了传媒领域的炒作歪风.对此,我是赞成的.但遗憾的是,这位何先生在批评新闻炒作时却把其和新闻策划画了等号,说炒作就是策划,并且形象地比喻"后者是前者的学名",还说实际上"王主任就是王五娃".这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1.
"人肉搜索"无疑是当下网络最炙手可热的名词。目前,由人肉搜索代言的"公共批评"与"网络暴力"争论不休。本文试图分析其"公共批评"的成效及"网络暴力"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引导"人肉搜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批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这几年因为不准确的批评报道引起的新闻官司也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是被批评者讳疾忌医、无理取闹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批评稿件不准确或不完全准确引起的,值得编辑记者引以为鉴。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批评报道要注意准确性: 一是事件本身真实准确,这是批评报道的基础。不真实就谈不上准确,但即使新闻事实本身是真实的,也应注意其准确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可以说,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事即使有,也很少,大部分事物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在一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其中某一个方面更突出而已。因此,在批评报道中对事件的定性要准确,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不要无限上纲,脱离事件本身的范围和程度;二是不能以偏概全,不因失误抹杀成绩,不能批评某一个人就把一个人说得一无是处,不能批评一件事就把一件事中的积极因素抹杀。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天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14.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不失为打破当前批评报道沉闷局面的一剂“良方”。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把批  相似文献   

15.
如何限制警察,慎用暴力,限制他们职业性的不信任他人从而造成对于他人的侵犯,这是首先需要严谨考虑的。这也不能仅仅通过教育,而需要有一些看得见的手段、机构,来避免警察使用不正当的暴力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4)
“只要符合事实,为什么不能发?”这里的“发”,指发表批评报道。你道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上任3天就下达了“新闻监督令”的山西省长治市的一位领导。这话是他对当地媒体诸多批评中的一条。他的其他类似批评也都尖锐直率,但在我看来与这条一样,均不无天真  相似文献   

17.
"新两个凡是"是上届政府的最大改革遗产。评价政府工作成绩,要看政府少干了什么李克强说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这是最实在的一条改革城镇化千万不能弄成四万亿的翻版,政府要对自己进行改革,减少自己对农民的捆绑老子在《道德经》里就说过,"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执政者当牢记  相似文献   

18.
张元飞在《山西档案》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是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一种体现,但这种监督和批评一旦过当,就会变成网络暴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如果创建一门"改革学"来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史,实事求是地回顾,科学理性地阐释,就应该既看到成就,也指出不足。就出版界而言,这不足之处,用一个新符号来表述,某种意义上存在一种现象,或可称为"浮华时代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人问我,你对中国目前和未来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暴力,包括街头暴力、群体暴力、家庭暴力、语言暴力乃至对某些动物品种的暴力画家陈丹青1992年第一次回国。有一天,陈丹青走在上海街头,突然看到两个不小心撞了自行车的人开始打架,其中一个人在厮打中发现自己的手表落地,然后捡起未仔细看看表针是否继续走动,接下来把手表放进口袋后又不顾一切地扑上前继续"战斗",围观的人们面无表情,没有人报警,也没有警察前来制止,这让多少年没有看到这种景象的陈丹青看得八迷,他开始莫名其妙地热泪盈眶:"那一刻,我才真正确定我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