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初志贤 《新闻三昧》2004,(10):17-17
4月26日,京华时报为庆祝创刊三周年刊发了一则“5000元大奖征集广告语的活动启事”,启事上的活动日期为“即日至5月28日”。为加强宣传效应,启事要连续刊发一个月。按说宣传活动本身无可非议,问题是启事中的“即日”刊发了几天都没有变,导致“即日”一词就犯了时间错位病。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编》2007,(1):25-25
“启示”与“启事”是混用频率较高的几个词之一。近年来“启示”、“启事”混用呈增多趋势。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就有100篇“更正启示”。过去许多文章探讨了两者误用的原因和区别的方法。但为什么两者误用还这么严重呢-除了用者不注意和同音字容易混淆之外,我们觉得过去  相似文献   

3.
贵刊2——3期合刊19页张菊生同志文,笔者不以为然,认为“夺取冠军”完全可以写作“夺冠”。“冠”有二音,“衣冠禽兽”音“guān”,作帽子讲;“勇冠三军”音“guàn”,作超出众人,位居第一讲。从“勇冠三军”一词我们就可以看出,“冠军”就是在古时三军中的位次、名次居第一的人,因而“冠军”是可以拆开来的,它属偏正结构。“夺冠”可解“夺第一”。解词应该用该字在特定词中的意义来解释。“魁”字有“汤勺”之义,“夺魁”难道是“夺汤勺”吗?  相似文献   

4.
2000年12月25日 ,离新世纪的钟声敲响还有6天。《光明日报》在一版刊登了一则颇为引人注目的“启事” :《本报今起实施新的版面安排》。“启事”中强调 :“新的版面安排 ,将进一步体现面向知识分子的独特定位 ,加大教育、科技、文化、理论的宣传力度 ,发扬知识密集性、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的传统风格……”如果该报的这一理念真正能在办报实践中体现出来 ,那必将成为一份受到知识分子喜爱的报纸。我尤为感兴趣的是其中“独特定位”四个字。进入新世纪后 ,新闻同行们议论得较多的有两个话题 ,一个是报纸的“定位”问题 ,另一个则…  相似文献   

5.
翻开各种报刊,常常看到“更正”、“重要更正”一类的启事,简直形成一股“更正风”了。为什么要“更正”?无非是因为以前播发或刊登的新闻、文章有错误,需要改正。有错误的报纸、刊物和书籍印好发行出去,早已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有些读者看不到这些“更正”启事,不良影响就根本无法挽回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在提高质量。希望新闻战线上的同志们,以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千方百计减少差错,切实杜绝各种错误,少来些“更正”。  相似文献   

6.
汨、汩古义相近,在古籍中常可通用,但现代汉语中已有明确区别。两字左面均为水旁,右面一为“日”,一为“曰”,字形十分相似。 汨,音mi(秘),水名。源出湘赣交界处,后与罗水合流,称泪罗江。战国时楚国的三阎大夫屈原,因忧国忧民而又自感回天无力,愤而投汨罗而死。从此,这条江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汩,音gu(古),常用来形容水声或水流的样子,如韩愈诗“汨汨几时休,从春复到秋”。由水流的迅疾可引申比喻文思的畅达,如说“笔下汨汨而出”,其意同“文思泉涌”。由水流的喧嚣又可引申比喻世事的纷扰,如“…  相似文献   

7.
随想三则     
一、“启示”与“启事”报刊登“启事”可说是“家常便饭”。如“征稿启事”、“更正启事”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常用的词,也常常被搞错,“启事”写成了“启示”。出现这类差错的原因,大都是没有从词义上搞清“启事”与“启示”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国庆”二字本来就有庆祝之意,为何偏要写成“庆祝国庆”呢?这样一来显得画蛇添足,反而不伦不类了。如果写成“庆祝十一”则是正确的。很多招聘广告上写着“招聘启示”,如果和报纸上经常刊登的“寻人启事”一对照,显然,“启示”应更正为“启事”。不少信函、名片,甚至报刊的广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电挂”和“邮编”字样,令海外华人纳闷,因为这种简写方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25日,上海解放日报在醒目位置刊登启事:“在1985年12月31日以前,投寄给本报的稿件已见报而迄今未收到稿酬者,请向总编室写信,以便及时补发。”启事登出两个月后,报社共计接到通讯员、作者查询稿酬的来信180件,查询稿酬267笔,查明确系漏发的有232笔,并对漏发的稿酬全部进行了补发。5月25日,解放日报又专  相似文献   

10.
被当地人称为“上賨”(音同从)的一连串奇特而复杂的非法集资之祸,正在改变着云南泸西县的社会风气和经济形态,因为非法集资在那里的广泛蔓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变得非常混乱  相似文献   

11.
国内有些新闻媒介,继今年2月14日宣传“情人节”之后,又将4月1日的“愚人节”渲染得火红。一家报纸,在4月1日那天,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愚弄”读者。反响最大的是一条开计划生育政策玩笑的新闻,鼓吹“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优生观点”,引起许多读者的疑惑和不满。这家报纸后来不得不刊登启事,承认自己如此动作“不严肃”。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明日报载文批评“烟草文化”现在,许多东西都与“文化”挂钩。最近,又冒出了一种“烟文化”。光明日报6月15日第3版刊登《“烟草文化”也要“热”起来?》一文,批评目前有人提倡“烟文化”。文章讲:近日看到一则“烟文化”研讨启事。吸烟干国民健康有害,把“烟...  相似文献   

13.
我最近一直在玩“抖音”.“抖音”是今日头条孵化的产品,主打长度为1 5秒的音乐创意短视频.上传短视频的人,或者跳个舞,或者对个口型,或者搞个怪……再跟“抖音”里提供的音效和动作特效结合,看起来挺搞笑. “抖音”是团队里的小伙伴介绍给我的,她因为想写“抖音”的稿子,下载APP体验了一把,然后在团队里做了推介.  相似文献   

14.
南京《现代家庭报》今年第一期一版,新任主编在《以报会友谢天下》一文中敬告读者:“……每月奖励一些提意见、提建议提得好的读者……今年各期如有差错,第一个为我报指出者,每处或每字奖三元。”另据报载,湖南株洲《新闻图片报》刊登启事:本报采取“读者参与”的办报方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5日,上海解放日报在醒目位置刊登启事:“在1985年12月31日以前,投寄给本报的稿件已见报而迄今未收到稿酬者,请向总编室写信,以便及时补发。”启事登出两个月后,报社共计接到通讯员、作者查询稿酬的来信180件,查询稿酬267笔,查明确系漏发的有232笔,并对漏发的稿酬全部进行了补发。5月25日,解放日报又专门登出“小启”,除如实公布“查漏”结果外,还向写信查询补发稿酬的通讯员、作者表示感谢。解放日报对稿酬工作如此重视,并且不怕揭短,公开进行“查漏”,这种精神很值得称道。报纸一年发表稿件上万件,漏开几张稿费单,似乎是难免的。解放日报的可贵之处是,它并没有因“难免”而心安理得,而是公开加以纠正。这说  相似文献   

16.
去年冬,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吴礼明诉上海郊区报社的“新闻官司”。这是一起侵害名誉权的讼案。《上海郊区报》在一则启事中说有一个“自称吴礼明者”假冒本报记者行骗,吴礼明认为这则启事损害了自己的名誉,诉至黄浦法院。黄浦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吴的诉求。吴不服,已上诉至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本案对新闻工作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担任新闻记者职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据吴礼明在上诉中称,他“至今”“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从未有一天离开过”,共在9家报刊担任记者、编辑,在“离开郊区报后”,也“一直在新闻工作岗位上”。本刊未及一一核实,若吴所述与事实有出入,有关单位可来函说明之。现将有关材料刊登于下,有删节处均于注明。  相似文献   

17.
“瑴”与“(■)”一笔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瑴”音jue,双玉谓之瑴。《说文解字.玨部》注曰:“瑴,玨或从(■)。”《左传.庄公十八年》中云:“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穀、马三匹,非礼也。”晋杜预注曰:“双玉为瑴。”唐陆德明释文:“瑴音角。字又作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云》云:“二玉相合曰瑴,此玉常合生故也。”《国语.鲁语上》:“(僖)公悦,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三国吴韦昭注:“双玉曰瑴。”“(■)”音ku,意为未烧的砖,即砖坯。《玉篇.土部》云:“(?),墼土也。”宋李诫《营造法式.总释下,塼》云:…  相似文献   

18.
单丹兵 《出版广角》2016,(24):49-51
对现代编校工作而言,电子版原稿编校比手写原稿编校更具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近(同)音词错误的出现.文章通过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搜集的近音词错误、同音词错误和同音词使用趋势典型案例,逐一剖析如何联系上下文内容排除编校工作中的隐形“地雷”,避免相关错误产生.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5日,广西某报刊发了《解放军胜利进城百色人弹冠相庆》一文,是该报策划的“见证广西解放特别报道”中的一篇。该文见报后,一些读者打电话到报社,对文章的标题提出质疑。后来,该报刊发《更正启事》,向读者致歉。这个标题为什么受到质疑呢?问题出在“弹冠相庆”上。  相似文献   

20.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反映《江海晚报》春节不休刊,对读者负责的事儿。 在春节前夕(1月21日),《江海晚报》在头版显著位置登出了一则不寻常的启事:“本报春节正常出版”,内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