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性问题是探索型问题中的一种典型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探索的方向是明确的.探索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存在;另一种是不存在.一种方法是直接求解法,就是直接从已知条件人手,逐步试探,求出满足条件的对象,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解法;另外一种方法是假设求解法,就是先假设结论存在,再从已知条件、定义、定理或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若得到和题意相符合的结论,则假设成立,结论也存在;  相似文献   

2.
探索型问题是指一种具有开放性或存在性问题,这类问题的题设、结论或解题方法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解决一个探索型问题要求学生经历一次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索型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研讨性、应用性的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介绍探索型问题的几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4.
探索型问题     
探索型问题普遍存在于数学之中.探索型题型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型而言的.是“问题解决”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题型.和常规题目相比.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形式新颖、格调清新.它根据已有的知识素材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探索性问题是指题中没有给出完,整的条件式明确的结论的问题它是开放性.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有条件探索型、结论探,索型、存在探索型和决策探索型等五种类型.由于这类问题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题型新颖解法灵活多样因此解这类问题,,,,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要经过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猜想等,才能得出解题思路和结论,本文拟通过实例来阐明这类问题的一般解法.条件探索型1 条件探索型问题是指仅仅给出给定的结论要求探求此结论成立应具备的充分条件,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从结论.:出发执果寻因逆向推…  相似文献   

6.
在给定条件下,判断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的问题,是探索性问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复习中较热的一种题型,由于这类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不确定,从而解题的思想与方法也不易直接察觉和掌握,所以熟悉和掌握这类存在性问题的解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归纳了几种探索方法:  相似文献   

7.
旋转问题中的探索题,是指命题中缺少一定的题设或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经过推断、补充并加以证明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的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再加上题意新颖,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数学能力,从而使它成为中考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一、结论探索型结论探索题,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是给出条件而无结论或结论的正确与否需要确定.解  相似文献   

8.
探索规律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观察、分析若干特殊情形,探索规律;再归纳猜想出一般性结论;最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鲍晓云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5):76-78,82
探索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探索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着重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探索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探索性问题又称为开放性问题,一般可分为条件追溯型,结论探索型和存在性判断型等等.本文对2003年新课程卷的一道高考选择题的各选择项成立的条件进行一种探索,笔者认为这类探索有助于所学知识(向量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张赋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76-177
探索性问题有别于通常的习题(常规问题)。这类问题中,条件或结论之一部分往往未明确给出,要求我们根据条件去探索不明确的结论或不唯一的答案,或者由结论去探索未给出的条件。这类问题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要求我们的思维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从解题过程来看,较少有现成的法则和套路,较多是分析、探索和创造。但就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探索性问题而言,在解题策略上还是有一些规律可以总结和研究。本文把探索性问题小结为四种类型,通过下面例题,浅谈它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2.
赵春祥 《中学理科》2004,(10):18-20
所谓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 .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 ,综合性较强 ,再加上题意新颖 ,构思精巧 ,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 .它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 .下面就函数中的开放型问题分类解析 ,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 .一、函数奇偶性中的开放型问题例 1 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函数f(x)=x2 ·3 x-m3 x m为奇函数 ,若存在 ,求出m的值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解 :因为g(x) =x2 为R上的偶函数 ,故要使f(x)为奇函数 ,只须h(x) =3 x-m3 x m为奇函数 .假设h (x )为奇函数 ,则h(x) h(-x) =0 ,即3 x…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要素整合,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教学中倡导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高考改革也体现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的原则和导向.而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式的探索问题,以其特有的新鲜背景和设问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探索性试题,对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兴趣性、积极性大有益处.下面仅以"立体几何(A)"为题材,谈一下探索问题的设计与解析.  相似文献   

14.
探索性问题是指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要我们去探索、研究的问题.由于方向不明,自由度大,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其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第21题,就是一个解析几何探索性问题. 解决探索性问题的方法是先假设研究的对象存在,然后执果索因,寻求结论成立的依据,或者找出结论不成立的理由.下面对解析几何探索性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探索型数学问题是近几年学业考试的高频题.纵观各地的学业评价考试,常常以规律探索型、条件探索型、结论探索型或存在探索型等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达到发现规律,或得出结论,或寻求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或探索数学对象存在可能性与结果的目的.解答此类问题的策略是:利用题设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或由  相似文献   

16.
张惠良 《考试》2003,(9):14-15
常规的数学解答或证明题,其条件或结论都明确给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是一个展示思维走向的过程。而探索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题型,此类题型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它的解法无固定模式,在解这类问题时,必须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转化、尝试探索、猜想论证等多种思维方法去寻  相似文献   

17.
所谓开放型问题是相对于中学课本中有明确条件和明确结论的封闭型问题而言的。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大,综合性较强,灵活选择方法的要求较高,再加上题意新颖,构思精巧,具有相当的深度和难度。它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下面就与集合相关的开放探索型问题选解评析几例,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探索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要求解答者自己去探索,结合已有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它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分析、归纳、判断、讨论与证明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往往有比较隐蔽的条件,或者没有给出明确的定向性结论,已知和结论之间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且解题方法灵活,故能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能力.下面介绍几种利用探求法解数学问题的例子,以开拓视野,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开放探索型问题最常见的题型是命题中缺少一定的条件或无明确的结论.要求添加条件或概括结论.其次是给定条件.判断存在与否的问题.近几年来又逐步出现了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按自己的喜好自编问题并加以解决的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